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饮食对日本料理的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9: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17:14
唐朝时期,全方面的发展,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从而吸引无数人来到这个繁荣的国度。盛世下的都城:长安,拥有上百万人口,可见它的繁荣。在唐朝的繁荣下,是全方面的发展。其中在饮食文化上,唐朝也有独特的魅力。唐朝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国家,因此,有的饮食文化,融合了众多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在唐朝国力的强盛下,他们纷纷派出遣唐使,来学习唐朝的文化。
而在这些遣唐使中,日本是派出最多的,可以说,日本学习唐朝的文化是全方位的。在饮食方面,日本也一样学习与继承唐朝的。唐朝的饮食文化,带有不少的胡风,这个和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有关,毕竟唐朝时期,有不少的将领都是胡人。唐朝的饮食文化特点分为:胡化、养生化、宗教化、艺术化等,和唐朝的国情息息相关。在这些文化中,日本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唐朝文化的?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一:日本与唐朝的交流
从日本来的遣唐使,人数是最多的,日本一共派出了19次遣唐使。这些日本人来到唐朝之后,学习唐朝各个领域的知识。唐朝时,日本也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急需大量的知识丰富社会。而在这些交流上,出现过许多有名的人物,如日本的:阿倍仲嘛吕和吉备真备。唐朝这边有鉴真大师东渡,给两国的交流做出贡献。别看鉴真是僧人,但他带去唐朝的文化,同样影响日本,促进日本的佛学、医学、建筑等各方面的发展。
而鉴真东渡,历尽千辛万苦,到第六次才成功登陆日本的领土。在这些来来往往的交流中,是唐朝对日本的彻底影响,日本也大量吸收唐朝的文化,加速日本社会的转型。在这些交流中,唐朝的饮食文化,催生了日本的饮食快速发展。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在主粮、喝茶、甜品、菜色等各方面,均有唐朝饮食文化的影子。
二:唐朝对日本饮食的影响
起初,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佛学方面,因此,佛教的饮食文化也随着佛学传入日本。佛教中,对贪、嗔、痴、淫、戒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约束。其中在饮食方面,以斋饭为主。佛教在日本,是影响比较大的宗教,许多人都信仰,因此,吃斋饭是比较常见的。而在唐朝中,面食是比较常见的,面食也随着交流传到日本。当时中国的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面食特别发达。
而佛教僧人,均于不吃荤腥,以素食为主,面食也成了代替品。因此,佛教对面食也是颇有研究,并形成一定的文化规律。在唐朝的面食中,拥有各种花样和款式,它们成为宫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如“胡饼”、“毕罗”、“捻头”。这样的面食不仅宫中有,民间也普遍存在,只是皇宫的更加精美。在唐朝中,是比较重视佛教的,佛教的饮食,也会得到唐朝宫廷的重视。而鉴真大师,是有名的僧人,肯定常吃宫中的面食,当他东渡日本后,自然也会带去大唐的面食,改变日本的饮食结构。
在众多僧人的带动下,日本的面食出现新的局面,在以前,日本记录面食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唐朝以前,日本的饮食非常的落后。根据《三国志·魏书·东夷传附倭传》的记载:“倭人无良田,食海物…活食饮用笾豆,手食”。从这里我们看到,那时候,日本还在吃着海里的生物,而且用手,没有筷子和刀叉之类的器具。直到唐朝彻底改变日本的饮食习惯,而面食只是其中之一。
三: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
自从开始学习唐朝的文化后,日本也开始了进步。早期的日本食物结构为稻米、鱼类、蔬果等,都是粗简的食物结构。没有唐朝的烹饪、制糖、煎炒、饮茶等许多工艺或习惯,也无法制造出鲜美的食物。这也是在唐朝时期,日本在公元646年,出现了大化改新的重要转折点,日本也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没有各种配料和制糖品,一直是日本饮食习惯的短板,而唐朝在这方面完全弥补了日本的短板。
从佛教的面食到民众的喜欢菜式,从粗吃但精吃,再到吃出文化,见证日本饮食的改变。在日本的食物中,豆腐是不可缺少的,而这个豆腐就是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的,豆腐也因僧人的喜爱,广受民众的欢迎。同时传入日本的还有医学,医学也促进了日本的饮食,主要体现在药膳这方面。早期的日本,是没有药膳之类的食物,中医的到来,改变了日本人对药材的看法。
在医学传入的时候,食疗药方也来到日本,在一些医书上,记载着中药的疗效,比如:大枣、杏仁、八角、花椒等许多中药,它们是可以食用的补药或是调料品。可见,中药不仅可以医治病人,有的还能食用,这对日本人来说,简直不可相信。除了中医,还有菜种和糖传入日本,丰富了日本的食物。以甜品来看,制糖技术传入日本后,日本出现了糖果和甜品食物,让人们在吃的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
四:视茶如命的日本人
日本人喜欢喝茶,是出了名的,也衍生了茶道文化。在日本上层,喝茶是必须的,和中国的类似,而茶叶、茶韵、茶道,是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的。唐朝当时对茶叶的种植,已经是非常成熟和广泛,作为宫中的贡茶,更是以名贵而著称。而唐朝的陆羽,他著作的《茶经》,更是影响至深,日本人更是奉为喝茶必备的经书。在喝茶的文化中,一开始日本人视为贵族的象征,后来普遍全社会。
