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5:3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8:20
质量文化
作为一个解释当代质量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质量文化”的涵义是指“以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为基础,以特定的民族文化为背景,群体或民族在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
质量文化概念天然地体现着二十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特征,它继承了当代质量实践活动的主流价值观念——TQM思想的绝大多数精髓,并突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的企业文化的界限。
可以认为,质量文化是当代文化学研究的最新课题,也是国家或地区借助于文化力量振兴其经济竞争力的强大武器。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质量文化思想还处在初创阶段,存在着将质量文化概念与企业文化概念混同的现象。
质量文化建设如下:
首先,厚植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质量文化。中国的制造业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向更注重高技术、高质量、高品质的“中国创造”转变依赖于质量文化的提级。
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观、质量行为准则的全面升级不仅反映了经营策略,更是展现了企业的价值系统、哲学理念和变成企业基因的文化,即“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产品符号。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在高端化、标准化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建造在智能化、工业化方面也迈出坚实步伐。
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推动质量文化的精神、行为、制度和物质四个方面的积极演变,促进“中国制造”完成“品质*”。
其次,提倡质量创新和标准创造,提升质量供给。质量创新是质量强国的根本动力。加大制造业企业质量技术改造支持、引导力度,支持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利用*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国内健全的供应链,完整的产业链的创新生态优势来提升质量,塑造品牌。特别是要倡导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引领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提升创新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培育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标准国际化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标准提供机构的市场化,以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带动中国高质量的产品、服务“走出去”。
再次,加强质量监管和品牌保护,提高质量收益。一方面要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履行产品“三包”、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
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研判和防范,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使质优价高成为市场竞争常态,形成质量品牌优胜劣汰效应。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完善品牌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品牌维权机制,健全品牌创新的激励机制。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
扩展资料
企业质量文化
从涵义上看,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企业内大多数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它体现为企业全体员工所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而质量文化是指群体或民族在质量实践中所形成的技术知识、行为模式、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两者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
从范畴上看,企业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它可能是质量取向的,也可能是非质量取向的,其着眼点是组织层次,而质量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质量文化建设,其着眼点包括组织层次、地区经济层次或国家经济层次。
毫无疑问,质量文化涉及的范围更宽、包含的层次更多、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将质量文化界定为某种特定涵义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基本的认识误区。图1展示了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不难看出,当前有些学者所谓的“质量文化”或“品质文化”,可以理解为“企业质量文化”,它是从组织层面研究企业的质量实践活动的,既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子范畴,也是质量文化的一个子范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质量文化 人民网-理论-以工匠精神构筑质量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8:20
质量文化( Quality Culture)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质量意识、质量精神、质量行为、质量价值观、质量形象以及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等的总和。
质量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是个艰难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从社会、文化、法律、社会心理等多角度去努力研究和探索。
建设质量文化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做起:
1、物质层面
物质层面是质量文化的基础性层面,构成质量文化金字塔的基座。质量文化的物质层面由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现有物质性因素构成,包括财富的数量与结构、财富的质量、科学与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状况等。
