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一中的校情校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2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1:44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创办于1905年10月20日。一百年来,历经时代风雨洗礼,学校不断成长壮大。在新会区委、区*的关怀指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港澳同胞的鼎力支持下,该校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中学,被誉为“校风好、质量高、校园美、管理优” 的新会示范性重点中学、省市窗口式文明学校,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扬“严勤全活”的优良校风,经二十多年来主动、自觉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 “求实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具体包括:“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育人是根本”的教育思想;“依法遵规,立典示范”的治校原则;“升学为主,争创名校”的办学目标;“立足素质,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生存”的教育内容;“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育才方略;“低入高出,高入优出”的质量品牌。 新会一中校长梁卫东是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新会名校长、名教师。 该校是广东省职业道德优秀集体、江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现有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教师1人,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7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4人。先后参加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和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程样本高中教师培训的有2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100%。 2003年4月新会区*决定对新会一中和新会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现校区由校本部和圭峰校区组成。校本部坐落在会城城北葱茏的犀山脚下,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圭峰校区地处会城西北育才路,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校区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育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设施已达广东省一类学校配备标准,体育、艺术、图书等方面设备齐全完善。现有5个多媒体专用室,6个网络教室,1个电子阅览室,4个语音室。建成1000兆校园网,所有教室都设有多媒体平台。建有可容纳2500名师生集会、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综合性体育馆一座,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教学实验活动的实验大楼两座、专用室25个。建成了江门地区学校一流的电教中心,电脑500多台。校本部全塑田径(足球)场是江门地区中学首家经国家田径协会认证为二类标准运动场。新会一中是师生读书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地方,现有高中学生3000多人,达到国高规模。 该校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近五年本科上线率达68%,上线率均达国高要求,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2006年达60.9%。历年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1984年以来有24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培养了多名高考尖子,其中高考总分全省第一名的1人、第二名的1人、第三名的2人,高考单科成绩全省第一名的5人。 该校在省的演讲比赛和歌咏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还多次获新会中小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以及省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团体第三名、新会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等奖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每年高、初中参赛学生都取得全国、省和国际级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居江门市前列。多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多项荣誉嘉奖。 新会一中是育人的学府,英才的摇篮。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目前,该校正以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姿态走上了扩模发展、做大做强的新里程。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决心继续努力,奋发进取,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而奋斗。 新会一中,百年辉煌从头越 百年教育强国梦,世纪学府薪火传。 “废科举,兴学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弱的东方大国图变革,求生存,乡贤梁启超为此振臂高呼;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官立中学堂,新会一中由此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光辉灿烂的100年。 百年办学,根深叶茂发新枝 新会一中名片: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广东省*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天,新会一中是一所拥有107个教学班、6000多名学生、350多名教职工的重点中学,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并朝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 美丽校园,几代葵乡人心血凝聚 流金十月,走进新会一中美丽的校园,浓阴蔽日的校道上,翠色如茵的绿地旁,窗明几净的大楼里,清晨书声琅琅,傍晚灯火通明。运动场上,虎跃龙腾。绿阴花间,笑语声声。置身其中,静心感受校园中洋溢着的浓浓文化气息:风采堂,古朴典雅;图书馆,书藏丰盈;《风华正茂》的雕塑,鼓舞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遨游远航。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的图书馆、勤奋楼、苏周玉珍纪念楼、健德堂、黄克竞博士教育楼、黄克竞博士科学楼、梁荣教研楼、电教馆等一座座楼馆拔地而起,建成了标准游泳池和江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的全塑胶田径场;还建成了计算机教学中心、多媒体电教中心,有语音教室2间、网络教室7间,拥有计算机500台,每个教室都配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千兆主干校园网,教学设备达到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 漫步校园,这些典雅大方、错落有致的楼宇,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黄球名誉校长、黄克竞名誉校长、苏澄洲先生等擅长仁翁们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透过这些参天的树木,又隐约让人听到新会一中几代创业者们艰苦奋斗的呐喊。 师资雄厚,办学思想一脉相承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求实开拓,素质育人”则是新会一中上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一个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8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91%。先后有7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获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正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全体教职工秣马厉兵,励精图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的办学成绩才如此出色。 亮点 推进素质教育有方 新会一中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德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育人。