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9 16: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5:15
王安石曾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登山是这个道理,做事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容易攀登的地方,你易他也易,自是人多;而陡峭艰涩之处,到的人就少的多了。于是那高绝之处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也自是只有这极少的人才可以看到。
若是人都望山,而不前一步,也还罢了,不甚可惜。叹只叹那些既心存登山,也迈出了脚步,只是因为倍感疲累,畏惧高远,九九八十一难走过,什么苦都先受了,看不到结果却兀自先怕了、退了、不前了的攀登者,只差一步啊!就没有看到,对流层上面的平流层,原来却是没有风雨的,是可以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奈何登山者中竟是后者居多。
也应了王安石的另一句话: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
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家、文学家。
着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夜游沈园志》
癸巳七月十八,夜游绍兴沈园。游罢悒悒,郁结填膺。
既出,见一铜雕立道旁,放翁唐琬栩栩焉。放翁者,圆雕为之,愁眸远眺,恻怆凄其;唐琬者,阴刻为之,俯首蹙眉,愀戚哀婉。二人相对,提手欲牵,争奈高低不齐阴阳两异。
余为驻足良久,浩叹而去。
《西天目山诣大树王志》
癸巳十月十四,游西天目山。耸翠衔云,峭壁摩天。
有一柳杉逾千龄,乾隆赐号“大树王”。由是,人争剖食其皮,或欲疗沉疴,或冀益阳寿。无何,树王遂薨。
炎炎者灭,隆隆者绝。余付诸一叹而已。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
我十分认同。 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
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志向,取得成功。
有一位作家就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奋斗的意义远大于成功。
而王安石提出的“尽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奋斗”吗? 是的,成功源于奋斗。但是,奋斗并不都一定成功。
有些奋斗者历尽艰难困苦却与成功无缘,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看到成功,但他们的奋斗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奋斗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历史不会单凭成败论英雄。
就像提出“尽志可以无悔”的王安石,他试图变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尽了一些方法,努力奋斗过,但最终没有成功。他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问心无愧。
我们后代也同样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视他为一个*的失败者。他竭力争取的过程不同样值得我们钦佩吗? 人生正如一条曲线,转折多变,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条直线那样一帆风顺,然而,却时常事与愿违,曲线的人生需要经受许多磨练。
尽了力不能获得成功的事在这样的人生中屡见不鲜。如果只是因为尽了力却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获得成功?所以,失败了并不要紧,只要你认为在这条路上尽了力,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息;只要没有成功,就继续努力,就算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觉得悔恨的,因为“尽志可以无悔”。
读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以后,我忽然间想到了许多.《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说理为主的游记,所写的虽然是一次不能尽兴的游玩,但王安石却能从这次游玩当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写下这样的名篇.这不由使我想到,对于身边的小事,我还是缺乏关注.其实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蕴藏着它的奥妙,只有多加关注,善于观察,才能发现它的奥妙所在,或是哲理,或是乐趣……这就是我读这篇文章的第一点收获.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而这两句话却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其中一句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做一件事所应持有的态度,这就是要“尽吾志”.一个人不可能每一件事都取得成功,但是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我们都可以高声地说:“我已经尽力了,我可以无悔了!”在这里,我想顺着王安石的观点,作一些补充.尽吾志,可以无悔,并不是说可以满足.成事者,固可喜,但应该想方设法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下一个成功做好铺垫.而败事者,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争取把这件事做好.另一句话是“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句话说出了做学问的态度是“深思而慎取”.这是告诫我们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而是应该有怀疑的精神和考证的毅力,否则就是盲从.在生活中,对一些报道、甚至一些被认为是权威的事实要敢于怀疑,然后考证其正误,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清清楚楚,不为虚假所迷惑.真的要感谢王安石,感谢他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流传后世,让千年以后的人读了仍然受益匪浅.。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死后也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
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
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上,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
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
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
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
险的人来讲,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
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在天地间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
来游览的人便多;(路)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瑰丽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危险遥远的地方,少有人至的地方,所
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
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
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而不能说出真名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得不
