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环境审计发展状况评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3 12: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4:34
环境审计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现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它是生命周期评估的延伸,而从审计科学的角度来看它又是绩效审计的一种新的发展。环境审计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的要求,也是人类环境意识增强及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必须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它。
6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到处可见,日趋严重,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以致人们在惊呼:“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来丢弃弃物。”面对这样严重的情况,首先发达国家,继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公众和公众组织都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对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这样,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工具逐渐发展起来。
下面着重对环境审计及其社会动力在国内外迅速发展状况进行评述。
1.环保法规体系和执法力度的完善和加强,清洁生产环境审计和房地产交易环境审计的出现和发展。
环境事业的发展启动于环境的立法,近四十余年来世界各国有关环境的法律有着长足的发展,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关环境的法规不足千页,而80年代中期超过了六千页,到了90年代中期已超过了一万三千页。
不但有关法律条文增加,而且对污染的处罚更严重。对污染环境的企业不但课以重金罚款,而且要追究污染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直至徒刑。企业不单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负责,也要对商品消费过程中的污染负责。法律规定:各公司必须负起减少自己最终生产的废物垃圾的责任。企业要负责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理。即使企业关闭了,也要恢复地貌环境(如矿山),要为企业关闭后30年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负责。
不但立法,而且执法力度和深度加大,如美国环保局1994年就有案可查200件环境案件作为刑事案件移送司法部门提起公诉,比1993年增加36%;对250家个人和公司提起了刑事诉讼,并执行了监禁和罚金,比1993年增加40%。这种“谁污染,谁负责”的严厉法律和严格的执法使得企业不得不重视环境问题。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公众对污染企业的投放也越来越多。因而,企业也面临由环境污染而引起的法律责任和不小的经济负担。面对这种严酷的形势,企业必须要关注自身的环境绩效,以面对可能的法律纠纷。面对这种可能的“环境成本” 和“环境负债”,企业也不能不严加考虑。
因此,清洁生产环境审计—环境审计的三大主要类型之一,就是作为企业在这方面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工具而出现和发展起来。
就中国而言,联合国环境署巴黎工业与环境办公室1993年帮助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编写“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一部。这是中国第一册有关环境审计的书。开始培训人员开展中国的环境审计工作。从此中国才有了清洁生产环境审计。但是,从那以后有关国内的清洁生产环境审计的报告和消息一直很少见到,反映出国内清洁生产环境审计工作开展还远远不足。在这方面我国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一个相当长的距离。70年代美国联邦*制定超级基金计划(SUPERFUNDPROGRAM,对无主污染的土地进行环境审计和清理处理。进而在80年代制定的联邦《综合环境要求、赔偿和义务法案》等环境法律的支持下形成了房地产交易环境审计(或称污染现场环境审计,即在房地产交易之前进*地产环境审计以确定其环境负债和污染治理方案及治理预算,由房地产主负责处理。
现在,房地产交易审计、污染土地环境审计已成为环境审计三大主要类型之二,在国外已经流行起来。
房地产交易审计不但给审计事务所带来巨大收益,而且也带给净化土地产业以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今天,中国还没有开展房地产交易审计、污染土地环境审计的工作,甚至有关负责部门尚不知道房地产交易环境审计污染土地环境审计是什么!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仅是刚刚开始,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一段不小的距离。
2.国际组织的积极推动,环境管理体系(EMS)计的出现和发展
国际总商会(ICC于1989年6月在巴黎召开了环境审计会议,提高了工业界对环境审计的认识。ICC并于1991年6月出版了《ICC环境绩效审计导论 ICCGuide 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uditing》一书。该书全面概述了清洁生产环境审计的理论和实践。联合国环境署巴黎工业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杂志《工业与环境》1993年出专辑详细讲述环境审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在清洁生产审计的基础上,世界环境专家一再考虑:能否找到一个系统的方法来管理体系,来保证环境的持续改进,他们注意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出现于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TQC)运动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ISO-9000和质量管理体系(QMS)及其审计(QMSA)的精神和措施,其核心思想很接近,甚至可能来自于当时中国的“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层层落实,互相监督”的工作路线。世界环境专家把ISO-9000的这种思想和措施全部引进环境管理之中,建立环境管理体系(EMS)及其审计(EMSA)。
1993年前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QMS)和ISO-9000“质量审计(核)(QMSA)”的思想制定了ISO-14000标准。该标准的核心就是从企业的领导层到最底层每个职工都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当成职责来做。做到“*上,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和职责上”全面落实环境工作,做到“抓头头,头头抓”—“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环境职责管理,同时企业相关方也要参与监督和管理,即建立全员职工和相关方的环境管理体系(EMS)其审计(EMSA)。
1995年6月该委员会在奥斯陆召开专门会议通过了ISO-14000有关标准的主要部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标准等若干文件。ISO-14000的核心是从*上、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和职责上,从管理的层和最底层的工作人员建立起完整的管理职责体系,自上而下每个人都自觉恪尽职守,确保环境质量,并把环境绩效展示给公众特别是相关方。
在此前后,很多国家,开始了环境管理体系(EMS)审计(核)认证工作。这样,环境管理体系(EMS)质量保证体系(QMS)为一个整体,环境审计(核)质量审计(核)整体。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书和环境保证体系认证书成为和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企业必备的文件和必要的条件。这就标志着经济活动中的环境质量被看作经济活动中的产品质量一样的重要。这样一来,产品质量和环境质量整体化意味着:经济活动的法则中多了一条新的法则—环境法则。这在经济中是一项“*性”的变化,尽管今天经济学者还没有完全看到这一点。同时,从事ISO-9000和ISO-14000认证工作的咨询公司也成为第三产业的新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从此,环境管理体系(EMS)建立审计(核)为环境审计的三个主要类型之三,与清洁生产环境审计和房地产交易环境审计成为环境审计的三个基本类型。
应该指出的是在EMS审计出现之前清洁生产环境审计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前者是后者的有机的延伸。在中国,EMS审计尚处于开始阶段。中国在EMS之前没有很好地进行清洁生产审计,所以中国EMS审计缺乏清洁生产审计的坚实基础。在20世纪70-80年代清洁生产审计流行的时候,我国由于种种条件的*而未进行,到了90年代初、中期当我国认识清洁生产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