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8 07: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17:09
虞世南 说到虞世南,爱好书法的读者一定不会陌生。他不但是唐初四大书法家的泰斗还最得、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真传。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在陈朝很有名气,隋朝建立后,兄弟两人又被征入长安。至隋末,官至内史侍朗的虞世基,早已沉迷于酒色,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起义消息,成为奸佞之臣。而虞世南仍谨慎艰苦,只管读书写诗。
打败宇文及后,任命虞世南为黄门侍郎。之后,又擒住窦建德,力邀虞世南为秦府参军,与一起对掌文翰。
太宗十分看重他的博识,两人经常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讲史之际规调劝谏,陈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游猎等事进谏太宗,因此更加得到李世民的敬仰。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
实际上,我们无从考证虞世南的天赋不过他刻苦学习的例子 史书上有很多记载。少年时,他随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法师学习书法。智永和尚深得王羲之和父子二人书法的嫡传。尽管获得名师指点,也非常刻苦用功: 数年之间竟不下楼一步 仅写废了的毛笔 就装了一大瓮。晚上上床睡了 学习仍不停止 一有心得 就用手指在被子上划 结果被子也被他划烂了好几床。
最终,他的书艺才大成。
之后,兄弟两人又跟随顾野王学习了十多年。这个顾野王 也十分了得,他博学多才曾任陈朝国史博士 主修梁史。著有《玉篇》一书。有时为了抓紧时间学习 常常连洗脸梳头都顾不上。这样刻苦学习 虞世南当然获益匪浅。
李世民即位后拜虞世南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而这时的虞世南 已是古稀之人,可谓晚遇明主。
一次,太宗曾令虞世南写《列女传》用来装屏风,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默记刻写它没有错一个字。太宗一次出行,有一个*请示要将书籍、公文的副本装到车上带着。太宗说:“有虞世南在,就是此行的秘书。”
又一次,太宗曾作宫体诗,让虞世南唱和,虞世南说:“圣作固然工整,但内容却并非文雅端正。陛下喜欢的,下面的臣子百姓必然趋之若鹜甚至过犹不及,臣怕这首诗一旦流传出去,天下的人都会追随效仿。因此不敢听从您的命令。”太宗说:“朕不过是在试探你罢了!”又赐他五十匹布帛。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在长安逝世,享年八十一岁。太宗曾为他做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接着感叹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就让拿诗到虞世南的灵帐边读完后焚烧,希望他在天之灵能“获知”。
几年后,太宗还在梦见虞世南,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次日,太宗下令,说:“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德行淳朴完备,文章是辞赋的宗师,早晚尽心,志在忠益。忽然去世,转眼过了几年。昨因夜梦,忽见其人,并且进谏直言,有如平生之日。追怀他留下的美德,很增悲叹,应当供给冥钱,申明朕的思旧之情,可在他家设五百僧斋,并为他造天尊像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