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6 01: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8 20:20
带你了解春秋
一、春秋概览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重要人物春秋五霸、春秋总结诸侯纷争。
著名事件:
平王东迁: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葵丘会盟:时长295年,历史都城今河南洛阳。
晋楚争霸:初始诸侯140多个,创立人周平王。
著名人物:齐桓公、晋文公、管仲、孔子。
二、春秋概览
东周开始: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王室权威不仅一落千丈,西周的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也被外敌犬戎破坏,故在公元前770年,新继任的周平王决定迁都,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由此东周开始,东周的前半部分又被称作春秋(后半部分称为战国),春期时期周王室已经逐渐衰落,统治权力名存实亡,而各地诸侯纷纷割据称雄,由此历史开启第一个大*时代。
春秋争霸: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春秋的话,从公元前770年,最早有40多个诸侯,先后诞生著名的春秋五霸问鼎中原,在经历295年纷争之后,最后在公元前476年,剩下7个大国,由此进入战国。
三、春秋五霸
1、齐桓公
齐国是春秋第一个崛起的诸侯,齐桓公继位后,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对齐国进行全面改革,重点发展农业和军事,让齐国国力不断增强。齐桓公在位期间推出“尊王接夷”的策略,尊王即是礼敬周王室,镶夷即是帮助各大诸侯抵抗外敌的侵犯,凭借这2项策略,齐桓公在各大诸侯间树立起“天下共主”般的威信,以下是关于齐桓公三大重要事件:
分沟礼燕:
春秋时期,燕国曾遭山戎侵犯,齐桓公亲率齐军帮助燕国打败外敌,燕庄公为表示感谢,在取得胜利后亲自送齐桓公回国,不知不觉走出燕国领地来到齐国领地,但当时周王室规定诸侯相送,不能跨出境地,为了尊重这条规定,齐桓公把燕庄公所至的五十里齐国领地全部割让给燕国,典故由此而来。
召陵之盟:
春秋早期,除北方戎狄之外,南边的楚国不断崛起,楚国早前并不是周王室的封国,被其他诸侯视为南夷,对中原虎视眈眈。在平定北狄之后,齐桓公率领众诸侯征讨楚国,楚国在齐国的压力下签订召陵之盟,缓解了楚国危机。
葵丘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国与鲁、宋、卫、郑、许、曹诸国在葵丘(今河南商丘)举行第一次多个诸侯会盟,此次会盟周襄王也派人参加,会盟不仅加强了中原各个诸侯国之间联系,而且也标志着齐桓公正式被认可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2、宋襄公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联合四国人马帮助齐国平定内乱由此声名鹊起。关于宋襄公有名的典故来自于与楚国之间的泓水之战。
当时宋军与楚军在泓水(今河南省)相遇,宋国大臣目夷先后提醒宋襄公可以趁楚军渡河之时以及列兵布阵之时攻击楚军,但宋襄公以仁义之名,不能乘人之危为由拒绝了提议,最后导致宋军大败,宋襄公在战败后不久也便去世。
3、秦穆公
秦国在西周时期主要镇守西北,后来在周王室东迁时因护驾有功得到了更多西周遗留下来的封地,泰穆公继位后秦国快速崛起,并帮助晋国公子重耳成为之后的晋文公,与晋国有段蜜月期,俗称*之好。当时秦国的势力主要还是在西北,先后使十多个戎国服于秦国,秦穆公去世后秦国开始走向衰弱,直到后来的商鞅让秦国重新崛起。
4、晋文公
晋文公又叫重耳,在晋国骊姬之乱期间*在外19年,后在秦穆公帮助下回到晋国成为国君,继位时晋文公已经62岁,他任人唯贤,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国力不断上升。
晋文公与齐桓公一样,遵行尊王接夷策略,不仅帮助周襄王平定王室内乱,而且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奠定威信,之后晋国召集八国诸侯召开践土之盟,晋文公成为齐桓公之后第二位被认可的共主。
5、楚庄王
楚国原先是被其他诸侯视为南夷的国家,自立为王(这也是为什么其他五霸都称作公,而楚国则称作王的原因),在齐桓公去世之后,中原的主旋律变成了晋楚争霸,之前楚国败于晋国,在楚庄王继位后,蛰伏三年,一鸣惊人,带领楚国成为中原外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在公元前597年,在邵之战中战胜晋国,正式成为中原一方霸主。
