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反对战争,体恤百姓,但在本文中,孟子对齐宣王攻取燕国持支持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3 11:5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20
这一篇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也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性格,所以孟子才被称为亚圣,与孔子比起来还是稍差一酬。当时的历史氛围是燕王哙想学圣人,禅位给奸臣子之,所以导致国家发生*,齐宣王想乘机进攻燕国。
【原文】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浅论】 这里宣王问孟子是否该伐燕,其实他已经决定伐燕了,所以有“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这一说法,他问孟子,其实就是想获得孟子的赞许而已。孟子很聪明的告诉他,也就是孟子一贯提倡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仁道精神,伐燕应当以“兴灭国,继绝世”的道义精神,才会得到燕国人民的帮助。并不是无条件支持齐国伐燕。因为按当时的礼法,燕、齐同为诸侯国,如果燕国内乱,应该尊周王室的命令来协助平乱,才是合乎礼法的行为。但是齐国擅自出兵干预,已经在道义上有所缺失了。但是由于孟子已经觉察到齐宣王已经下了决心伐燕,所以不好直接说破,只能从侧面说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的道理。所以并不是孟子赞成齐宣王的态度。然后才有了下面这段。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 者,何以待这?”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 畏人者。《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 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 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 雨降,民大悦。《书》曰:‘溪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 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dān)食壶浆以迎王师。若 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王 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 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 可及止也。”
【浅论】 这也是孟子之所以“亚”之所在。如果是孔子,即使察觉齐宣王的决心,也会直来直去,说出原委。但是由于当时齐王对孟子本身长期的态度,以及微妙的国际形势,孟子在事态已经完全明朗以后再点出要害,这样的回答也不能说不对,只是于孔子来比,就稍逊一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21
这是因为孟子把人民的意愿作为战争是否该兴起的重要标准当齐宣王在攻取燕国的问题上向孟子请教时,孟子认为取不取燕国要看燕国的人民是否愿意,“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梁惠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