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2 15: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14:27
第49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日前举行了颁奖典礼。以赣州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的中国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从全世界91个国家的40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最佳外语片奖。以下是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是由著名演员孙海英主演的一部乡村教育故事片,优美的旋律,感人朴实的画面,随着故事的进展,影片很快就把我带进了江西那个美丽的小乡村之中。
乡村里的教师宋文化,在山区小学代课20年,艰苦的教学环境没有让他放弃教学,即便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他依旧“乐此不疲”地做着。可是,落后的教学环境,家长的质疑,让生源逐步流失,最后课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唐明明。
一位学生,一位老师,一个人的课堂,又会发生什么样子的故事呢?也促使我和观众一起,被电影深深地吸引。
这部影片和冯小刚导演,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相比,这部影片绝对是小制作。但是,这部小制作的影片,却反映了两个社会大问题:这也就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和乡村代课老师的问题。
当前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乡村里的留守儿童,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影片《一个人的课堂》,在导演李军林的描述中,也给我和其他的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唐明明自幼命运多舛,被亲生母亲抛弃,父亲又不慎从13楼摔下,面对着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年迈的奶奶无钱治病,父亲工资无从讨要,热爱学习的唐明明与老师宋文化之间,也在《一个人的课堂》中,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宋文华是一位乡村里的代课老师,代课老师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特定历史阶段一部分教师群体,无法享受与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劳动强度、福利等,却充满艰辛的默默的为教育事业而奉献。
影片里代课老师宋文华,受到了无数的奖励,但是当领导不让他代课的时候,他依然默默地选择了接受,而当新来的大学毕业生老师,无法承受乡村教书,辞去教师工作的时候。面对需要教育的孩子,宋文华又默默拿起来教鞭。
乡村里的代课老师宋文华,让我们肃然起敬。
感谢李军林导演和全体剧组的人员,为观众奉献了这么一部充满了乡村风情的优秀影片,听李导演讲:这个故事,很多也来源于他青少年时期的农村生活经历,为了真实地还原当下代课老师的生活,摄制组走遍了甘肃、山西、云南、江西等地选景,影片经过了四年的筹备,三个多月的拍摄,六个月的后期制作。
剧组在三百多名本土群众中,挑选了留守儿童、留守村民、留守老师等角色,他们原汁原味的出演,给剧情增添一份具有江西赣州地方特色的乡土味儿。
优美的旋律,感人质朴的画面,聆听乡村学校里,由著名影视演员孙海英敲起的叮叮当当上课铃声,我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童年的小村庄,还像孩子一样,伴随书声朗朗,跟随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走进了我心灵的故乡。
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2】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以江西赣州地区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着力刻画宋文化的敬业精神以及与留守儿童唐明明之间的师生之情。有人曾经说过:“生命就是他的追寻过程和创造过程,生命的意义并不在那个最终的结局上面而在生命的过程中,当生命把它所追寻所创造的全部内容都展现出来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实现了。”宋文化老师一直执着于讲台,哪怕只有一个学生都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当他把知识传递给明明,看着明明走进更好的学校时,他的生命价值便得以体现了。农村代课老师或许是落寞的,可是为了让住在大山里的孩子有书读,一切就变得有价值了。《一个人的课堂》题材充满着温情,虽然乡村教师和留守儿童他们本身的命运是有一些悲凉的,但是他们之间的故事却处处感动着我们。影片淡化了宋文化以及明明的悲苦,而多了一份温暖。