深入思考而要谨慎地采取传闻材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fǔ);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fǔ);安上,字纯父(fǔ).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安石记.(也作“临川王某记”.这里“某”是古人写文章时惯用的谦称)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原文地址:《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作者:真的爱你《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小见大,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质条件)\"三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游褒禅山记》读后感.这两点讲的虽只是治学,但却反映了王安石那种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风,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王安石在游记中说: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了观察,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东西不加以观察,道路平坦,距离又短,游览的人就多;道路艰险,距离又长,来到的人就少.世界上的奇妙雄伟的壮丽很不平常的风景,却往往产生在艰险遥远、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理想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理想,又不盲从别人停滞不前,走到黑暗得看不清路的地方,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但是足力完全可以走到(却没有走到),这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是值得悔恨的;尽了我的心,仍然不能到达目的地,自己可以不后悔,又有谁能讥笑我呢?无论办一件什么事,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干,都是成功的,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读后感《《游褒禅山记》读后感》.马家军拥有\"东方神鹿\"之称的王军霞,在奥运会获得了5000米跑世界冠军,在10000米跑时只得个亚军,但她尽心尽力去拼搏了,仍然是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马庆洲经常说:\"干事努力不努力是我们个人的事,成功不成功是上帝的事!\"我们只能努力去干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至于结果如何,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就象文学创作,马庆洲在一些报刊上谈到:\"写出来是第一种成功,刊登不刊登都是第二种成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世界上很多事,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有些事情今天看来可能是成功的,明天再看时可能就又是失败的;一些事今天看来是失败的,明天再看又是成功的.要以成功论英雄,怎么定这个\"成败\"?岳飞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屈原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万里长城在秦朝就是罪恶的,今天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当时长城就有这么高的荣誉,孟姜女还敢把长城\"哭倒\"八百里?成与败不是我们个人所能预料和决定的,我们要有成功的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探本索源,查出事情的真伪,发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考虑这些事情合理的成份,哪些是该吸取的,哪些是该舍弃的,认出了庐山真面目,才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山上攀登,最终达到山峦的顶峰,览尽无限风光!现在我们很多人在干事业上,往往见难止步,或听信了别人的一两句话就信以为真,别人说萄葡是酸的,自己就不敢再尝了,哪怎么知道萄葡的滋味?别人的话不是不可以听,但听了以后要分析、要揣摸,看看是不是有合理的地方,还是有夸大其词的成份.寓言《小马过河》中那只小马在过河时遇一松鼠,说那河深得不得了,千万别过;小马又遇一头老牛,老牛对小马说,那河浅得很,只能湿过脚面.小马没听它们的,自己去试了一下,结果是:那河水没有松鼠说的那深,也不象老牛说得那么浅.小马如不去\"探本索源\",怎么知道那河到底有多深.遇事要了解它的*,一是要亲自去试一试,二是要善于思考,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有了这几条,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思”与“随”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王安石谈到进洞以后,“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后来,出了洞自己又后悔“因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一段令我感触很深。”
王安石的“不得极夫游之乐”,症结在一个“随”字。韩愈“行成于思,毁于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看来要取得成功,必须取“思”而弃“随”,做到“三思而后行”。
思考有利于人们认识事物,辨别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面对国内的**,他积极提出改革。尽管他的主张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但为了不与*势力同流合污,他决定继续斗争,虽遭到流放而不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正是表现了屈原不愿“随波逐流”的思想。
*战争时期, *** 人方志敏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的潮湿的茅棚;……”面对丰富的物质*,他何以能如此执著?关键在于他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明白自己是“为人民而斗争,为民族和阶级解放而斗争”,这就是一个*主义者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做出判断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以正义与非正义的选择,而每每这时,做出错误选择的人常会说自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然而真的不能“由己”吗?楚国的屈原,近代的方志敏,当代的青年学生不就是在思考之后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他们不是已经“由己”了吗?
“思”的威力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思考便一味盲随,其结果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走向反面。英王享利八世因为下巴有一个难看的疤痕,就蓄起了长胡子。于是朝野群起效颦。英王为什么要留胡子,大臣们不去思考,只是去效仿,其他的入也随波流,结果得到的是与自己尊敬的国王不相上下的胡子,失去的却是真正的自我。(第七段先承上启下从反面提出第三个分论点。)
看来,遇事是“思”是“随”完全由自己决定,因而事之成败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假如我们不是一味盲“随”,而是三思而后行,便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白杨礼赞
——茅盾/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