四、春秋五霸(另一版本2位)
1、吴王夫差
在春秋后期,地处江浙一带的吴国和越国发起纷争,又称吴越春秋。起初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战争中败于越国,阖间去世。
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为了给父亲报仇,带领吴军战胜越王勾践占领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但吴王夫差并未采纳大臣伍子胥的意见直接消灭越国,而是放虎归山,给自己埋下了隐患。后来夫差带领吴国到处征伐,造成国力空虚,最后败于勾践。
2、越王勾践
关于越王勾践最有名的典故即是“卧薪尝胆”,勾践在败于吴王夫差之后忍辱负重、在被关三年之后返回越国,重用范蠡、文种等大臣,发奋图强、卧薪尝胆,用10年的时间让越国的国力快速崛起,兵强马壮,后来勾践趁着吴王夫差参加黄池之会时候,抓住机会率领越军先后2次打败吴国,最后灭吴称霸,由此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五、春秋的成语故事
1、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齐国人,鲍叔牙非常赏识管仲,各种事情都非常照顾管仲,比如两人一起做生意,管仲总是获得更多收益,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贫苦。又比如管仲曾在战场中逃跑。
鲍叔牙解释道:管仲并非是贪生胆小之人,而是因为他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处处为管仲考虑!后来管仲做了公子纠的老师,而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未来的齐桓公)的老师,管仲曾为让公子纠当上齐国国君暗中射箭小白,小白饶幸逃过,最后在与公子纠斗争中胜出成为齐国的国君。
齐桓公曾想找管仲报一箭之仇,但被鲍叔牙拦下,力荐管仲是可用人才,最后齐桓公被说服,聘请管仲成为齐国丞相,由此成就了齐桓公之后的霸主地位。管仲曾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管鲍之交也被用来形容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2、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的故事也与齐国有关,但这次主角换成了鲁国的曹判。在公元684年,齐国攻打弱小的鲁国,两军在长勺交战,齐国率先击鼓,发起进攻,鲁庄公本想迎敌,但被曹判制止,曹刿说到“时机未到”,齐国见势,再次击鼓,鲁军还是按兵不动。
等到齐军第三次击鼓时,曹刿还是坚守不出,齐军经历3次击鼓后情绪低落,放松警备,此时曹刿当机立断,对鲁庄公说时机已到可以出军,就这样鲁国以少胜多战胜齐国。事后曹刿解释道:这是因为作战时士气很重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蝎我盈,故克之;这就是一鼓作气的典故,表示做事的决心和时机很重要。
3、退避三舍:
晋国的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在逃亡的时候曾受过楚成王的帮助,所以重耳曾向楚成王承诺,如若之后登上晋国王位,晋国与楚国交战的话,会主动退让三舍(古时一舍是三十里,三舍共九十里)。
四年后,重耳重回晋国执掌晋国成为晋文公,在与楚军交战的城濮之战中遵守诺言,主动退避三舍,退后九十里地,引诱楚军深入阵地,最后借助楚军骄兵轻敌的弱点,晋国集中军力,战胜楚军,成就春秋一场经典战役;退避三舍也反应出避其锋芒、懂得退后的大智慧。
4、竭泽而渔:
同样发生在晋楚争霸时期,晋文公在与楚国对阵时,他问谋臣如何应对楚国?大臣子犯提议用欺诈的方式来应对楚军,而大臣雍季则反对此意见,他向晋文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想在池塘中捕鱼,他把池塘里的水抽干了,虽然这次能够捕到鱼,但之后就没鱼可捕了。
告诉晋文公欺诈的方式只能用一次,如果想持久取胜,需要从长计议。虽然最后晋文公靠着子犯的计谋在与楚军中获胜,但重奖了雍季,赞赏他目光长远。这就是竭泽而渔的典故,比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做事情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
5、一鸣惊人: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继位,在他刚继位时,楚国还处于内忧外患阶段,楚庄王为了看清形势,同时为了降低别人的警惕,楚庄王不理朝政,在荒诞了3年之后,楚国看似要进入衰退时期。