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心理素质教育为先导,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学校形成德育管理序列,重点抓好校风传统教育、生活常规训练,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爱祖国之行,始于足下;爱人民之德,育于身边。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每年清明节祭扫*烈士纪念碑,缅怀英烈。每年10月8日,组织学生参加18岁*宣誓,做合格公民。坚持开展学雷锋、助残募捐、扶助特困生活动,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中,富有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的领导教师和全校学生一道,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担负起探索课改领跑者的重任,先后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调研课、江门市新课程改革现场会等大型公开课开放日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推行研究性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进行深入调查,充分展示勃勃的青春气息。 教育科研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科研促教,近几年来,学校参与的各项“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有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3个,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和新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近10年来,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共80多篇。 随着教育科研深入,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近年本科上线率达75%以上,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1984年以来共有23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积极参加各学科竞赛,15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 步履坚实,创建国家示范高中 经过近3年努力,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各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目前已正式递交督导验收申请报告,以此向新会一中百年校庆献礼。 2002年,新会区委、区*作出了要在百年学府新会一中率先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决策。2003年4月17日,是新会一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新会区*对新会一中和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2004年7月,经新会区*同意、江门市教育局批准,由新会教育基金会和新会一中联合举办的新会葵城中学正式成立,这棵培育人才100年、根深叶茂的大树,又发出一枝新芽;今年秋季,新会一中完全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形成了独立高中建制,并通过连续三年扩招,在校高中学生达到3100多人,达到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高初中分离,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标准。 校舍、设备、师资、质量,是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几个核心指标。几年来,新会一中在这几方面都有大动作,取得了大成效。学校相继建设了教研楼、总务楼、体卫教研楼和新教学大楼,装修了“新会书院”、电教馆,铺设了全塑运动场,全面美化了校园环境,增添了大批常规设备和电教设备,总投入已超过1700万元。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校园信息化工程,因分离初中而建设葵城中学的投入等,*、教育部门和学校为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总投入将达5000万元。 高水平的管理和办学质量是名校的根本标志。新会一中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高,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一批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98%,其中本科率达78.4%,重点率达47.7%,都大大超过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学生发展水平的指标要求。 百年育人,情牵母校赢声誉 每一次花开的记忆,都是辉煌成就的累计。一代又一代的新会一中学生以母校为骄傲,他们在新会一中历经了最美好、最重要的岁月,形成了超越时空、永恒的友谊,新会一中就是他们生命的底色。这种以母校为骄傲的情怀,是新会一中永远的财富。 一个世纪以来,在各级*、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下,全体师生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振兴教育;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5000多名高中毕业生。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大批*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乏像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1:45
新会一中,是许多新会学子向往的地方。它从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走来,是新会普通中学的起始,又是新会中学教育当之无愧的翘楚。其创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根深叶茂,并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它的办学历史虽曲折艰难,却光辉灿烂。
办学百年 根深叶茂
“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了官立新会中学堂。官立新会中学堂不但开创新会普通中学教育的先河,同时也见证了新会一中百多年来艰难曲折的办学历程。
官立新会中学堂实际是从清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就开始筹办。时任新会知县的陈伯侯奉命筹办新式学堂,于孔庙明伦堂召集邑中士绅商讨兴办中、小学堂的事宜。由于师资缺乏,先办“初级师范”,学制二年,不久之后办“中学堂”,谭镳为堂长,学制五年。
辛亥*之后,官立新会中学堂改称“县立新会中学”,谭为校长,学制四年,并停招师范班。至1921年,由于省教育厅通令改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于是改称“新会县立初级中学”,并设教导主任、训育主任、总务主任各一人,开始招收春、秋季学生。1924年,执掌校政20年的谭镳逝世;是年同时招收女生,但男、女生同届不同班。
至1931年3月,江门市政局奉命裁撤,江门重归新会管辖,*沈秉强将江门市立中学易名“新会县立第二中学”,而“新会县立初级中学”则更名为“新会县立第一中学”。至1937年暑期,新会师范学校将普中的高一班、高二班移交新会一中继办,成为新会一中办高中之始。
据了解,清末办中学堂的校舍是以孔庙考棚(孔庙右邻)的房屋为校舍。大的五六间作课室,小的几十间作学生宿舍。1926-1927年间,由于体育场狭小,拆乡贤祠扩大体育场地,填池塘作校园。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和班级增多,最后除大成殿外,孔庙及学宫全部作为校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春,新会沦陷,新会一中迁往双水上凌冲谭氏宗祠,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重新迁回会城。这时,孔庙已被日伪政权拆毁,仅余大成殿、奎星阁、尊经阁几座残破建筑物,因而校址改在新会书院,至今不变。
新中国成立后,新会一中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教育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省*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07年11月,新会一中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成为我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新会一中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
兴学育才 不拘一格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母校由首任校长谭镳执掌以来,校规严格,请的教师多是留过洋的人才或香港留学生。我读二、三年级时的第二任校长谈海,就是日本留学回来的。”于1924年考入当时新会县立初级中学、迄今仍健在的新会一中校友余雅望回忆说,由于注重师资、尊师重教,新会一中在建校初期就有良好的起步基础。如在1921年间,曾聘请留日归来的理化生物教师林卓南。林老师讲课时,常常引入唯物史观学说,结合学科讲解,使学生获得新思想、新观点。
