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2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6:15
前日和H聊天,讲到Z,张志扬和刘小枫的高徒,他说,Z曾经也好辩,现在沉默多了。我问是不是怕起争执?他说哪里,Z深有体会,大多数想跟你辩的人,你越理他,你的层次就越被拉低。我说确实。以前听过一句很绝的话:你千万不要和白痴辩论,他会把你拉到和他一样的层次,然后再用经验击败你。看到白痴大放厥词能忍住不去理他,知道什么时候才应该开口,这也是一种较高的学术涵养。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吗?有时。大家心态好,目的单纯,态度诚恳,水平相近,有较大的思想共识,那真理确实越辩越明。彼此有些想不通的地方,切磋一下,互相印证、指正、延伸,常常还能刺激新的思路。当然,有时思想过于接近,交流过多可能会加重彼此共有的一些错误和偏见,这在我们视野之内也不是没有。所以也要常常和不同领域甚至不通立场的人交流,但究其根本,态度诚恳和水平相近这两点是绝对必要的。
我从上大学就竭力避开那些有辩论癖的人,为辩论而辩论,对学术思想是很可怕的,一不小心沾染上(非常容易,我就染上过几次),钻牛角尖的几率要比越辩越明大得多。有时就是一步之遥,能把握好的,实在不容易。而且常常越好辩的心眼就越小,万一不小心给你吵赢了,估计脸也就翻了。我的经验是你要说就说,我有时点头只是代表我很厌倦。
好辩的例子太多了,我的阅历有限,下面提的一个仅限于学术交流范围,虽然有些滑稽得根本和学术扯不上。最常见的怕是扛着逻辑包打天下这种,而且它最难区分,次数多了你才能弄清一个人是否有这种倾向。学术史上这种例子不少,比如卡尔纳普对海德格尔的批判,说海德格尔玩弄词汇,什么“虚无否定着自身”(Das Nichts selbst nichtet),胡说八道;比如逻辑学家对柏拉图著作的批评,说逻辑硬伤太多了。这些在古典学学者看来都是笑话,而且是冷笑话。据说波普尔曾经想在芝加哥大学求职,施特劳斯联合沃格林一起把他*,理由是其《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品味极其低劣,对柏拉图的解读肤浅地让人发指,这种人纯粹是不学无术欺世盗名之辈。大学者闹这种笑话,小辈就更难免了,偶尔犯犯大家都能理解,真的是用来包打天下以掩盖自己学问不足,那就有点无耻了。比如讨论到某些大作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我说:最好的解读是按照作者自身的意图理解其作品,不要随便将其归为存在主义,至少他自己没这么标榜过。于是会有某人说:你的意思是说我写了什么,都只有我有最终解释权?我补充说那仅限于有思想深度的严肃作家,随便写写的不算。他哈哈大笑说我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因为我说土鸡不是鸡,只有白切鸡才是鸡。随便写写就不能算是作者?有时我怀疑要是别人不懂我们在说什么,是不是该算是我们的错?有时我也想老子是不是已经遭殃了?他不是说过一大堆“自相矛盾”的话吗?“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怎么没人跳出来说:“五色让人目盲了吗?那我怎么还看得到东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6:15
站在自己的立场批驳不同立场的人。在这里面这个毛病应该是最轻的了,而且可以说谁都犯过。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常常大得超乎人的想象。在同一个文化内部,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思想也未必有足够沟通的余地,更不用说不同文化间或不同领域间了。站在自己的理论立场批驳对方太容易也太难。说容易,因为你只需要指出对方和你的理论之不同之处,用自己的视角解释一遍,再指出不合理之处就可;说难,因为这永远是猴子捞月,你批驳的那个X只是你理解的X,并不是它本身。
最有力的批判是在站在对方的体系内部,彻底理解之后,再指出其理论缺陷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可惜现在的人往往在未弄清对方的意图,未能整全了解对方的表达便开着自己的理论和逻辑双驾马车,长驱直入对方的阵营,一路见人杀人见佛杀佛好不痛快。这种批判有两种后果,一是破坏,也许对方的思想在未得到适当的传播前已经被你扼杀了;二是中计,故意让人误读,以达到别的目的,历史上许多作者深谙此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6:16
莫以无知批有知。毕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有的,这一种有的只是“硬颈”:既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也没能力和你强辩,不想赞同,于是随便落下几句话,让你气个半死。比如各种学术论坛,留言的人里除了灌水的,喝彩的,商榷的,指正的,也有这么一种人,留下一句:“幼稚!”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让你“百口莫辩”。当然,为了排除是某些世外高人,你必须找找他在别处的言论。
后来你终于找到了几张帖子:“我今天去了XXX,拍了些照片,给大家看看”,还有“坚决抵制法国货,我把LV、Channel全卖了”。我认识有个人写了篇与现象学有关的文章,一般人不可能看懂的那种,留言的人里有一个恰好是某学生联谊网站的红人之一:“理论这东西说多无益。理论再精细,还是不能替代实践。”我非常有涵养:“I can't agree more.”那人报之以李:“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