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篇大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3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0:35
参加为期一周的“同济大学建邺区领导干部*”的学习,由上海的老师授课,深受启发。其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盛璜教授的“人环相扶、环保人健”的理论,无论是观点还是研究方法,都使我有耳目一新之感。刘教授集多年研究之大成,认为认识世界的路径应该是“多元化”的理论;他糅合建筑科学规律和古代风水学的精华,提出新的科学的“风水歌”:“天地人和事竟成,三才、六道定乾坤;阴阳平衡通事理,刚柔和谐万物生;五行生克自然成,调节适度在人生;立言修身仁为本,待人接物义为根;人环相扶共生荣,环保人健福无穷。”(三才:即天、地、人;六道:即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仁义。环,即环境,可分为七个方面:自然、人工、生物、社会、信息、空间、时间七种环境。)用和谐社会理论来看,这首歌倡导的是典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适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是人环相扶的“扶”字使我印象特别深刻。扶,一般地讲,有两种意思。一是支持;支援。二是帮助;搀扶。在此可以理解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动和合作的内涵,是相互扶,而不是我扶你,你不扶我。由此,我们相信人环相扶,就可以理解为人因环生、环为人爱,相生相伴、相得益彰,谁也离不开谁。于是我想到,用这样的理念来解释和谐社会建设,那么官与民的关系就必须关注一个“扶”字。
一、官扶民,政通人和
自古以来,官出自民,官与民的关系可以解释为鱼和水的关系。官既出自于民,那么官就要代表人民,为人民说话。因此,官任何时候都要支持人民的立场,为人民服务。由于官有一定权力,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就要扶助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永保江山社稷长存。官扶民,首先出发点要正确。就是要代表人民利益,权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用。这样出台的*,才有可能合民心、顺*。其次,具体的官要扶具体的民。人民是一个广义概念,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都要为其接触的居民群众服务,不能因为*是好的,就能对每个老百姓都是洪福齐天。好的*需要好的执行,一方面要出自公心,严格执行*,体现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设身处地帮扶、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有时二者会有矛盾,因为*往往难以穷尽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所有现象问题,如简单教条地执行,则可能会损害具体人的利益,这说明我们没执行好*,执行力不行;具体人利益损害的多了,就会损害整体人的利益,那么就谈不上执行力的好坏了,老百姓就会怀疑是整个*不好了,就不会相信官是为民的了。好*与执行好*,就会起到政通人和的效果。反之民怨会逐步累积,最终会动摇执政根基。
二、民扶官,和而不同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同”只是简单的同一。和而不同的过程,目的是和,不同是促和;同而不和的过程,目的是苟同,不和是必然。当今,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切都要以人民的满意度为标准,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这个过程是发扬民主的过程,是接受监督的过程,也就是民扶官的过程。首先,在发扬民主过程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倾听群众的反映和意见,真正把*的制定过程,变为征求*、集中民智的过程,因为,对*感同身受的是广大民众,而不是*。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是好事,这是民众扶*的“智”,集思才能广益。其次,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敢于接受监督。不接受监督的执行必然带来权力的滥用甚至导致*。一项*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有可能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及时倾听反馈意见,以便逐步修改完善实体;接受监督,逐步完善执行程序。这是民众扶*的“为”。智和为都做好了,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呢?
三、民扶民,和谐之根
官扶民、民扶官是互动的过程,而民扶民则是联动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自觉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去。首先,民扶民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此次汶川大地震就可以看出,海内外华夏儿女自发捐款的有近千亿元,自发参与抗震求灾的有近20万志愿者,这是多么大的力量啊!地震无情人有情,地震是灾难,但通过灾难救援,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扶弱济困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其次,民扶民也是居民自治的过程。无论是人治还是法治,在基层乡村和社区中最优化的是居民自治。在现代社会中,人治已不可取。现代社会讲的是法治。法治要通过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但法治也不是万能的,在法治以外的空间里还有很多属于德治的范畴.因此,在基层社区一味地强调法治也是行不通的,因为老百姓经常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这些有时候是和法律相统一的,有时候则不相统一甚至是违背的。那么通过自治,可以科学整合法治和德治的内容,形成一套在法律、*规范下的适合当地民俗的自治体系,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广泛地调动广大居民的参与各项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激发居民群众改善自身生活、创造和谐的热情。同时,也可以促进*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地消除单纯的*生硬的执行所带来的一些后遗症和附作用,理顺一部份居民群众怨忿情绪,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总之,官扶民、民扶官、民扶民都是好的,三者相扶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态平衡。但是,千万不能官官相扶,否则会形成相互交易自我服务的体系,这样就会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生态平衡,导致矛盾问题累积成堆而又难以解决,使整个社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最后,还是引用刘教授的话:顺民心,应天时,就地利,干实事吧!