从人力、物力上来说,新会一直是新会的最高学府。“南华诸县新会为名城,新会诸校我校高程。”这是抗战前新会一中校歌开头的两句歌词,由此也可看出当时新会一中人的自豪之情。知情校友说,在抗战前,新会一中在教学中,不但注重文化知识的培育,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1935年秋入读新会一中的黎永泉在《会城沦陷前夕的新会一中》一文中回忆说,当时校内有所谓“童子军”组织,培养学生“智”、“仁”、“勇”的品格,有急救护理、野外生活、打绳结等各方面的学习。有一次,学校还组织学生到江门篁庄野餐露营,晚上有篝火晚会及劫营、守营等实地训练活动,有声有色。此外,每天下午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为课外活动,举办球类、田径、歌咏、猜谜、故事等文体活动。在每天中午贴出一张表格,任人自由填报,届时有专门教师负责支持活动。
新会作家明明是新会一中当年的“七三届”。他回忆说,“七三届”处在“*”后期,学校(当时叫会城中学)已逐渐回复正常教学秩序,因为没有高考任务,学习并不紧张,作业基本可在学校里完成,所以不少学生从来不用把书包背回家中或者说是根本没有书包。正由于课业轻松,学生有大量课余时间,可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起来,‘七三届’并没有培养出多少大*、大老板,却培养出了好几个文学艺术爱好者。”明明说,当时这一届有一群爱画画的同学,形成了一个沙龙式的小圈子,如甄锦标、吴明耀、陈向京、杨小明、李卓见和他自己等。这些人后来均在文艺领域成就了一番事业。
【光耀校史】
那些人,那些事
新会一中百年办学历程,不但汇集了大量文化深厚、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如谭镳、施见三、林卓南等人,也同时培育了数之不尽的人才,当中不乏像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谭镳:新会一中首任校长
谭镳,(1863-1924年),字康斋,号仲鸾,广东新会环城南坦乡人。身为新会一中首任校长的他是新会当时有名的教育家。此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梁启超的表兄。
谭镳一生思想进步,青年时中秀才,与表弟梁启超赴广州学海堂攻读。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已丑恩科乡试第九名举人。后入康有为开设的万木草堂就读,受到康有为提倡的“今文学”和变法图强思想的影响。此后,他参与了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活动。变法失败,他南下归乡,决意走“教育救国”的道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清廷*施行改革学制,废科举、兴学堂。新会创办初级师范学堂,委派谭镳为监督,主要是培养师资。不久,又创办新会官立中学堂,为新会第一间最高学府,谭镳被委派兼任堂长(监督)。*成立,改革学制,1912年新会官立中学堂改称县立中学校,监督改称校长。他一直任至1924年捐馆。
谭镳的治教特点鲜明,校规严格,极重教师素质。*初期,中学师资缺乏,谭镳不惜高薪聘请留学生任外语和理科教师,如英语科教师聘自香港书院或曾经留美的港籍人士。谭镳在担任学堂监督初年,还编辑《新会乡土志》,聘黎昀、林灿予协助编辑,施雨崖等22人为调查员。全书按部颁例目,分15篇,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书。1924年谭镳病逝,终年62岁,其门人筑纪念台于县中学校园左侧之马山,刻石留念。
陈国达:“地洼学说之父”
1912年1月22日,陈国达出生于新会南郊天马乡五福里一个贫苦的南洋归侨家庭。1925年春,在姐姐的资助下,13岁的陈国达考入了新会县第一中学,读书非常勤奋,成绩优异。在初中期间,对陈国达影响最大的的就是博物学。他还对地质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喜欢野外考察的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与同学们翻爬新会的山山水水。在大学时期,他的毕业论文也以此为题,写出了《广东新会地质试勘》一文。
陈国达终生致力于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于1956年创立关于地壳演化规律的活化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突破了美国学者提出的地槽地台学说。“地洼学说”被称为是决定当代地质学发展的新学说之一,它的诞生也被列入世界科技史大事年史。1990年,国家矿床成因协会理事会决定在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中设立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创立的学说命名的国际学术组织。
陈国达被誉为“地洼学说之父”。他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学组*,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与地质之父李四光并称为“南陈北李”。
王坚: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王坚,原名王桂琴,生于1933年,是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飞行教官、飞行中队长。在抗美援朝中,曾出色地完成飞行任务。1952年接受*、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接见。
梁宗岱:爱国诗人
梁宗岱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爱国反帝的诗人、翻译家、教授、制药专家。解放前曾任北大、清华大学等名校教授。解放后历任中山大学、广州外语学院西语系教授兼院学术委员。梁宗岱精通法文和英文,并通晓德文和意大利文,擅长翻译诗作,对欧洲文学有深湛的研究。著有诗集《晚祷》、词集《芦笛风》等,翻译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浮士德》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1:45
学校概况
教育风气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扬“严勤全活”的优良校风,经二十多年来主动、自觉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 “求实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具体包括:“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育人是根本”的教育思想;“依法遵规,立典示范”的治校原则;“升学为主,争创名校”的办学目标;“立足素质,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生存”的教育内容;“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育才方略;“低入高出,高入优出”的质量品牌。
教育资源
新会一中校长梁卫东是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新会名校长、名教师。
该校是广东省职业道德优秀集体、江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现有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教师1人,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7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4人。先后参加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和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程样本高中教师培训的有2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100%。
2003年4月新会区*决定对新会一中和新会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现校区由校本部和圭峰校区组成。校本部坐落在会城城北葱茏的犀山脚下,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圭峰校区地处会城西北育才路,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校区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育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设施已达广东省一类学校配备标准,体育、艺术、图书等方面设备齐全完善。现有5个多媒体专用室,6个网络教室,1个电子阅览室,4个语音室。建成1000兆校园网,所有教室都设有多媒体平台。建有可容纳2500名师生集会、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综合性体育馆一座,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教学实验活动的实验大楼两座、专用室25个。建成了江门地区学校一流的电教中心,电脑500多台。校本部全塑田径(足球)场是江门地区中学首家经国家田径协会认证为二类标准运动场。新会一中是师生读书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地方,现有高中学生3000多人,达到国高规模。
教育成就
该校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近五年本科上线率达68%,上线率均达国高要求,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2006年达60.9%。历年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1984年以来有24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培养了多名高考尖子,其中高考总分全省第一名的1人、第二名的1人、第三名的2人,高考单科成绩全省第一名的5人。
该校在省的演讲比赛和歌咏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还多次获新会中小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以及省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团体第三名、新会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等奖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每年高、初中参赛学生都取得全国、省和国际级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居江门市前列。多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多项荣誉嘉奖。
