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4 20: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5:44
刺配兴起于五代十国时的后晋,而后在宋朝被发扬光大,直至清朝仍存在。而刺配主要作为附加刑罚,附加与流,徒以及杖刑,另外刺字还被作为从军人员记号。
犯人脸上刺字最初在后晋石敬瑭时被发明出来,作为缉盗重罚的手段。而后在宋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比较具有特色的刺配。刺配法作为免死的刑罚种类出现,在宋朝初期仅有46条内容,到了南宋却发展至570余条之多。而后作为杖徒流三刑的附加刑罚,沿用至清朝。在历朝历代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成为主要刑罚。
一般来说,刺配被作为杖徒流的附加刑罚使用。古代刑罚一般被分为笞杖徒流死五个等级,杖刑可能还有希望不被刺面,但是徒刑以及流刑则必定会被刺面。而刺面也被称为黥面,根据罪行大小,所刺面积以及形式也会大不相同。
像是盗窃罪会被刺字与耳后,如若有再犯则会被刺面。杖徒流三刑则会被刺字到面颊或额头上,杖刑刺字为圆形,而徒流两刑则排列为方形。甚至要是出现重罪犯人,例如谋反,叛国,擅闯军机重地之类的重罪犯人,一般则会刺面至全部面容范围,然后配发到遥远偏僻生存环境恶劣的州府从军。
还有就是对于徒流以及配军都会加以杖刑,作为一套刑罚措施。徒刑就是囚禁在某地强制劳役的刑罚,现今刑罚中有期无期徒刑,就是源自于古代。而流刑则是流放到边远地区服役的刑罚,不要小看这样的刑罚。在古代背井离乡几乎等同于埋骨他乡,而以当时以孝为重的观念里这样的刑罚相当严重,甚至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存在。另外在宋朝时,刺面还作为军中兵员标记使用。但凡参军,皆会被刺面留记。而原因则是,在古代普通军人地位极其低下。刺配发展到后来,则开始有了转变。有刺面转到刺字到其他地方,但是重罪犯人依旧会被刺面。
当然对于文官*阶层,无论哪个时代都未曾出现被刺配的刑罚。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了刺配这一刑罚,只是作为维护统治阶层的工具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