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露地相比,大棚生姜栽培技术有何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31 11: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5:45
生姜保护地栽培与常规露地栽培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但保护地栽培又有其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于充分利用大棚、提高产量和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表5-19 生长期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第一,提早播种。生姜的生长期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生长期越长,产量越高(表5-19)。因此,保护地提早播种是获得生姜高产的关键。根据不同保护类型的性能及生态效应和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华北地区生姜的播种期:地膜覆盖栽培可在4月上中旬;大棚覆盖栽培在3月下旬;地膜覆盖加盖大棚栽培可在3月中旬,日光温室栽培可于2月下旬。
第二,加温催芽。生姜提早播种必然要提早催芽,且催芽时间比播期提早25天左右,因而催芽期温度尚低,难于保证幼芽在适期萌发,故而应采用加温方法催芽。生姜加温催芽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火炕催芽法、电热温床催芽法、电热毯催芽法。
火炕催芽要求催芽前建造火炕。选背风向阳处(最好紧靠东西墙南侧),先砌长2~3米、宽1.5米、高0.4~0.5米左右的池子,池内用土坯建成“迷宫”型火道,池的南侧开留宽30厘米、高40厘米左右的烧火口,池顶用土坯墁好,在池的四角各建一个高出池顶1.5米、内径10厘米左右、并与火道相通的烟囱,烟囱之间砌高1米左右的墙,点火后若四角烟囱出烟量相近,则说明建造良好,若有不出烟的烟囱,应找出原因,并加以改建。姜种上炕前的处理与露地栽培相同。在排姜种前先在炕中间竖2~3个草把子,以利散热散湿及测温。炕底铺一层15厘米厚的麦穰,其上放姜25厘米左右,隔层麦穰后再放姜,共放三层。顶部盖10厘米左右麦穰后,用泥封严。此后每天早晚在烧火口点火,但不能用大火,以暗火最佳。其间保持姜池内温度25~30℃,待姜芽萌动时,保持温度22~25℃,姜芽达1厘米左右时即可播种。
生姜也可采用回龙火炕、电热温床及电热毯催芽。其温度管理与迷宫火炕相同。但利用电热温床及电热毯催芽时,姜种排放高度在50厘米以内为佳,中间不需隔麦穰。
第三,重施基肥。保护地栽培生姜生长期长,单株生长量大,对肥料的吸收量多,再加覆盖栽培施肥不便。因此,应加大基肥施用量。一般每667米2施充分腐熟鸡粪3~4米3,深翻后开沟起垄,在沟底施入100千克饼肥、1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尿素、25千克硫酸钾,或100千克复合肥,为防止地下害虫,可一并施入2~3千克辛硫磷颗粒剂。
第四,宽垄稀播。为充分发挥保护地生姜生长期长的优势,以发展单株,扩大群体,进而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商品品质,保护地栽培生姜的密度应小于露地栽培。据笔者多年试验及群众生产经验,种植大姜以行距60厘米、株距18~20厘米,667米2栽植5500~6000株为宜;种植小姜以行距55厘米、株距18厘米,667米2栽植6500株左右为宜。
第五,除草覆盖。生姜保护栽培,尤其地膜覆盖栽培,田间杂草发生时,难于除草。因此,保护栽培生姜均应在播种后盖膜前严格施用除草剂,除草剂的施用种类及方法可参考露地栽培有关内容。但必经注意,因保护地栽培播期早,温度低,故而除草剂的用量应适当加大,喷洒除草剂时应仔细,不留死角。喷施除草剂后,先盖地膜。为提高地膜效应,可选用宽幅地膜,一次覆盖2~4沟,勿需割开,两边压实,中间隔一定距离压一小堆土。大棚栽培者,最好在生姜整地后播种前,提早5~7天盖棚,以利地温提高;若不能提早盖棚,则应在盖地膜后及时盖棚。
第六,水肥管理。生姜保护地栽培,地面的水分蒸发量降低,故而浇水次数较露地减少。一般出苗前为防止地温降低,不得浇水;出苗后浇一次透水,之后始终保持地面湿润。待7月中旬撤除地膜及棚膜后,管理与露地相同。
生姜保护栽培因生长期延长,姜苗提早生长,故而追肥也应适当较露地提早,一般提苗肥可在6月上旬结合浇水,顺水冲施少量氮肥(每667米210千克尿素),至7月初再冲施同量尿素。大追肥也应比露地栽培提早进行,一般在7月下旬撤除地膜,先划锄松土,晾晒2~3天后,开沟施肥,追肥量与露地相同,之后的管理也可参考露地栽培进行。
第七,延迟收获。生姜大棚栽培者,可在10月上旬扣膜,进行延迟生产。扣棚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18℃,由于10月份后气温渐低,又进行了棚膜覆盖,一般植株蒸腾和地面蒸发量较小,适当控制浇水。也不适宜再进行追肥。大棚覆盖生姜一般延迟至11月上旬前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