新会一中是育人的学府,英才的摇篮。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目前,该校正以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姿态走上了扩模发展、做大做强的新里程。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决心继续努力,奋发进取,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而奋斗。
编辑本段
新会一中,百年辉煌从头越。
百年教育强国梦,世纪学府薪火传。
“废科举,兴学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弱的东方大国图变革,求生存,乡贤梁启超为此振臂高呼;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官立中学堂,新会一中由此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光辉灿烂的100年。
百年办学,根深叶茂发新枝
新会一中名片: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广东省*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天,新会一中是一所拥有107个教学班、6000多名学生、350多名教职工的重点中学,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并朝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
美丽校园,几代葵乡人心血凝聚 。
流金十月,走进新会一中美丽的校园,浓阴蔽日的校道上,翠色如茵的绿地旁,窗明几净的大楼里,清晨书声琅琅,傍晚灯火通明。运动场上,虎跃龙腾。绿阴花间,笑语声声。置身其中,静心感受校园中洋溢着的浓浓文化气息:风采堂,古朴典雅;图书馆,书藏丰盈;《风华正茂》的雕塑,鼓舞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遨游远航。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的图书馆、勤奋楼、苏周玉珍纪念楼、健德堂、黄克竞博士教育楼、黄克竞博士科学楼、梁荣教研楼、电教馆等一座座楼馆拔地而起,建成了标准游泳池和江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的全塑胶田径场;还建成了计算机教学中心、多媒体电教中心,有语音教室2间、网络教室7间,拥有计算机500台,每个教室都配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千兆主干校园网,教学设备达到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
漫步校园,这些典雅大方、错落有致的楼宇,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黄球名誉校长、黄克竞名誉校长、苏澄洲先生等擅长仁翁们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透过这些参天的树木,又隐约让人听到新会一中几代创业者们艰苦奋斗的呐喊。
师资雄厚,办学思想一脉相承 。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求实开拓,素质育人”则是新会一中上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一个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8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91%。先后有7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获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正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全体教职工秣马厉兵,励精图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的办学成绩才如此出色。
编辑本段
亮点
推进素质教育有方
新会一中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德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育人。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心理素质教育为先导,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学校形成德育管理序列,重点抓好校风传统教育、生活常规训练,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爱祖国之行,始于足下;爱人民之德,育于身边。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每年清明节祭扫*烈士纪念碑,缅怀英烈。每年10月8日,组织学生参加18岁*宣誓,做合格公民。坚持开展学雷锋、助残募捐、扶助特困生活动,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中,富有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的领导教师和全校学生一道,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担负起探索课改领跑者的重任,先后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调研课、江门市新课程改革现场会等大型公开课开放日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推行研究性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进行深入调查,充分展示勃勃的青春气息。
教育科研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科研促教,近几年来,学校参与的各项“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有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3个,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和新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近10年来,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共80多篇。
随着教育科研深入,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近年本科上线率达75%以上,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1984年以来共有23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积极参加各学科竞赛,15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
步履坚实,创建国家示范高中
经过近3年努力,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各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目前已正式递交督导验收申请报告,以此向新会一中百年校庆献礼。
2002年,新会区委、区*作出了要在百年学府新会一中率先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决策。2003年4月17日,是新会一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新会区*对新会一中和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2004年7月,经新会区*同意、江门市教育局批准,由新会教育基金会和新会一中联合举办的新会葵城中学正式成立,这棵培育人才100年、根深叶茂的大树,又发出一枝新芽;今年秋季,新会一中完全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形成了独立高中建制,并通过连续三年扩招,在校高中学生达到3100多人,达到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高初中分离,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标准。
校舍、设备、师资、质量,是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几个核心指标。几年来,新会一中在这几方面都有大动作,取得了大成效。学校相继建设了教研楼、总务楼、体卫教研楼和新教学大楼,装修了“新会书院”、电教馆,铺设了全塑运动场,全面美化了校园环境,增添了大批常规设备和电教设备,总投入已超过1700万元。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校园信息化工程,因分离初中而建设葵城中学的投入等,*、教育部门和学校为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总投入将达5000万元。
高水平的管理和办学质量是名校的根本标志。新会一中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高,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一批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98%,其中本科率达78.4%,重点率达47.7%,都大大超过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学生发展水平的指标要求。
百年育人,情牵母校赢声誉
每一次花开的记忆,都是辉煌成就的累计。一代又一代的新会一中学生以母校为骄傲,他们在新会一中历经了最美好、最重要的岁月,形成了超越时空、永恒的友谊,新会一中就是他们生命的底色。这种以母校为骄傲的情怀,是新会一中永远的财富。