此时有一大臣实在看不下去,故上书楚庄王,向他出了一道谜语:在南方山上,有一只大鸟,虽然看似很神气,但他不飞也不叫,沉默了3年,不知道这是什么鸟?楚庄王听后回答道: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后来楚庄王带领楚国走出任谷,成为春秋一方霸主,而一鸣惊人不仅形容刹那间取得的光辉耀眼成绩,更是隐喻背后的长久付出。
6、卧薪尝胆:
春秋末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国关押3年后返回越国,为了让自己不忘之前受到的苦难,晚上睡在稻草上,还在房间了挂了一只苦胆,每日尝一口来提醒自己发奋图强,最后勾践经过10年努力,不断壮大越国,最终打败吴国。卧薪尝胆形容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醒自己不要轻易被磨难所打到或是被安逸所迷惑,不断努力,结果不会对努力撒谎。
六、春秋人物
1、孔子
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仁义礼智信,被后世尊为孔圣人。孔子出生贵族,但家族因躲避战乱来到鲁国,从小生活环境艰苦,这锻炼了孔子坚强品格和好学精神!
在东周礼崩乐坏情况下,孔子一生致力于重整礼乐秩序,但他的仕途非常坎坷,曾在55岁时带弟子周游列国,经历14年颠沛流离,后在68岁回到鲁国专心教学,一生培育出三千弟子,其中贤人七十二。
2、鲁班
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般,人称公输般。鲁班被誉为土木工匠的鼻祖,他出生于春秋未期,从小生活在工匠家庭,耳濡目染,后来发明了很多工匠们常用的工具,据传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等工具都是鲁班在实践生产中发明的,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匠们的效率,而且也为后世奠定了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
七、春秋著作
1、《春秋》
《春秋》是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由鲁国的史官撰写,后经孔子修订而成,据传古时历法先有春秋,后分冬夏,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其中不仅记录了鲁国的历史,也记录了东周前期发生在其他诸侯的事情。
《春秋》现存全文字数在一万六千字左右,有被删减,语言精炼,内涵深意,后世有很多对它补充或是注解作品,其中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全书十三篇,六千字左右,被奉为兵家经典,对后世*、军事、经济、管理、文化、哲学等领域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作者是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后来从齐国去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受到吴王阖闾重用,帮助吴国打败楚国。
八、春秋贡献
1、工业:
在春秋,治铁技术不断成熟,为之后取代青铜器打下了基础。青铜器在春秋,依然是重要工业部分,造型逐渐从西周前的古朴厚重,走向轻巧雅致,生活器具逐渐增多。而在陶艺、玉器、木雕、漆器、染织上,工艺进步也非常快速,各个诸侯都有不同的特长,比如齐国擅长丝织、楚国擅长漆器等,越来越多手工艺者以个体方式经营,商业的提升又促进工业的发展。
2、农业:
在春秋,已有生铁制品,比西方早了1900年,铁农具开始逐渐被应用,再搭配上牛耕辅助,以及水利技术的发展,农业水平大幅提高。尤其在楚国,建造了历史上最早灌溉工程之一,芍陂(今安徽寿县),为楚国崛起打下基础。
3、文化:
在春秋后期,随着周王室统治的衰弱,之前学在官府的条件被打破,学术思想开始在民间流行,进入诸子百家时期,诞生了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学派,学术百花争鸣,为后世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起到深远影响。
九、湖北博物馆
湖北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在那里有春秋著名文物-越王勾践剑,除此之外那里还有超过24万件文物,尤以商周青铜器、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等为特色,可以更加直观了解秦汉之前的文化和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