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3 06: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3:45
传播载体的计算机病毒的破坏特征、感染机制、隐蔽手段、自身恢复和保护方式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抗方法。下面是我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传染源:病毒总是依附于某些储存价质, 例如软盘、 硬碟等构成传染源。
2传染媒介:病毒传染的媒介由工作的环境来定, 可能是计算机网, 也可能是可移动的储存介质, 例如软磁碟等。
3病毒启用:是指将病毒装入记忆体, 并设定触发条件, 一旦触发条件成熟, 病毒就开始作用--自我复制到传染物件中, 进行各种破坏活动等。
4病毒触发:计算机病毒一旦被启用, 立刻就发生作用, 触发的条件是多样化的, 可以是内部时钟, 系统的日期, 使用者识别符号,也可能是系统一次通讯等等。
5病毒表现:表现是病毒的主要目的之一, 有时在萤幕显示出来, 有时则表现为破坏系统资料。可以这样说, 凡是软体技术能够触发到的地方, 都在其表现范围内。
6传染:病毒的传染是病毒效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传染环节中, 病毒复制一个自身副本到传染物件中去。
电脑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之所以称之为病毒是因为其具有传染性的本质。传统渠道通常有以下几种:
1通过软盘
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 例如, 不同渠道来的系统盘、来历不明的软体、游戏盘等是机械式串列埠硬碟最普遍的传染途径。由于使用带有病毒的软盘, 使机器感染病毒发病, 并传染给未被感染的“干净”的软盘。大量的软盘交换, 合法或非法的程式拷贝, 不加控制地随便在机器上使用各种软体造成了病毒感染、氾滥蔓延的温床。
2通过硬碟
通过硬碟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 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它地方使用、维修等, 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3通过光碟
因为光碟容量大,储存了海量的可执行档案,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碟,对只读式光碟,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碟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体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责任,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碟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4通过网路
这种传染扩散极快, 能在很短时间内传遍网路上的机器。
随着Internet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它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钜。Internet带来两种不同的安全威胁,一种威胁来自档案下载,这些被浏览的或是被下载的档案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威胁来自电子邮件。大多数Internet邮件系统提供了在网路间传送附带格式化文件邮件的功能,因此,遭受病毒的文件或档案就可能通过闸道器和邮件伺服器涌入企业网路。网路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