一个世纪以来,在各级*、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下,全体师生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振兴教育;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5000多名高中毕业生。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大批*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乏像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编辑本段
新会一中百年史
新会一中,是许多新会学子向往的地方。它从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走来,是新会普通中学的起始,又是新会中学教育当之无愧的翘楚。其创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根深叶茂,并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它的办学历史虽曲折艰难,却光辉灿烂。 办学百年 根深叶茂 “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了官立新会中学堂。官立新会中学堂不但开创新会普通中学教育的先河,同时也见证了新会一中百多年来艰难曲折的办学历程。 官立新会中学堂实际是从清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就开始筹办。时任新会知县的陈伯侯奉命筹办新式学堂,于孔庙明伦堂召集邑中士绅商讨兴办中、小学堂的事宜。由于师资缺乏,先办“初级师范”,学制二年,不久之后办“中学堂”,谭镳为堂长,学制五年。 辛亥*之后,官立新会中学堂改称“县立新会中学”,谭为校长,学制四年,并停招师范班。至1921年,由于省教育厅通令改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于是改称“新会县立初级中学”,并设教导主任、训育主任、总务主任各一人,开始招收春、秋季学生。1924年,执掌校政20年的谭镳逝世;是年同时招收女生,但男、女生同届不同班。 至1931年3月,江门市政局奉命裁撤,江门重归新会管辖,*沈秉强将江门市立中学易名“新会县立第二中学”,而“新会县立初级中学”则更名为“新会县立第一中学”。至1937年暑期,新会师范学校将普中的高一班、高二班移交新会一中继办,成为新会一中办高中之始。 据了解,清末办中学堂的校舍是以孔庙考棚(孔庙右邻)的房屋为校舍。大的五六间作课室,小的几十间作学生宿舍。1926-1927年间,由于体育场狭小,拆乡贤祠扩大体育场地,填池塘作校园。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和班级增多,最后除大成殿外,孔庙及学宫全部作为校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春,新会沦陷,新会一中迁往双水上凌冲谭氏宗祠,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重新迁回会城。这时,孔庙已被日伪政权拆毁,仅余大成殿、奎星阁、尊经阁几座残破建筑物,因而校址改在新会书院,至今不变。 新中国成立后,新会一中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教育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省*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07年11月,新会一中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成为我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新会一中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 兴学育才 不拘一格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母校由首任校长谭镳执掌以来,校规严格,请的教师多是留过洋的人才或香港留学生。我读二、三年级时的第二任校长谈海,就是日本留学回来的。”于1924年考入当时新会县立初级中学、迄今仍健在的新会一中校友余雅望回忆说,由于注重师资、尊师重教,新会一中在建校初期就有良好的起步基础。如在1921年间,曾聘请留日归来的理化生物教师林卓南。林老师讲课时,常常引入唯物史观学说,结合学科讲解,使学生获得新思想、新观点。 从人力、物力上来说,新会一直是新会的最高学府。“南华诸县新会为名城,新会诸校我校高程。”这是抗战前新会一中校歌开头的两句歌词,由此也可看出当时新会一中人的自豪之情。知情校友说,在抗战前,新会一中在教学中,不但注重文化知识的培育,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1935年秋入读新会一中的黎永泉在《会城沦陷前夕的新会一中》一文中回忆说,当时校内有所谓“童子军”组织,培养学生“智”、“仁”、“勇”的品格,有急救护理、野外生活、打绳结等各方面的学习。有一次,学校还组织学生到江门篁庄野餐露营,晚上有篝火晚会及劫营、守营等实地训练活动,有声有色。此外,每天下午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为课外活动,举办球类、田径、歌咏、猜谜、故事等文体活动。在每天中午贴出一张表格,任人自由填报,届时有专门教师负责支持活动。 新会作家明明是新会一中当年的“七三届”。他回忆说,“七三届”处在“*”后期,学校(当时叫会城中学)已逐渐回复正常教学秩序,因为没有高考任务,学习并不紧张,作业基本可在学校里完成,所以不少学生从来不用把书包背回家中或者说是根本没有书包。正由于课业轻松,学生有大量课余时间,可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起来,‘七三届’并没有培养出多少大*、大老板,却培养出了好几个文学艺术爱好者。”明明说,当时这一届有一群爱画画的同学,形成了一个沙龙式的小圈子,如甄锦标、吴明耀、陈向京、杨小明、李卓见和他自己等。这些人后来均在文艺领域成就了一番事业。
光耀校史
那些人,那些事 新会一中百年办学历程,不但汇集了大量文化深厚、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如谭镳、施见三、林卓南等人,也同时培育了数之不尽的人才,当中不乏像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谭镳:新会一中首任校长 谭镳,(1863-1924年),字康斋,号仲鸾,广东新会环城南坦乡人。身为新会一中首任校长的他是新会当时有名的教育家。此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梁启超的表兄。 谭镳一生思想进步,青年时中秀才,与表弟梁启超赴广州学海堂攻读。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已丑恩科乡试第九名举人。后入康有为开设的万木草堂就读,受到康有为提倡的“今文学”和变法图强思想的影响。此后,他参与了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活动。变法失败,他南下归乡,决意走“教育救国”的道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清廷*施行改革学制,废科举、兴学堂。新会创办初级师范学堂,委派谭镳为监督,主要是培养师资。不久,又创办新会官立中学堂,为新会第一间最高学府,谭镳被委派兼任堂长(监督)。*成立,改革学制,1912年新会官立中学堂改称县立中学校,监督改称校长。他一直任至1924年捐馆。 谭镳的治教特点鲜明,校规严格,极重教师素质。*初期,中学师资缺乏,谭镳不惜高薪聘请留学生任外语和理科教师,如英语科教师聘自香港书院或曾经留美的港籍人士。谭镳在担任学堂监督初年,还编辑《新会乡土志》,聘黎昀、林灿予协助编辑,施雨崖等22人为调查员。全书按部颁例目,分15篇,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书。1924年谭镳病逝,终年62岁,其门人筑纪念台于县中学校园左侧之马山,刻石留念。 陈国达:“地洼学说之父” 1912年1月22日,陈国达出生于新会南郊天马乡五福里一个贫苦的南洋归侨家庭。1925年春,在姐姐的资助下,13岁的陈国达考入了新会县第一中学,读书非常勤奋,成绩优异。在初中期间,对陈国达影响最大的的就是博物学。他还对地质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喜欢野外考察的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与同学们翻爬新会的山山水水。在大学时期,他的毕业论文也以此为题,写出了《广东新会地质试勘》一文。 陈国达终生致力于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于1956年创立关于地壳演化规律的活化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突破了美国学者提出的地槽地台学说。“地洼学说”被称为是决定当代地质学发展的新学说之一,它的诞生也被列入世界科技史大事年史。1990年,国家矿床成因协会理事会决定在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中设立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创立的学说命名的国际学术组织。 陈国达被誉为“地洼学说之父”。他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学组*,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与地质之父李四光并称为“南陈北李”。 王坚: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王坚,原名王桂琴,生于1933年,是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飞行教官、飞行中队长。在抗美援朝中,曾出色地完成飞行任务。1952年接受*、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接见。 梁宗岱:爱国诗人 梁宗岱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爱国反帝的诗人、翻译家、教授、制药专家。解放前曾任北大、清华大学等名校教授。解放后历任中山大学、广州外语学院西语系教授兼院学术委员。梁宗岱精通法文和英文,并通晓德文和意大利文,擅长翻译诗作,对欧洲文学有深湛的研究。