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个独特地方的特色报业】 温州报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9 00: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5:59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在成立报业集团之前,温州的报业竞争与全国其他城市大同小异,可以说得上是全国城市报业竞争的一个缩影。1992年,《温州晚报》成立,《温州晚报》总编辑黄建省介绍:在《温州都市报》出现之前,《温州晚报》由于比党报更活,在温州一枝独秀,但《温州都市报》的市场化做法比较彻底,《温州晚报》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应对市场乏力,反应速度慢,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很快,《温州晚报》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温州都市报》由原来的《温州侨乡报》和《温州时报》组建而成,依靠都市报的惯常思路与做法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竞争优势。本世纪初,温州市场上每天出版的报纸除《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外,还有由《食品导报》而来的《温州商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杜宇介绍,当时温州城的报业大战硝烟四起,杀声震天,非常激烈,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温州日报》在那时日子就有些困难,为了与其他同城报纸竞争,不得不刊登大量的社会新闻,格调、风格都受到影响。广告乱杀价,发行折扣赠品……这些都是那个时间段的普遍现象。在很多其他城市,这种恶性竞争的局面一般都是宣传部门协调,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大家都得不偿失,格局基本稳定之后才会停歇下来。
但是温州的情况有些特殊,这些报纸组建了一个报业集团,用集团的统一管理结束了这种恶性竞争的局面。
温州报业从2003年8月开始,根据*“两办”30号关于调整报刊结构文件精神,以原温州日报社为基础,成立新温州日报社,陆续归并了《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新闻网、《温州瞭望》杂志(后改名为《温州人》杂志)等六家媒体。2004年9月经浙江*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报国家新闻总署备案,组建温州日报报业集团。2006年底,根据文化*改革有关要求,按照“采编和经营、事业和企业”两分开原则,组建了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日报分公司、晚报分公司等几家分公司,报业发行有限公司、公信印务有限公司等10多家子公司。
为什么只有一个报业集团?
温州报业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从2003年到现在,差不多10年时间,温州这个经济非常活跃发达的城市,也没有引来省城或者其他地方的报业“势力”进入。
在全国相似体量的城市中,大连有大连日报社与辽宁日报背景的《半岛晨报》;青岛有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与山东大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半岛都市报》;宁波有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华社旗下的《现代金报》;厦门有厦门日报报业集团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海峡导报》。只有温州仅一个报业集团。
看一眼浙江省的地形图就可以发现,浙江省的杭州与温州分别是北部与南部的中心,温州在浙江省的最南边,与福建省相邻,是浙江省离杭州最远的地级市。而且,浙江省的地形,东北部多平原,西南部多山区。从杭州坐火车去温州就可以知道,一过金华,桥梁隧道特别多,很多时候火车都是沿着河流往南开。在金温铁路未开通之前,通过陆路去温州非常不便,近乎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养成了温州的独特文化秉性。外来报纸无法做到既贴近所在地市民,又贴近温州市民。再加上路途遥远,报纸送到温州,报纸时效性无法保证。在这样的地方,外来的报纸自然难以立足。
党报方面,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方立明介绍,省城杭州的强势报纸《浙江日报》有4万份的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大报在温州都有相当规模的发行量,但都市类报纸影响较小。《钱江晚报》曾经花大力气进入温州市场,当时,还曾设立过代印点、记者站等,《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发行量最多时超过2万。但确实是距离温州太远了,在报纸时效、贴近性方面要竞争过本地报纸有很大难度。现在温州的报业市场经过这些年的挖掘已经基本饱和,难有其他新报纸进入。
报业集团成立以后……
集团成立之后,整合效应非常明显。