整部影片的镜头是充满诗意的,正如俄罗斯电影人德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所认为的,“诗”是一种对世界的了解,一种叙述现实的特殊方式,反映在电影中便是“一种生命的准确观察”。诗意是电影出彩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质朴的农村在镜头下是唯美、清新的,画面时时展现着诗歌一样的美感。无论是中国的诗歌还是国画都在追寻意境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中国美学委婉的表达。在《一个人的课堂》里导演力求实现自己唯美的审美风格。上天在某些方面一定是公平的。越是经济贫困的山村,或许它的景色却是出人意料得美。电影中并没有炫酷的特效镜头,但每一场画面都是精雕细琢,简洁而洗练的。镜头下的山村风光也是没得如出水芙蓉,天然雕琢。一个自然美丽的山村,雨中显得特别空灵,故事就是在这里缓缓展开的。青翠欲滴的山,整齐的菜畦,黛瓦白墙的房子,蜿蜒的路,一切朴素的镜头都充满浑然天成的灵气。这里的人们虽然不富裕却生活在一曲牧歌里。乡村田园,令人沉醉。绵延不断的绿色遍布大山,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学校从容不惊地座落在村子里。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这样写道:“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像是对天堂的回忆。天堂里的生活,不像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不是一种冒险。它是在已知事物当中的循环运动,它的单调孕育着快乐而不是愁颂。”确实无论是宋老师的坚守还是明明的阳光,都是在创造希望和价值。现实虽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未来必定是充满憧憬与希冀的。导演朴素地讲述这个故事,并没有刻意地博取观众的怜悯与同情,也没有轻易地给出走出困境的途径,影片结尾的时候,宋文化还是丢掉了老师的身份成为了大城市中的一个小民工,而明明在校门口不舍的眼神中也隐含了一些对未知的不安全感。他们的心中都有无奈和迷茫。但他们的心中是快乐的。
色彩会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渲染整部影片的氛围。在《一个人的课堂》中,导演对色彩的运用也是独具匠心的。绿色是整部影片的主色调。山村的颜色是绿色的,平和、宁静。宋文化所从事的职业也是充满着希望的,对于大部分山里的孩子来说读书确实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出路。做为一名老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这个职业影响了很多人的命运。正如大红色调的《红高粱》,以黄颜色为主色调的《黄土地》,绿色基调与《一个人的课堂》这部影片的主题也是相得益彰的。
对于一部节奏缓慢、故事情节比较单一的影片来说,演员的表演是非常显功力的。孙海英和王乃训在影片中的表演可圈可点。宋文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乡村代课教师的形象,多少年一直在简陋讲台上教书育人,用自己的大半辈子诠释了一名老师默默奉献、无私敬业的人生追求。影片中经常可以看到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村子与学校之间,菜园子、山间小路、雨中的学校都显得格外干净,那是大城市很难拥有的纯粹。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也是格外纯朴的。孙海英饰演的宋文化与王乃训饰演的唐明明之间有着深厚的师生之情。宋老师的课堂从四个学生变成了明明一个人的课堂,但他始终如往日般一丝不苟地给明明上课,这是一个老师的坚守。当他面临计算机考试的时候,他在纸上画出电脑界面,为了练习电脑甚至去了网吧,最后晕倒在考场上。观众看到了一个乡村代课教师的无奈处境,他是多么热爱讲台,多么怕失去老师这个称呼,多么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正式的老师,可是他还是会随时失去“老师”这个身份。在宋老师心中教书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所以无论课堂中有几个学生,他一直坚持起立、升旗、打铃这些传统的上课仪式。宋老师为了明明放弃了去大城市的机会,更放下了曾经被辞退的尊严。当明明因为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而无法去上学时,宋老师竟然背起了黑板,把教室搬进了明明的家里。他为明明所做的一切已经远远超越了老师这个职业的范畴。当镜头落在明明奶奶舒心的笑容上,这个笑容里带有的不仅仅是感激,更是对乡村教师这个职业无比的.崇敬。乡村老师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意味着什么在观众心中也有了沉甸甸的份量。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够传递一种文化,让观众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源远流长,而其所提倡的“忠义礼智信”影响颇深。宋老师对讲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便是对“忠义”最好的诠释。他无怨无悔地守在简陋的教室里,给村里的孩子带去知识是他最大的责任。他用大半辈子的时间默默地爱着他的学生和工作。宋老师每个月的工资并不多,但他并没有接受学生的高薪工作邀请,那种甘于清贫却始终坚守的精神是多少中国文人共同的品质。当然从影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宋老师与明明之间深厚感情的含蓄表达。在明明参加跑步比赛前,宋老师陪着明明一遍一遍地练习起跑与撞线的动作,一次又一次宋老师陪着明明一起跑向胜利。或许那条并不平坦的山路已不再是一条普通的山路,那是奔向未来的冲刺,是明明也是宋老师对人生的憧憬。许多关于生命和生存的哲学寓于其中,为影片增加了生命感和厚重感。
《一个人的课堂》对留白、长镜头等电影艺术手法的运用,让影片具有独特的美感。导演对空镜头的运用通常能够很好地实现留白这种艺术手法。空镜头常常能够给人们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让观众在画面中融入自己的故事。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一般,“空”恰恰却是一种饱满的叙述。空镜头的运用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美丽的乡村,同时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美丽的山村风光与困境下的人们形成了强烈反差。学校里布满青苔的空地,湿漉漉的空气,影片中似乎很多时候都在下雨,一开头故事便是从雨点声中开始的。雨好像是一种充满哀愁的东西,的确不管是乡村代课老师还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处境都是相对悲哀的。而极富东方美学的长镜头的运用让整个故事如同娓娓道来般流畅。