著有诗集《晚祷》、词集《芦笛风》等,翻译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浮士德》等。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401208.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1:46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扬“严勤全活”的优良校风,经二十多年来主动、自觉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 “求实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具体包括:“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育人是根本”的教育思想;“依法遵规,立典示范”的治校原则;“升学为主,争创名校”的办学目标;“立足素质,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生存”的教育内容;“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育才方略;“低入高出,高入优出”的质量品牌。 新会一中校长梁卫东是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新会名校长、名教师。 该校是广东省职业道德优秀集体、江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现有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教师1人,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7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4人。先后参加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和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程样本高中教师培训的有2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100%。 2003年4月新会区*决定对新会一中和新会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现校区由校本部和圭峰校区组成。校本部坐落在会城城北葱茏的犀山脚下,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圭峰校区地处会城西北育才路,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校区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育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设施已达广东省一类学校配备标准,体育、艺术、图书等方面设备齐全完善。现有5个多媒体专用室,6个网络教室,1个电子阅览室,4个语音室。建成1000兆校园网,所有教室都设有多媒体平台。建有可容纳2500名师生集会、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综合性体育馆一座,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教学实验活动的实验大楼两座、专用室25个。建成了江门地区学校一流的电教中心,电脑500多台。校本部全塑田径(足球)场是江门地区中学首家经国家田径协会认证为二类标准运动场。新会一中是师生读书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地方,现有高中学生3000多人,达到国高规模。 该校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近五年本科上线率达68%,上线率均达国高要求,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2006年达60.9%。历年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1984年以来有24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培养了多名高考尖子,其中高考总分全省第一名的1人、第二名的1人、第三名的2人,高考单科成绩全省第一名的5人。 该校在省的演讲比赛和歌咏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还多次获新会中小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以及省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团体第三名、新会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等奖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每年高、初中参赛学生都取得全国、省和国际级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居江门市前列。多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多项荣誉嘉奖。 新会一中是育人的学府,英才的摇篮。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目前,该校正以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姿态走上了扩模发展、做大做强的新里程。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决心继续努力,奋发进取,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而奋斗。 新会一中,百年辉煌从头越 百年教育强国梦,世纪学府薪火传。 “废科举,兴学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弱的东方大国图变革,求生存,乡贤梁启超为此振臂高呼;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官立中学堂,新会一中由此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光辉灿烂的100年。 百年办学,根深叶茂发新枝 新会一中名片: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广东省*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天,新会一中是一所拥有107个教学班、6000多名学生、350多名教职工的重点中学,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并朝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 美丽校园,几代葵乡人心血凝聚 流金十月,走进新会一中美丽的校园,浓阴蔽日的校道上,翠色如茵的绿地旁,窗明几净的大楼里,清晨书声琅琅,傍晚灯火通明。运动场上,虎跃龙腾。绿阴花间,笑语声声。置身其中,静心感受校园中洋溢着的浓浓文化气息:风采堂,古朴典雅;图书馆,书藏丰盈;《风华正茂》的雕塑,鼓舞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遨游远航。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的图书馆、勤奋楼、苏周玉珍纪念楼、健德堂、黄克竞博士教育楼、黄克竞博士科学楼、梁荣教研楼、电教馆等一座座楼馆拔地而起,建成了标准游泳池和江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的全塑胶田径场;还建成了计算机教学中心、多媒体电教中心,有语音教室2间、网络教室7间,拥有计算机500台,每个教室都配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千兆主干校园网,教学设备达到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 漫步校园,这些典雅大方、错落有致的楼宇,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黄球名誉校长、黄克竞名誉校长、苏澄洲先生等擅长仁翁们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透过这些参天的树木,又隐约让人听到新会一中几代创业者们艰苦奋斗的呐喊。 师资雄厚,办学思想一脉相承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求实开拓,素质育人”则是新会一中上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一个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8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91%。先后有7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获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正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全体教职工秣马厉兵,励精图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的办学成绩才如此出色。 亮点 推进素质教育有方 新会一中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德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育人。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心理素质教育为先导,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学校形成德育管理序列,重点抓好校风传统教育、生活常规训练,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爱祖国之行,始于足下;爱人民之德,育于身边。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每年清明节祭扫*烈士纪念碑,缅怀英烈。每年10月8日,组织学生参加18岁*宣誓,做合格公民。