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06 08:4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2:44
王蒙老师说,陈染的作品似乎是我们的文学中的一个变数,它们使我始而惊奇,继而愉悦,再后半信半疑,半是击节,半是陌生,半是赞赏,半是迷惑,乃嗟然叹曰: 陈染,你是谁?我怎么不认识你?我怎么爱读你的作品而又说不出个一二三来?雄辩的,常有理的王某,在你的小说面前,被打发到哪里去了? 单是她的小说的题目就够让人琢磨一阵子的。《潜性逸事》,《站在无人的风口》,《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与假想心爱者在禁中守望》,《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秃头女走不出来的九月》,《凡墙都是门》。这一批题名使你悸然心动:她的笔下显然有另一个世界,然而不是在中国大行其时的“魔幻现实主义”,不是“寻根”,也不是“后现代”或者“新”什么什么。因为她的作品,那是“潜性”的,是要靠“另一只耳朵”来谛听的“敲击”,是“巫”与“梦”的领地,是“走不出来”的时间段,是亦墙亦门的无墙无门的吊诡。而多年来,我们已经没有那另一只耳朵,没有梦,逃避巫,只知道墙就是墙,门就是门,再说,显性的麻烦已经够我们受的了,又哪儿来的潜性的触觉?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2:45
在阅读陈染的作品的时候,还有一种奇妙的体验,对疾病,对疼痛,对死亡的认知,陈染有她独特的体验。因为陈染的自小多病体弱,她对生病有种奇怪的人认识,陈染说:生病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命的一种体验。于是,她对病的体验也反映在了她的作品中,各种疼痛,各种疼痛带来的幻象。也许正是作家多病的缘故,作品中仿佛也带着些药材的味道,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生命的最终归于死亡。陈染引用里尔克的一句名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2:45
陈染是一个个案。而在“女性写作”多少成了一种时尚、一种可供选择与指认的文化角色的今天,她仍然是一个个案。她始终只是某一个人,经由她个人的心路与身路,经由她绵长而纤柔的作品系列走向我们又远离我们。以一种并不激烈但执拗的拒绝的姿态,陈染固守着她的“城堡”,一处空荡、迷乱、梦魇萦绕、回声碰撞的城堡,一幢富足且荒芜、密闭且开敞的玻璃屋。那与其说是一处精神家园,不如说是一处对社会无从认同、无从加入的孤岛。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2:46
开始阅读陈染,距今已经有七年了,《与往事干杯》《归,来路》《一个人在路上》《孤独旅程》,很多短小的篇目,都蕴藏着无穷的力量,让人读来有一种知音式的畅快。时隔七年,这些文字仍如醇酒一般,默默散发着它不变的魅力。我觉得,她们是一种让人终生都舒服的作品——虽然阅读的时候不免会感觉心痛!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2:47
在陈染文集的序中,王蒙先生是这样描述陈染作品的:陈染的作品似乎是王蒙的文学中的一个变数,它们使我始而惊奇,继而愉悦,再后半信半疑,半是击节,半是陌生,半是赞赏,半是迷惑。从王蒙先生对陈染的评价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陈染的作品,是脱离了某些文学的框架的,以至于像王蒙这样的作家对她的作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