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2 02:3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6:56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随鲍信加入曹操集团。跟随曹操攻打吕布,刘辟、黄邵等,屡建功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在宛城同张绣交战失利,暂时撤退到舞阴整编。平虏校尉于禁率本部兵马往舞阴后退的途中,了解到夏侯敦手下的青州兵正在乘机抢劫,立刻前去围剿,安抚乡民,溃散后的青州兵跑到曹操那里诬告于禁谋反,*自己人,曹操未明就里,一方面紧急应变,一方面探听于禁军的动向。 于禁在到达舞阴城的时候,张绣的追兵已很接近了。这时,有人告诉于禁,青州兵已经诬告他造反,应该赶快去主公处分辨是非。于禁却正色说:"现在敌军就在后面,随时会到,不马上防备,怎么抵抗敌人?何况曹公聪明,是非曲直,自会查明。"硬是在建立好防御阵营后,才去见曹操。 曹操问明原因后,非常高兴的说:"这次战役,我们输的相当惨,将军在一片混乱中却能够严整军纪,讨伐暴兵,还能在匆忙中整兵坚垒,有不可动之名节,即使古往今来的众多名将,也不一定能做到啊。"当场封于禁为益寿亭侯。 于禁作为大将的才能在此战中初次显露,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肯定,也奠定了他曹军大将的地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拉开序幕,三月,袁绍渡过黄河,进攻延津。防守延津的就是于禁的2000人,在袁绍过河后,又得到了乐进的3000人的支援。于禁判断延津绝对守不住,鉴于袁绍亲率主力前来,行动一定缓慢, 决定主动攻击。于是,在于禁的规划下,5000步骑以最快的速度,偷偷的绕过了袁绍的主力,,接连攻打延津北岸向西的袁绍军三十几座营区,展开火攻,斩杀并俘虏了数千袁军,擒获何茂、王摩等二十几员袁将,使袁绍还没有出师就遭到了不小的打击,袁军为了对付于禁的游击战,还*重新整编,影响了进军的速度。 于禁这次机智,果断,有效的出击,狠狠打击了袁军的士气,为后来的官渡会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曹营屈指可数的智将,他的名声也与日俱增。 于禁身经百战,参加了曹操的几乎所有战争,曹操每次出兵,于禁必为前锋;曹操每次退军,于禁必为后卫。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一起,都是曹操集团名镇天下的大将。 襄樊战役前,从曹操先派于禁而不是其他名将去支援曹仁来看,于禁的地位是相当的高的,显然在众将之上。 我看于禁的才能,在曹营几十员名将中,仅次于张辽,徐晃,张郃而已,与曹仁并列。 这样一位智将,居然被人视为庸才,实在是荒谬!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6:57
于禁,字文则,五良将之一,泰山郡钜平县(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于禁初投鲍信后在兖州投曹操,并经王朗荐为军司马,后升任陷阵都尉。在讨伐袁绍期间先后担任裨将军、偏将军,在夺取朱灵兵权之后升任左将军。 于禁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投降关羽,随后被东吴俘获并送回魏国。在后来出使东吴之前,于禁去高陵拜谒曹操墓时看见他投降的壁画,于是因惭愧生病而死。卒后谥号厉侯。 于禁,字文则,泰山郡钜平县(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于禁初投鲍信后在兖州投曹操,并经王朗荐为军司马,后升任陷阵都尉。在讨伐袁绍期间先后担任裨将军、偏将军,在夺取朱灵兵权之后升任左将军。 于禁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投降关羽,随后被东吴俘获并送回魏国。在后来出使东吴之前,于禁去高陵拜谒曹操墓时看见他投降的壁画,于是因惭愧生病而死。卒后谥号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