坚持开展学雷锋、助残募捐、扶助特困生活动,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中,富有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的领导教师和全校学生一道,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担负起探索课改领跑者的重任,先后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调研课、江门市新课程改革现场会等大型公开课开放日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推行研究性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进行深入调查,充分展示勃勃的青春气息。 教育科研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科研促教,近几年来,学校参与的各项“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有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3个,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和新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近10年来,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共80多篇。 随着教育科研深入,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近年本科上线率达75%以上,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1984年以来共有23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积极参加各学科竞赛,15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 步履坚实,创建国家示范高中 经过近3年努力,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各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目前已正式递交督导验收申请报告,以此向新会一中百年校庆献礼。 2002年,新会区委、区*作出了要在百年学府新会一中率先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决策。2003年4月17日,是新会一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新会区*对新会一中和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2004年7月,经新会区*同意、江门市教育局批准,由新会教育基金会和新会一中联合举办的新会葵城中学正式成立,这棵培育人才100年、根深叶茂的大树,又发出一枝新芽;今年秋季,新会一中完全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形成了独立高中建制,并通过连续三年扩招,在校高中学生达到3100多人,达到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高初中分离,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标准。 校舍、设备、师资、质量,是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几个核心指标。几年来,新会一中在这几方面都有大动作,取得了大成效。学校相继建设了教研楼、总务楼、体卫教研楼和新教学大楼,装修了“新会书院”、电教馆,铺设了全塑运动场,全面美化了校园环境,增添了大批常规设备和电教设备,总投入已超过1700万元。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校园信息化工程,因分离初中而建设葵城中学的投入等,*、教育部门和学校为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总投入将达5000万元。 高水平的管理和办学质量是名校的根本标志。新会一中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高,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一批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98%,其中本科率达78.4%,重点率达47.7%,都大大超过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学生发展水平的指标要求。 百年育人,情牵母校赢声誉 每一次花开的记忆,都是辉煌成就的累计。一代又一代的新会一中学生以母校为骄傲,他们在新会一中历经了最美好、最重要的岁月,形成了超越时空、永恒的友谊,新会一中就是他们生命的底色。这种以母校为骄傲的情怀,是新会一中永远的财富。 一个世纪以来,在各级*、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下,全体师生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振兴教育;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5000多名高中毕业生。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大批*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乏像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满意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1:47
百年教育强国梦,世纪学府薪火传。
“废科举,兴学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弱的东方大国图变革,求生存,乡贤梁启超为此振臂高呼;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官立中学堂,新会一中由此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光辉灿烂的100年。
百年办学,根深叶茂发新枝
新会一中名片: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广东省*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天,新会一中是一所拥有107个教学班、6000多名学生、350多名教职工的重点中学,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并朝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
美丽校园,几代葵乡人心血凝聚
流金十月,走进新会一中美丽的校园,浓阴蔽日的校道上,翠色如茵的绿地旁,窗明几净的大楼里,清晨书声琅琅,傍晚灯火通明。运动场上,虎跃龙腾。绿阴花间,笑语声声。置身其中,静心感受校园中洋溢着的浓浓文化气息:风采堂,古朴典雅;图书馆,书藏丰盈;《风华正茂》的雕塑,鼓舞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遨游远航。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的图书馆、勤奋楼、苏周玉珍纪念楼、健德堂、黄克竞博士教育楼、黄克竞博士科学楼、梁荣教研楼、电教馆等一座座楼馆拔地而起,建成了标准游泳池和江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的全塑胶田径场;还建成了计算机教学中心、多媒体电教中心,有语音教室2间、网络教室7间,拥有计算机500台,每个教室都配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千兆主干校园网,教学设备达到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
漫步校园,这些典雅大方、错落有致的楼宇,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黄球名誉校长、黄克竞名誉校长、苏澄洲先生等善长仁翁们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透过这些参天的树木,又隐约让人听到新会一中几代创业者们艰苦奋斗的呐喊。
师资雄厚,办学思想一脉相承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求实开拓,素质育人”则是新会一中上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一个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8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91%。先后有7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获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正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全体教职工秣马厉兵,励精图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的办学成绩才如此出色。
亮点
推进素质教育有方
新会一中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德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育人。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心理素质教育为先导,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学校形成德育管理序列,重点抓好校风传统教育、生活常规训练,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爱祖国之行,始于足下;爱人民之德,育于身边。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每年清明节祭扫*烈士纪念碑,缅怀英烈。每年10月8日,组织学生参加18岁*宣誓,做合格公民。坚持开展学雷锋、助残募捐、扶助特困生活动,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中,富有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的领导教师和全校学生一道,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担负起探索课改领跑者的重任,先后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调研课、江门市新课程改革现场会等大型公开课开放日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推行研究性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进行深入调查,充分展示勃勃的青春气息。
