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30 08:4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25
冒落带、导水裂隙带随煤层开采,具有从发生、发育(上升)、最大高度、回降、稳定的发育过程,导水裂隙带最终形态必须是在工作面开采范围达到一定程度,推过相应位置一定时间(或距离),覆岩破坏移动随冒落矸石离层、裂隙压实面形成。冒落带、裂隙带的最大高度,依据覆岩破坏范围的最终形态来确定。理论上,以导水裂隙带最高点与开采上界(上风道)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作为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简称导高,如图3.1。走向方向上,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发生在切眼与停采位置上方;倾斜方向上发生于开采上边界上方。实际钻孔注水观测中,以钻孔漏失量突然增大时的高度对应导水裂隙带,并无统一、严格的定量*。实际观测及相似模拟的研究表明,冒落带、裂隙带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3.1 煤层覆岩冒落带、导水裂隙带的分布形态及最大高度(据北京开采所,1981)
a—水平及缓倾斜煤层;b—中倾斜煤层;c—急倾斜煤层1—导水裂隙带;2—冒落带;H1—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H2—冒落带最大高度
Fig.3.1 Caving zone and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layout incoal seam covering rock beds(After Beijing Mining Institute,1981)
a—horizontal or gently inclined coal seam;b—medium inclined coal seam;c—deeply inclined coal seam 1—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2—caving zone;H1—maximum height of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H2—maximum height of caving zone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25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是水下采煤工作之重点,目前并没有一个完全可以参考资料:http://www.baidu.com/s?wd=%B5%BC%CB%AE%C1%D1%CF%B6%B4%F8%B8%DF%B6%C8&tn=ttskype_cb&bar=11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25
在井下应用微地震(MS)技术监测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方法.通过与其它方法的对比,认为用微地震(MS)监测技术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可靠的.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确定开采上限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等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