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1:13
纵观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可以看出,奠定其整个理论基础的是有效市场假说。然而,有效市场假说在受到普遍赞同的同时,也一直面临着各种挑战,根本原因在于有效市场假说也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的,而这些假设条件所具有的局限性决定了其脆弱性:首先,有效市场假说的假设前提是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信息可免费获得以及无摩擦的市场。其次,Fama是在理性预期基础上给出有效性定义的,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是理性的。后来,随着有效市场理论的改进,在理性人的假定上出现了三个逐渐放松的假设:
(1)投资者一般是理性的,能对证券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
(2)在某种程度上有些投资者并非理性,但由于他们之间的证券交易是随机进行的,其非理性会相互抵消,所以证券价格并不会受到影响;
(3)某些情况下,非理性投资者会犯同样的错误,但他们在市场中会遇到理性的套利者,套利者会消除他们对价格的影响。
根据上述假定,资产今天的价格变化只能由今天新信息的到来所引起,从而今天的收益与昨天的收益将是相互独立的,它们遵循随机游走。当这些相互独立的观测数趋向于无穷时,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其概率分布就是正态的。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所隐含的独立性假设,它为统计技术应用于资本市场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成为支持对数正态分布收益率假定的理论依据。
根据Fama(1970)对市场有效性的定义, 由于信息能够被迅速反映于价格中,因此基于某种信息的交易是不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实证研究发现了有悖于这种有效性的各种市场“异象” (anomalies)。Ball与Brown(1968)发现了与盈余公告有关的价格漂移现象;Basu(1977)发现以市盈率可以预测股票收益;Banz(1981)的研究发现小公司效应的存在,即通过投资于小公司股票可以使投资者获取长期收益的一种现象。除此之外,还普遍存在着一月效应、周末效益和日内模式等令人困惑的市场“异象”。这些“异象” 成为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有力挑战,它们是有效市场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对一种理论的质疑通常从其假设前提出发。有效市场理论假定市场是无摩擦的,投资者之间信息是完全对称的,这些假设以及由此所隐含的独立性或高斯分布假设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受到质疑。实证结果与理论的背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普遍存在的各种市场“异象” 不断引发人们多角度地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