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8 23: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3:17
⑴同现代汉语“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以为且噬己也,甚恐。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①余闻之也久。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缚者曷为者也?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苟政猛于虎也!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问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针对你的问题。
建议如下:1.掌基本字词的意思和词性和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推荐高中人教版语文书)这个适合你短期冲击。
你掌握课文附录的知识点的基本的句子都没问题。2.注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因为句子的翻译和当时语境密切相关。特别是字词的活用和句末语气词。
附录句子结构:(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④“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这一情况.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如: ①作《师说》以贻之.②人非生而知之者.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①宋何罪之有?②何陋之有?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马之千里者.③石之铿然有声者.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如: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如: ①子夏之晋.②吾欲之南海,何如?③辍耕之垄上.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3:17
⑴同现代汉语“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以为且噬己也,甚恐。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①余闻之也久。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缚者曷为者也?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苟政猛于虎也!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问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针对你的问题。
建议如下:1.掌基本字词的意思和词性和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推荐高中人教版语文书)这个适合你短期冲击。
你掌握课文附录的知识点的基本的句子都没问题。2.注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因为句子的翻译和当时语境密切相关。特别是字词的活用和句末语气词。
附录句子结构:(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④“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这一情况.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如: ①作《师说》以贻之.②人非生而知之者.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①宋何罪之有?②何陋之有?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马之千里者.③石之铿然有声者.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如: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如: ①子夏之晋.②吾欲之南海,何如?③辍耕之垄上.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