1.办报质量提高。
杜宇介绍,各张报纸的定位更准确了,同质化现象虽然仍然存在,但较之以前大为改进。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现有《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网、《温州人》杂志,共4报1网1刊。各报都有较为明确的分工。比如《温州日报》,成立报业集团之后,定位很明确,就是为*、*的中心工作服务,可以花大力气组织主题报道。
2.经营管理结构调整。
2005年开始,集团根据温州报业的实际情况按照采编经营分开的原则,把集团内部属于产业经营的发行广告印刷技术服务,投资与物流等经济实体、经营业务,区别不同情况分层次进行整合,分别改制成公司。两分开以后,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各部的市场定位,调整好报业结构。
3.发行量控制。
成立报业集团后,在管理上,人财物统一管理,资源统一配置,优化组合。资源整合的重头是发行网络,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报业发行有限公司,把旗下各报的发行都合在一起,完全实行公司化运作,发行效率提高,减少了人头费和行政管理费。当然,发行整合也有缺陷:各报缺少发行自主权,采编与发行存在磨合联动的难题。
发行整合后,根据温州形成垄断局面的实际,进行发行总量的控制,一个城市一个集团,这也为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创造了有利条件。整合以后,四张报纸在春节、国庆等黄金周期间还试行交叉轮流出报。长假七天,过去各报每天都出,现在是四家报社轮流出版,光印刷成本一项就能节约500多万。保证每天有报出,且大家都能休息。
4.广告资源的整合。
各报从资源独占到现在发挥整体效益的优势,实行广告细分,精确定位,吸引客户,党报主要突出*工作的广告,而商业广告则分别集中到城市类报纸。使本来分散的广告集中,形成了规模效应。同时,集团成立了监督管理办公室,规范广告和发行市场,分解各部门任务,制止广告发行违规虚假行为,创造比较有序的市场环境。特别是监督办对各报广告进行监督以后,四张报纸、网站和刊物守住了广告底线,改变了过去四个广告部相互竞争的局面。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方立明介绍,集团经营采用二级财务,资金统一调拨,几家财务合在一起,各部门使用资金得到了相应调剂,银行利息就下降了,全年仅银行利息一项也可以少付200多万,所以说资源整合后,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很有好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5:59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在成立报业集团之前,温州的报业竞争与全国其他城市大同小异,可以说得上是全国城市报业竞争的一个缩影。1992年,《温州晚报》成立,《温州晚报》总编辑黄建省介绍:在《温州都市报》出现之前,《温州晚报》由于比党报更活,在温州一枝独秀,但《温州都市报》的市场化做法比较彻底,《温州晚报》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应对市场乏力,反应速度慢,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很快,《温州晚报》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温州都市报》由原来的《温州侨乡报》和《温州时报》组建而成,依靠都市报的惯常思路与做法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竞争优势。本世纪初,温州市场上每天出版的报纸除《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外,还有由《食品导报》而来的《温州商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杜宇介绍,当时温州城的报业大战硝烟四起,杀声震天,非常激烈,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温州日报》在那时日子就有些困难,为了与其他同城报纸竞争,不得不刊登大量的社会新闻,格调、风格都受到影响。广告乱杀价,发行折扣赠品……这些都是那个时间段的普遍现象。在很多其他城市,这种恶性竞争的局面一般都是宣传部门协调,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大家都得不偿失,格局基本稳定之后才会停歇下来。
但是温州的情况有些特殊,这些报纸组建了一个报业集团,用集团的统一管理结束了这种恶性竞争的局面。
温州报业从2003年8月开始,根据*“两办”30号关于调整报刊结构文件精神,以原温州日报社为基础,成立新温州日报社,陆续归并了《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新闻网、《温州瞭望》杂志(后改名为《温州人》杂志)等六家媒体。2004年9月经浙江*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报国家新闻总署备案,组建温州日报报业集团。2006年底,根据文化*改革有关要求,按照“采编和经营、事业和企业”两分开原则,组建了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日报分公司、晚报分公司等几家分公司,报业发行有限公司、公信印务有限公司等10多家子公司。
为什么只有一个报业集团?