参考资料:http://www.njdj.gov.cn/jydj/jydj/wenzhang.jsp?article_id=7653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0:35
大一心得体会
随着2017高考落下序幕我的第一年大学生活也告一段落,第一年从亚历山大的高三满怀憧憬与希冀走向大学这个象牙塔,满怀欣喜。大学相比高中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地方,有风景如画的校园,繁华的学生街,无论是在校园幽静长廊静读,还是篮球场上挥汗如雨,都能感受到大学的那一份轻松与自由,你可以在古朴的图书馆阅读书籍,你也可以在走出校门体会社会上的种种。大学可以说真的是一个很精彩的地方。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是还是有颇多体会心得。如下简单叙述
新生入学军训被分配到了1620942班,工程造价这个专业在我们学校算比较新兴的专业所在班级人数不多共30人男女比例刚好1比1 。进大学第一件事情当然是熟悉同学,大学里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外地五湖四海的同学,近的广东广西,远的内蒙新疆,和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相处更需要增添自身的亲和力,适当的热情来消除彼此的距离感,相比起来北方的会更开朗好相处,性格更豪爽。慢慢熟悉大学之后,开始逐渐丰富我的生活,首先加入了学生会,在大学里没有班主任也没有段长只有一个辅导员,辅导员只是作为一个指导,指导你刚入学的一些流程和平时请假事宜。那么平时的一些学生活动,比赛就基本由学生会负责,学生会算是一个展现能力的舞台,领导力,号召力,管理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展示。我加入的是外联部,负责校内比赛的赞助招商,这是大学里与社会接轨最紧密、真正需要能力口才和胆量的的一个部门。校内举办活动比如需要奖励资金或者购买比赛物资,这是候外联部安排人员外出和形形色色的商家进行沟通,我们以帮他宣传扩大校园品牌影响力来换取他的赞助金,这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不仅要敢踏进店门,更要敢说、会说。怎么把这件事情详细的说给商家听,又怎么让他相信你放心的把钱给学校赞助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从一开始踏入店门就会紧张,语无伦次,到现在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比较冷静的对待这些还是有挺多改变的。也给部门带来了1700的赞助资金,虽然外出跑商家一次次被拒绝被冷眼,也自己一分工资也没有但是在这当中确实学习和见识了很多。很我们*经常提的三个字:’执行力’,这句话改变了很多部门里人做事情的效率和质量,受用终身。外联的这一年可以说是学习到最多的地方了,真正接触了很多优秀,很多有特长的人,我组织过活动,上台演讲,参加过部门比赛,人脉和自身能力在外联还是有极大地提高。
在大学的第一年里,学习方面该学的也有学到计算机二级,c语言这两本证是已经到手了,大学的课程比起高中来说相较于轻松,大学里的学习主要是靠自觉,除了掌握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还要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其他相关的书,查找资料,在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地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关于大学上课还有就是如何表现自己,比如说老师会问问题,你可以举手回答问题,一般我不会举手回答问题,但比较会抓住一些机会来锻炼,比如说不少课程老师都会要求学生组成小组,然后做一个大作业,并且会抽出时间让你上台用ppt做介绍。我作为组长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并上台演讲,这样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胆量和在台上的台风就会给老师同学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纵观第一整年,第一年学到的到的更多是处理一些问题和事件的能力,与人交流相处沟通的方式,灵活的与人打交道,自学能力,也体会到了社会百态,赚钱的不易,我进入大学目标还是较为明确的,就是考取公务员,而准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大多是从大二开始,所以大一我在体会大学生活的比重比学习的更大一些,但是常规的课堂知识也没有落下,大学确实是很精彩很自由的地方,但是也容易让人堕落,我在学习上兴趣没有像在参加活动或者外面兼职的高,所以大二计划慢慢的培养学习能力,把工作重心放到学习上,大学该体验完的生活大一我都有所体验,未来的三年主要还是为以后打算,我的大一的生活不算完美,但也充实。在即将到来新的大二学年,整装待发,学习为重。
——20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