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这部影片在用光方面也是极其考究的。故事中有一段场景是宋老师背着黑板去明明家上课的时候,室内的光线是比较暗的。而躺在床上的明明奶奶脸上的光却是充足的,她的轮廓十分清晰,特写镜头下她的每一个表情都在呈现她内心细腻的变化。整个场景就像一幅油画。
《一个人的课堂》就像一首清新隽永的用镜头写下的一阕小诗,它的创作带有很强的社会现实记录。其对乡村代课教师以及留守儿童现象的探讨与关注中表现了创作者对理想、生命的思考。没有过多的戏剧冲突,只是慢慢道来的一个故事。一个教室里,两个角色,却是说尽了多少农村的现状与处境。人物故事虽然简单,透过平凡的故事呈现出生活中的真谛。电影作品最打动观众的地方往往不是多绚丽,多高深,而是真诚。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做作和煽情的痕迹,导演只是在很真诚地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朴实地表达故事的张力。或许很多观众的童年都有留守儿童留下的影子,导演说这部电影算是对他自己成长的回顾,其中很多元素和环节都是他过去生活的一些影子。观众看到这样的题材会感到特别亲切。做为一部公益电影或许它的社会意义是远远超越商业意义的,其筹拍的艰辛也是可以想象的,导演为了拍这部影片等待了十年。《一个人的课堂》关注现代人的真实状态,不仅纪实性地再现了乡村代课教师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更带着观众去探寻了他们精神层面的现状与需求,用以一种温情的方式去讲述他们内心的真实向往。显然这不是一部仅仅停留在视觉观感上的电影,而是会让观众思考的影片。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都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当我们静静地看着这个故事时,看到的也不会只是这个故事,而是对这些生活窘迫的群体关注。
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3】
看完了电影《一个人的天堂》,掩卷而思,觉得既沉重又欣慰。看影片中的案例,让人很心酸!国家还不够强大、人民还不够富裕、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欣慰的是我看到了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希望。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构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护工作机制,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使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整个农村教育问题中的一部分,农村教育则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掉队者。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制度设计的原因,在缓慢现代化过程中并不明显的城乡教育差异因现代化的加剧而急剧扩大。与此同时,以城市为取向的教育现代化则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鸿沟,农村教育的恶化无疑也使留守儿童教育的空间受到挤压。
留守儿童的外部起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缘于国家制度设计本身——以户籍制度为维系物的城乡结构;另一方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驱力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外部推动,共同影响中国农村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即从总体上裂变为“流动人口”和“留守人员”两个特征鲜明、相互难于切割的群体,“流动”的是有生力量,“留守”的是需要获得支持和帮助的脆弱对象,而“留守儿童”则是“留守人员”中最脆弱的一个群体。
农民家庭教育缺失不是因为“民工潮”才出现的,而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是“民工潮”放大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就留守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使其成为产生这一问题的内部因素。
从社会结构来看,教育被政治经济严重边缘化;从教育系统自身来看,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严重边缘化。农村的边缘化使农村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很无奈”;新课程改革的城市价值取向使农村教育职能充当“配角”;外来理论所主宰的新课程改革让农村教育“削足适履”;新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农村教育现实之间的差距让农村教育“消化不良”。
如果社会放任留守儿童,让其在裹胁洪流中自生自灭,这种后果及其代价终归将成为社会的沉重包袱,尤其是农村社会将加速下滑,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学校要建立教育管理机制
为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要建立“关键在校长,基础在班级、落实靠教师”的教育管理机制。要求各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信息登记,包括现有家庭成员状况、经济状况、父母外出去向的详细地址、电话等,以此为基础建立各校“留守儿童”的档案,一式两份,一份学校留存,另一份报送上级教育部门备案。