教育科研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科研促教,近几年来,学校参与的各项“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有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3个,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和新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近10年来,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共80多篇。
随着教育科研深入,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近年本科上线率达75%以上,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1984年以来共有23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积极参加各学科竞赛,15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
步履坚实,创建国家示范高中
经过近3年努力,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各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目前已正式递交督导验收申请报告,以此向新会一中百年校庆献礼。
2002年,新会区委、区*作出了要在百年学府新会一中率先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决策。2003年4月17日,是新会一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新会区*对新会一中和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2004年7月,经新会区*同意、江门市教育局批准,由新会教育基金会和新会一中联合举办的新会葵城中学正式成立,这棵培育人才100年、根深叶茂的大树,又发出一枝新芽;今年秋季,新会一中完全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形成了独立高中建制,并通过连续三年扩招,在校高中学生达到3100多人,达到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高初中分离,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标准。
校舍、设备、师资、质量,是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几个核心指标。几年来,新会一中在这几方面都有大动作,取得了大成效。学校相继建设了教研楼、总务楼、体卫教研楼和新教学大楼,装修了“新会书院”、电教馆,铺设了全塑运动场,全面美化了校园环境,增添了大批常规设备和电教设备,总投入已超过1700万元。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校园信息化工程,因分离初中而建设葵城中学的投入等,*、教育部门和学校为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总投入将达5000万元。
高水平的管理和办学质量是名校的根本标志。新会一中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高,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一批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98%,其中本科率达78.4%,重点率达47.7%,都大大超过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学生发展水平的指标要求。
百年育人,情牵母校赢声誉
每一次花开的记忆,都是辉煌成就的累计。一代又一代的新会一中学生以母校为骄傲,他们在新会一中历经了最美好、最重要的岁月,形成了超越时空、永恒的友谊,新会一中就是他们生命的底色。这种以母校为骄傲的情怀,是新会一中永远的财富。
一个世纪以来,在各级*、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下,全体师生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振兴教育;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5000多名高中毕业生。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大批*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乏像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人物
“地洼学说之父”陈国达
陈国达(1912—2004),世界著名地质学家。1925年春至1927年冬就读于新会一中。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学组*,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创立“地洼学说”,提出壳体大地构造学,突破国际地槽地台学说。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院士)。与地质之父李四光并称为“南陈北李”。
学“看风水”,与地质结下不解之缘
1912年1月22日,陈国达出生于新会南郊天马乡五福里的一个贫苦的南洋归侨家庭。为了糊口,父亲陈奕山经常带着小国达为人家“看风水”,挣钱贴补家用。
父亲告诉他,新会的地面挖下去几尺就是蚝壳层,家里的井圈就是用地下的蚝壳拌了水泥浆筑成的。小国达眨着眼睛在想:蚝壳层是怎样来的,山从哪里来……
带着种种的疑问,1925年春,在姐姐的资助下,13岁的陈国达考入了新会县第一中学。他深知生活艰辛,世态炎凉,自己能上学读书来之不易,因此读书非常勤奋,学习成绩排在班上前列。
在初中期间,对陈国达影响最大的的就是博物学。当时新会一中极重教师素质,教师都是延聘一些学养高的人士或海外博学的留学生担任。从当时一位叫罗仲伟的老师那里,他知道什么叫火山爆发,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什么叫冰川以及它是怎样流动的,又怎样根据三叶虫之类的化石来判断地层的地质年代,拾到块翠绿的孔雀石,也许就会找到一座大铜矿……这些使他对地质学心驰神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迷上了数学、博物、地理等课程,并且经常到县立图书馆查找有关的资料。
当时,陈国达最喜欢的是野外考察的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与同学们翻爬新会的山山水水。圭峰瀑布,象山秋月等,每一处对幼小的陈国达都充满了神奇的吸引力,久久不忘,以致于他大学的毕业论文也以此为题,写出了《广东新会地质试勘》一文。
作《劝惜时勤学歌》,鞭策家乡学子
陈国达喜爱理科,但他并不忽视文科课程的学习。从小就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还经常背诵一些古诗词。据其儿子陈贡文先生介绍,陈国达院士晚年时,记忆力非常好,经常信手默写几首以前背诵过的唐诗。陈院士经常对子女说:“这都是得益于早年的语文学习,从小打好了语文基础,对于后来的工作、学习、科研和一生事业都有很大的帮助。”
“求知无捷径,勤读有奇功”,“莫嬉纵,宝贵晨光容易逝,过后不再逢”,1975年,陈国达创作《劝惜时勤学歌》,并多次修改。近年将其惠寄给家乡的学子,予以鞭策、鼓励。诗歌当中“莫嬉纵”、“倍用功”等句子既是对下一代的寄语,也浓缩了他对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经历的深刻感悟。
新会巾帼名人
王坚(原名王桂琴)(1933~1998),女,1945年~1950年就读于新会一中初、高中,品学兼优。高中毕业后,1950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1951年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政审被挑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学员。1952年妇女节,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驾驶6架战鹰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毛*和首都人民的检阅。
黄东活,女,1961年生,1975年在新会一中读高中,1977年毕业。在校期间是体育运动尖子,其后被上送参加省、国家运动队,多次参加国际体育竞赛,1985年4月,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国际田径赛,跳远成绩6.65米,创亚洲纪录。
百年校庆,再铸教育新辉煌
鲜花和掌声只属于昨天,勇于拼搏的新会一中永远是雄踞改革潮头的弄潮儿。意气风发的新百年,壮怀激越的新起点,新会一中又向下一个宏伟目标——争创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迈进。使命崇高而艰巨,道路宽广而漫长。
百年校庆是新会一中兴学育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所有一中师生光荣与梦想的盛典,也是弘扬传统,提升品牌,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新会一中将不懈地努力,不息奋斗,直挂云帆济沧海,再铸教育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