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2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8:52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长子王玄之,字伯远,早逝。次子王凝之,字叔平,东晋末年*、将领、书法家。三子王涣之,曾参与兰亭集会。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将军咨议。五子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官至豫章太守。七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
扩展资料: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
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
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
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羲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8:53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
长子王玄之,字伯远,早逝;次子王凝之,字叔平,东晋末年*、将领、书法家;三子王涣之,曾参与兰亭集会;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将军咨议;五子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官至豫章太守;七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女儿王孟姜,嫁南阳人刘畅。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例外。
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堂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堂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
参考资料:王羲之 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8:53
一代“书圣”王羲之共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
七个儿子分别叫:
长子,王玄之,字伯远,早逝。
次子,王凝之,字叔平,东晋末年*、将领、书法家。
三子,王涣之,曾参与兰亭集会。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将军咨议。
五子,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官至豫章太守。
七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
扩展资料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为王羲之第七子。他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显得懒散,才华气度超过时人。
他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羲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8:54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其子女几乎在书法上都有成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8:55
7个儿子一个闺女 大儿叫王玄之 他老婆叫何英 老二叫王凝之 老婆叫谢道温 老三王涣之 老婆不知道 老四王肃之 老五王徽之 小六王操之(不知王羲之怎么能起个这样的名)小七最厉害 王献之 特的些儿都很有才华 特闺女就不知道了 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