1.全程规划,明确工作重心。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应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确定教育目标,落实教育任务,并采取响应的措施,从制度、人员、经费上予以保障。一要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的导向工作,让全体教职工认清当前“留守儿童”教育的形势和面对的严峻挑战,把握问题的关键,统一认识,在教育工作中应做到自觉自率。二要建立调控与激励机制,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责、权、利统一起来,增强管理的实效性和透明度。
2.上下连动,落实工作职责。“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是关键,没有校长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领导,“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要么无额外人问津,要么只是个别老师或少数教师的自发行动,不可能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成为全员参与的自觉行动。学校应成立“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承担起”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责任制,各科教师要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从而形成由校长主管、班主任负责、全体教师共同落实的“留守儿童”教育机制。
3.定点、定人联系制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定人联系几名“留守儿童”。担任帮扶工作的教职工要全面细致地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思想表现、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学业情况等。学校还可以安排“留守儿童”与优秀学生结对子,让更多的热心人士来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
4.定期、不定期沟通制度。在对“留守儿童”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教育过程中,加强对所有管理主体之间的联系沟通,对于全面准确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尤为重要。与每个“留守儿童”开展定期与不定期谈心活动,每周不少于一次;建立与在外家长、代理监护人、社区联络员、班主任定期电话联络机制,从而不断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渗透爱心
1、重视亲情补偿,倾注款款真情
亲情是“留守儿童”的依托,是他们茁壮成长的不竭动力。我们倡导把“亲情补偿”活动作为开启留守学生情感的窗口,用真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气氛,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点滴温暖。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和外出家长每周约定时间联系一次,使父母与孩子交流中真情再现,心心相印。可开展模拟家庭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呵护下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学校团委、少先队可组织开展“温馨家庭系列活动”,如模拟家庭卡啦OK、模拟家庭情感交流茶话会等。通过系列活动,传递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款款真情,让他们沐浴在无言的感动和人性的光辉里,使亲情得以补偿,学习得以进步,情感得以升华。
2、开展体验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留守儿童”一般都比较自卑,为让“留守儿童”的情感多一个出口,更好地克服“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学校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把孩子们的情感倾向引向更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层面。少先队组织要积极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新形式,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特别是象征家庭团员的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要让“留守儿童”在节日中开展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活动。可以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开展“自强少年”评选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战胜一个困难,改掉一个缺点,学会一项本领,争取一点进步。还可以利用“六一”节表彰与“留守儿童”结对中的优秀典型,为这些队员颁发“手拉手”章和“自强章”。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树立“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让“留守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留守孩子”对父母外出务工更加理解,让“留守儿童”也能体验成长,享受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