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18:34
彗星,俗称扫帚星。汉字的“彗”就是扫帚的意思。在外语中,“彗星”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有“尾巴”或“毛发”的星。在天文学中,彗星形象地用符号“掀”表示。
彗星是罕见的天体,外貌奇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也自然地要提出: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国古代首先把彗星看作是天体,曾有一些较好的见解。如1973年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1幅彗星图,据考证,它绘于公元前200多年。图中绘有20多种不同形状的彗星,有彗核、彗发、彗尾等形象;尤其对彗尾描绘的较细致,有粗的、有细的、有弯的、也有分成几枝的。把彗星从形态上作了粗略的分类。
对彗星发光的原因,认识得也较为深刻。如《晋书·天文志》中说:“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这与现代的看法是一致的。可贵的是,这种见解出自晋以前,而欧洲对彗星有正确的见解则比我国晚得多。
古代的欧洲,并不把彗星看作是天体,只认为是地球大气中的现象。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后继者们一直把彗星看作是地球大气中的燃烧现象,这种看法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所以长期以来把彗星算作气象范畴。公元前1世纪,住在埃及亚力山大城的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天文学大成》中也不把彗星看作天体。直到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也没有摆脱前人对彗星的陈旧观念,他说:“高层大气被认为是它(彗星)诞生的地方。”到哥白尼去世后30多年,适逢1577年出现1颗大彗星,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曾试图测量这颗彗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但因不具备正确的测量方法而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但他已认识到地球到彗星的距离至少要比到月亮的距离远6倍,这说明彗星不是地球大气内的现象。第谷·布拉赫是欧洲第1个把彗星看作是天体的人。后来,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克普勒,经过长期观测研究,证明了第谷·布拉赫的观点。
在16世纪,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17世纪牛顿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至此已能计算彗星运行的轨道了。1680年,出现了1颗大彗星,牛顿根据观测资料定出了它绕太阳的轨道。接着,1682年又出现了1颗大彗星,英国的天文学家哈雷与牛顿合作,计算了这颗彗星的轨道。哈雷对这颗彗星的研究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他编纂了以前彗星的记录,计算了从1337年到1698年观测的24颗彗星的轨道。1695年,哈雷发现有3颗彗星的轨道很值得注意,1颗是1531年阿皮昂观测的,1颗是1607年开普勒观测的,再1颗是1682年哈雷自己观测的,它们的轨道十分相似。经过深思熟虑,哈雷认为,这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3次回归。但是还有问题,如果是同一颗彗星,为什么每周的间隔不同呢?有的是74年11个月,有时是76年零两个月,这又是为什么呢?但哈雷毕竟是一位数理知识造诣很高的学者,他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土星和木星对这颗彗星的摄动,使它的轨道和周期产生了差异。他终于肯定,这3次是同一颗彗星。继而预言,它在1758年还会回来。果然,在1758年的12月,它又回来了,但哈雷是不能看到它了,他已于1742年去世了。为了纪念这位学者的重大发现,就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周期彗星的人,并证明彗星也和行星一样是受万有引力支配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至此,对于彗星的认识,可以说是个飞跃,从而为以后彗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19世纪40年代,还不知道彗星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法国哲学家孔德于1842年曾说:“不论什么时候,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研究出天体的化学成分来”。还不到20年,照相术和光谱分析在天文观测中广泛应用,解决了彗星的化学成分问题以及发光和物理特性等问题。
到了现在,对彗星的认识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