别说古代,哪怕是现代,日本依然盛行喝茶,特别是上层。随着深入发展,唐朝的茶俗、茶礼、茶会等,都相继传入日本,日本也继承下来。因此,日本的茶文化是离不开唐朝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唐朝以后,日本的茶道也出现变化,日本人提出茶道的四种境界,深刻影响日本,它们分别为:和、敬、清、寂。既清静,空灵,古朴,气韵,最终达到心灵舒畅。
在日本的茶道上,曾经举办过多次大会,如丰臣秀吉举办的“北野大茶会”,如今的“东京大茶会”。在这些文化上,都离不开早期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喝茶也改变了日本的饮食结构,助推日本的饮食文化向前发展。对于中国的茶叶,那是世界闻名的。即使后来日本的茶文化以中国的分道扬镳,但日本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茶叶,不只是日本,全世界都喜爱中国的茶叶,而茶叶、丝绸、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商品。
五:日本人对器皿的执著追求
在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时,日本人对饮食的餐具也发生变化,从简陋到精致,是日本人的喜爱。因对食物的摆放追求,对一些器皿有特别需求。唐朝的各种器皿也传到日本,改变日本对这些器皿的使用,精致的瓷器,让日本人惊叹和喜爱。日本的饮食讲究的是:色、形、意。这里就要讲究器皿的特殊使用。其中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让日本人爱不释手,用来搭配食物,更能显示境意。
管是食物的器皿,还是喝茶的茶具,日本人都在一直追寻着,使用各种精致的器皿,也是日本对饮食文化的追求。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器皿,把食物衬托的更加鲜艳。而皇家的器皿更是权力和富贵的象征,这种情况也影响到日本。唐朝的三彩技术传入日本后,使得日本的瓷器得到发展,烧制出许多陶瓷,和中国的比,还相差甚远。但在形状上,日本的器皿更加丰富,出现了叶片状、瓦块状、莲座状、四方状、长方形、棱形、八角形、舟船状等,有对称的,也有不对称的,这都是日本在器皿上的追求。
从一个奴隶社会,刚进入封建社会,日本整个国家都发生改变,需要填补落后的局面,而在民以食为天的情况下,日本在饮食上也会有追求,从早期的简陋饮食,到全面丰富的状态,是日本对唐朝文化,努力吸收的结果。不仅如此,日本在唐朝的饮食文化上,也做了改进,制造出许多不同于唐朝的食品。而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朝代,深刻的影响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方。
来唐朝学习或者贸易的国家,都是对唐朝的崇拜和吸引。在中国先进的文化下,也形成了汉文化圈,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都吸收过中国先进的文化。而日本是吸收最成功,最全面的国家,上到高层制度,下到黎民百姓的饮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均来自唐朝的文化,这个得感谢那些遣唐使,以及鉴真大师的东渡,他们给日本带去了许多文化,也间接促进了日本社会转型的成功。
一个国家想要从奴隶社会转型到封建社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而日本大化改新后,进入封建社会,需要新的文化来做支撑,日本没有先进的文化,只能吸收更加先进的中国文化,不管是哪个方面,都是对日本有用的。而饮食文化的吸收,只是日本吸收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改变了日本的饮食结构,也促进了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17:15
搜狐网
晴 / 24°
广告
中国饮食文化对日本料理的影响
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
2019-07-29
订阅
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我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也很大,这种情况大概始于秦代。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这么多的中国居民来到朝鲜,自然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朝鲜。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更大的国家是日本。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如干薄饼、干蒸饼、胡饼等糕点,还有制造这些糕点的工具和技术。日本人称这些中国点心为果子,并依样仿造。当时在日本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唐果子就有20多种。
鉴真东渡还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国的影响。唐代时,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的全套岁时食俗带回了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三月上巳摆曲水宴,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等等。其中,端午节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后,日本人又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作了一些改进,并发展出若干品种,如道喜粽、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唐代时,日本还从中国传入了面条、馒头、饺子、馄饨和制酱法等等。
中国菜对日本菜的影响很大。17世纪中叶,清代中国僧人黄檗宗将素食菜肴带到日本,被日本人称之为“普茶料理”。后来又有一种中国民间的荤素菜肴传到日本,称为“卓袱料理”。“卓袱料理”对日本的餐饮业影响很大,它的代表菜如“胡麻豆腐”、“松肉汤”等,至今还列在日本一些餐馆的菜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