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8 00: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9:56
古人常说的中举是通过乡试考试。
考举人叫做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也叫作秋闱,主考官由皇帝亲自指派,考场叫做贡院。若是中了举人,那就不得了了,举人在古代就被称为老爷了,就可以做官了。一般地方上学历最高的就是举人了。举人除了前面所说的秀才有的那些特权外,每月还有俸禄,如果去参加会试,还会发路费。
古代除了考试流程复杂,竞争极大,录取率极低以外,还有考试内容非常的刁钻古怪。特别是到了明清的八股取士,文章只从四书五经里面摘取,四书五经每一本都是微言大义,春秋几百年的历史才一万五千字。
科举制度的考试形式:
1、墨义:墨义即笔答,考官根据*出题,考生笔答该句*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有时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称为口义。
2、帖经:帖经,就是考官任取经典中某一段,用纸条贴盖其中数字或数句,令考生背出来,类似现代填空考试的办法。
3、策问: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
4、诗赋:诗赋考试要求人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人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因而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
5、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应试者的文学才华。诗赋考试要求考生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考生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10:54
古人常说的中举是通过乡试考试。
考举人叫做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也叫作秋闱,主考官由皇帝亲自指派,考场叫做贡院。若是中了举人,那就不得了了,举人在古代就被称为老爷了,就可以做官了。一般地方上学历最高的就是举人了。举人除了前面所说的秀才有的那些特权外,每月还有俸禄,如果去参加会试,还会发路费。
古代除了考试流程复杂,竞争极大,录取率极低以外,还有考试内容非常的刁钻古怪。特别是到了明清的八股取士,文章只从四书五经里面摘取,四书五经每一本都是微言大义,春秋几百年的历史才一万五千字。
科举制度的考试形式:
1、墨义:墨义即笔答,考官根据*出题,考生笔答该句*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有时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称为口义。
2、帖经:帖经,就是考官任取经典中某一段,用纸条贴盖其中数字或数句,令考生背出来,类似现代填空考试的办法。
3、策问: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
4、诗赋:诗赋考试要求人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人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因而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
5、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测试应试者的文学才华。诗赋考试要求考生有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要求考生具有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比帖经墨义之类要清新活泼而富于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