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怎样劝述齐威王放弃称霸之事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1 02:2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3:52
你好!仅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足以概括孟子之劝诫。齐威王在位的时候,正值齐国强大不已之时。都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处于安乐享受的环境中久了,就忘记了当初打天下时的艰难。久而久之,国家就渐渐的开始变得国将不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5:10
明确:孟子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活动,从而逐步启发对方的认识,这就形成了本文组织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6:45
孟子对齐威王说,小威啊,你现在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社团老大,不要在想那些不切实际的地位了,现在是什么时候啊,严打啊,风大雨大条子多哦,要记到,*打出头鸟哦,齐威王听后说到,都说姜还是老的辣,今天一看,果不其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就这样,一场江湖腥风血雨消失了
孟子是怎样劝述齐威王放弃称霸之事的?
你好!仅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足以概括孟子之劝诫。齐威王在位的时候,正值齐国强大不已之时。都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处于安乐享受的环境中久了,就忘记了当初打天下时的艰难。久而久之,国家就渐渐的开始变得国将不国了!
孟子在劝说齐王时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见齐宣王的?
1.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2.孟子大约在45岁之前率领弟子出游各国。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年间。当时匡章背着“不孝”的坏名声,孟子却“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到了齐国,孟子宣扬他的“仁政无敌”主...
为什么推行仁政的孟子会鼓动齐宣王去侵略弱小的燕国?
不是,孟子之所以这么的做是因为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齐威王在位的时候,经过齐将孙膑的策划,与魏国发生了马陵之战,将魏国拉下霸主的神坛,齐国也因此登上霸主的位置,成为当时战国中最强的国家,当时齐威王所发动的战争基本上都是正义的,齐威王不好战,但是能作战,当时的齐军也是整齐有素,在战国军队...
《孟子梁惠王上》全文翻译是什么?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宣王问:“道德怎么样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呢?” 孟子说:“一切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去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了。” 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
春秋五霸的故事
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宣王问:“道德怎麽样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呢?”孟子说:“一切为了让老百姓...
《孟子》(二)--齐宣王
齐威王一心争霸中原,对孟子这样反对兼并战争、主张实行仁政的儒者不感兴趣,所以孟子没有受到任用。而到了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的时候,孟子再次来到齐国,齐宣王也对孟子敬若上宾,礼遇有加,因此在《孟子》中有着不少的对话记录。而上文的《齐桓晋文之事》就是比较经典的一次对话...
《孟子》梁惠王:保民而王
其实他最关心的事情还是如何称霸天下。因为齐桓公与晋文公都是靠着“霸道”在春秋时期称霸天下的。不过,齐宣王没有料到,孟子素来反对“霸道”,因此当孟子听到这个问题之后,首先拒绝给齐宣王讲“霸道”而选择给他讲“王道”,也就是不靠武力取胜,而是靠道德来教化,靠仁政来统一天下,让天下归服。 这一段“君子...
孟子见齐宣王
其中曾分别在齐威王、齐宣王时两次来到齐国,先后停留八年之久。而在宋国、魏国分别只有两年,在滕国也不过三四年。孟子既然在齐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他与告子在此相遇的可能性也最大。 另外,更重要的,齐国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中心,是学者云集的重要场所。由于齐国采取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许多著名学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