温州报业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从2003年到现在,差不多10年时间,温州这个经济非常活跃发达的城市,也没有引来省城或者其他地方的报业“势力”进入。
在全国相似体量的城市中,大连有大连日报社与辽宁日报背景的《半岛晨报》;青岛有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与山东大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半岛都市报》;宁波有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新华社旗下的《现代金报》;厦门有厦门日报报业集团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海峡导报》。只有温州仅一个报业集团。
看一眼浙江省的地形图就可以发现,浙江省的杭州与温州分别是北部与南部的中心,温州在浙江省的最南边,与福建省相邻,是浙江省离杭州最远的地级市。而且,浙江省的地形,东北部多平原,西南部多山区。从杭州坐火车去温州就可以知道,一过金华,桥梁隧道特别多,很多时候火车都是沿着河流往南开。在金温铁路未开通之前,通过陆路去温州非常不便,近乎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养成了温州的独特文化秉性。外来报纸无法做到既贴近所在地市民,又贴近温州市民。再加上路途遥远,报纸送到温州,报纸时效性无法保证。在这样的地方,外来的报纸自然难以立足。
党报方面,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方立明介绍,省城杭州的强势报纸《浙江日报》有4万份的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大报在温州都有相当规模的发行量,但都市类报纸影响较小。《钱江晚报》曾经花大力气进入温州市场,当时,还曾设立过代印点、记者站等,《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发行量最多时超过2万。但确实是距离温州太远了,在报纸时效、贴近性方面要竞争过本地报纸有很大难度。现在温州的报业市场经过这些年的挖掘已经基本饱和,难有其他新报纸进入。
报业集团成立以后……
集团成立之后,整合效应非常明显。
1.办报质量提高。
杜宇介绍,各张报纸的定位更准确了,同质化现象虽然仍然存在,但较之以前大为改进。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现有《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网、《温州人》杂志,共4报1网1刊。各报都有较为明确的分工。比如《温州日报》,成立报业集团之后,定位很明确,就是为*、*的中心工作服务,可以花大力气组织主题报道。
2.经营管理结构调整。
2005年开始,集团根据温州报业的实际情况按照采编经营分开的原则,把集团内部属于产业经营的发行广告印刷技术服务,投资与物流等经济实体、经营业务,区别不同情况分层次进行整合,分别改制成公司。两分开以后,有利于进一步把握各部的市场定位,调整好报业结构。
3.发行量控制。
成立报业集团后,在管理上,人财物统一管理,资源统一配置,优化组合。资源整合的重头是发行网络,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报业发行有限公司,把旗下各报的发行都合在一起,完全实行公司化运作,发行效率提高,减少了人头费和行政管理费。当然,发行整合也有缺陷:各报缺少发行自主权,采编与发行存在磨合联动的难题。
发行整合后,根据温州形成垄断局面的实际,进行发行总量的控制,一个城市一个集团,这也为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创造了有利条件。整合以后,四张报纸在春节、国庆等黄金周期间还试行交叉轮流出报。长假七天,过去各报每天都出,现在是四家报社轮流出版,光印刷成本一项就能节约500多万。保证每天有报出,且大家都能休息。
4.广告资源的整合。
各报从资源独占到现在发挥整体效益的优势,实行广告细分,精确定位,吸引客户,党报主要突出*工作的广告,而商业广告则分别集中到城市类报纸。使本来分散的广告集中,形成了规模效应。同时,集团成立了监督管理办公室,规范广告和发行市场,分解各部门任务,制止广告发行违规虚假行为,创造比较有序的市场环境。特别是监督办对各报广告进行监督以后,四张报纸、网站和刊物守住了广告底线,改变了过去四个广告部相互竞争的局面。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方立明介绍,集团经营采用二级财务,资金统一调拨,几家财务合在一起,各部门使用资金得到了相应调剂,银行利息就下降了,全年仅银行利息一项也可以少付200多万,所以说资源整合后,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