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六艺都精通打一成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1 18:1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5:33
《红尘论道》系列第18篇
看过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朋友,对于当时星爷所扮演的华太师府上的“高级伴读书童”华安和宁王府的七府文状元兼参谋将军“对穿肠”对对子的那一幕一定印象深刻。
这里多说一句,那个“对穿肠”就是后来《食神》中的那位反派,两人也算是颇有渊源,从诗词对联一直争斗到了后厨烹饪。
当时的对联之中,对穿肠曾经出过一副“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子十分大胆下”的上联,这里面不仅包含了从一到十一共十个数字,而且还暗含华太师不学无术,误人子弟之意,可谓十分犀利。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面的“四书五经六艺”究竟都是什么含义大家是否知晓呢?且听红尘君来一一介绍,否则咱们也都成了对联中嘲讽的对象了。
这三个概念,其实都来自于儒家,而且出现的顺序不同,按时间早晚应该是五经六艺和四书。
五经
五经指的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五本经书,其实最早本应该是六本,分别是——诗,书,礼,易,乐,春秋。
其中诗指的是《诗经》,一共收集了诗歌305篇(后世简称诗三百),又分为了风,雅,颂三个部分,乃是后世诗词歌赋的鼻祖,孔子非常推崇,弟子之中只有学问悟性都很好的才允许研究。
书指的是《尚书》,记载了最早的古代事迹和历史文献,是史书中“表”“书”的鼻祖。
礼指的是《礼记》,成书于汉代,但记载的许多都是上古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大家都知道儒家是非常看重“礼仪”的,这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易指的是《易经》,相处为周文王被商纣囚禁于大牢中所作,这书叫“易”,但其实极难,包罗万象,被称为儒家群经之首,孔夫子最后的几年主要都在研究易经,可见难度之高。
乐指的是《乐经》,记载的是古代的乐章,但很可惜后来失传了,因此六经就变成了“五经”。
春秋就是《春秋》,本来是鲁国的断代编年史书,由于孔子重新修订过而名气大增,被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就连孔子门下文学水平最高的子游子夏等人都不能增改一字,乃是孔夫子的毕生心血——他自己也感叹后人了解他是因为这部书,怪罪他同样也是因为这本书。
六艺
六艺顾名思义,指的是“六门手艺”,但不过只限于贵族子弟,平民没有这个时间精力,更没有这个财力。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其中礼指的是*学,道德学和行为规范;乐指的是音乐,舞蹈,诗歌方面的学习;射指的是射箭;驭指的是驾车,因为那个时候士大夫出马都要乘车,战争中更是要靠战车,书就是读书写字书法,而数就是以数学为代表的自然学科的教育。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后世对于儒教子弟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酸腐文弱书生的定义是大错特错的,那只能说是明清文化压制和八股文禁锢思想之后的读书人的模样,孔夫子时期的士大夫可是文武双全,音乐精通,还懂一些数学天文等自然学科知识,这才是真正的人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玩得了乐器,算得了数学。
四书
四书的概念其实来自于南宋的儒家圣人朱熹——这也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儒家的经典理论重新整理并做注,然后列出四本最重要的称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这其实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但是朱熹觉得它非常重要,就把它单独抽出,而且还作为四书之首,我们后世的“大学”多少也借了几分意思。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这篇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其中主要诠释了孔子非常重视的“中庸其至矣乎!”的理论。
《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当时弟子们的言行,大家都非常熟悉,要论知名度和影响力肯定是儒家第一经典。
《孟子》,儒家亚圣孟子的理论,孟子把孔子的学说和理论进一步发扬光大,所以儒家思想在后世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红尘说
以上就是“四书五经六艺”的介绍,都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或者技能,因此对穿肠才用这个来攻击华太师,表示他对于儒家的经典一无所知,这个太师之位完全名不副实。
幸亏星爷聪明(其实是编剧聪明),马上对出了“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的下联,不仅成功化解对方攻击,还连消带打讽刺宁王贪赃枉法,无耻下流,实在是威力无比,让那位对穿肠吐血三升,真的穿了肠。
正因如此,民间才有“文人之笔能杀人”的老话,而且还是杀人不见血的那种,老祖宗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5:34
四书六艺都精通打一成语,谜底就是才艺双全。四书指的是才,六艺指的就是艺能。两方面都精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5:34
文武双全,十全十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5:35
十项全能
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