一般来说,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物质性因素水平决定着该国或该地区质量文化的基本力量,在一个物质层面相对薄弱的国家,其质量文化的强度也相对较弱。
但是,就影响力的大小而言,与其它层面相比,物质层面对质量文化强度的影响力相对较小。日本经济的发展进程清楚地表明,通过强化其它层面的作用,质量文化的强度能够得到显著地加强,而强大的质量文化又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进入一个更高的物质层面——这就使得质量文化得以建立在不断提高的物质层面之上。
2、行为层面
质量文化的行为层面建立在其物质层面之上,物质层面是行为层面的载体。行为层面体现为群体使用物质层面的因素创造财富的行为模式。在同样的物质层面之上,不同的行为模式将导致不同的质量文化强度。然而,与物质层面相比,行为层面对质量文化的影响更大。
从地区经济的角度看,在物质层面水平基本相同的城市之间存在的质量文化强度的差异,通常归因于群体的行为模式差异。可以用来测度行为模式与质量文化强度之间相关性的例子大多来自服务业,这是因为在服务业,组织的服务行为对顾客而言基本上是透明的,并与顾客的消费行为同时发生。
3、制度层面
质量文化的制度层面是塑造行为层面的主要机制。制度层面涉及以下3个方面,即标准化与规范体系、奖励制度和法律体系。其中,标准化与规范体系提供了对行为及行为结果的指导与评价体系,揭示了质量实践
活动的基本目标:满足既定的需要或期望。奖励制度体现出对行为模式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并传达出国家或地区管理当局的*倾向。
法律体系对质量文化的影响力依赖于3个方面,即执法的公正性、执法的及时性和质量法律体系的健全性。
4、道德层面
质量文化的道德层面位于质量文化金字塔的顶层,既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它表现为群体积极主动地尊重与维护顾客主权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道德层面涉及以下4个群体价值取向,即尊重顾客主权;积极主动地维护社会质量文化的权威;追求行为结果的社会效益与完美主义;以及以连续与持久的眼光看待经济资源,倡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扩展资料:
应用案例
海尔质量文化的营造分五个步骤:
第一步:树立质量理念,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规范。
海尔的第一个质量理念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第二个质量理念是“谁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第三个质量理念是“质量改进是个没有终点的连续性活动,停止就意味着开始倒退”。
第二步:用行动传播质量意识,通过管理工具创新确立质量意识,靠组织机构贯彻质量意识。
观念的确立不是口头上说说,在纸上画画就大功告成了。有了质量意识,还要通过实际行动去传播、通过管理工具去加强、通过规章制度去固化、通过质量管理机构去贯彻,使之深入人心,流到员工的血液中去,让员工把遵守质量管理规范变成自觉行动。
海尔传播质量意识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曾轰动全国、而后被广泛传为佳话的砸冰箱事件。此外还有“现场质量代价”行动、供应商评比行动等。
海尔创新的质量管理工具主要有3E卡和质量责任价值券。
3E卡是“3E日清工作记录卡”的简称。“3E”是每天、每人、每个方面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此卡由检查人员每两小时填一次,将每个员工每天工作的7个要素(产量、质量、物耗、工艺操作、安全、文明生产、劳动纪律)量化为价值,每天下班时将结果与标准相对照,对完成情况进行落实记录。
工人先自我审核,然后报给上一级领导复核。上一级领导按其工作进度、工作质量与标准进行对比,给予A、B、C不同等级的考评结果,每人的日工资按照各自的考评等级确定。工人的工资每天都写在3E卡上,月末凭3E卡发放工资。
质量责任价值券的使用方法是,员工每人一本质量价值券手册,手册中详细列举了以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针对每一问题,明确规定了自检、互检、专检三个环节应负的责任价值及处罚金额。
第三步:通过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认证强化质量意识。
海尔在加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内部积累外,还主动借助外力来推动内部的质量管理,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自己的质量管理水平。海尔先后获得的国际认证有:
海尔为了取得国际市场上的通行证,创出世界一流的国际品牌,严格执行ISO9001认证标准,把它贯彻到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取得了国际上权威的认证以后,也没有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而是“挑战满足感”,主动提高自己的质量标杆,实施6个希格玛计划,不断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质量改进,使产品真正符合市场要求,达到客户满意。
第四步:形成自己特有的质量管理哲学和质量文化。
海尔质量文化有三个部分组成:
大质量理论。在海尔的质量文化体系中,“质量”不仅指实物产品的质量,也指无形产品——服务产品的质量,海尔重视产品的质量,更重视服务的质量,提出了“零距离服务”的理念;不仅包括狭义的质量——达到检验标准,还包括广义的质量——达到用户的满意,海尔人称之为“大质量”。
OEC管理模式。O代表Overall(全方位),E代表Everyone(每人)、Everything(每事)、Everyday(每天),C代表 Control(控制)、Clear(清理)。OEC的汉语意思是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清理,并且每天都要有提高。海尔人将其提炼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八个字,可谓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内涵。
海尔的OEC管理模式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提升,标志着海尔的质量管理已走在世界前列,也标志着海尔质量文化体系的形成。
6S现场管理办法和6个希格玛质量管理办法
海尔虽然做得很出色,但从不自满,就像张瑞敏先生所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抱着这种心态,海尔人很善于向外界学习,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纳入到自己的管理体系中去,为我所用,充实丰富了自己质量文化的内涵。海尔从日本借鉴了6S现场管理法,从摩托罗拉公司借鉴了6个希格玛质量管理办法。
6S管理法的内容包括六项: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SAFETY(安全)。
6个希格玛质量管理办法是运用统计数据测量产品的质量情况,看其接近质量目标的程度,通过减少和消除缺陷来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希格玛代表标准差,它前面的数字表示达到的等级。具体来说,
1个希格玛代表68%的产品达到了要求;
2个希格玛代表99.7%的产品达到了要求;
6个希格玛代表99.999997%的产品达到了要求,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状态,它意味着每100万件产品中只有3.4件次品。
第五步:质量文化的应用性扩散。
经过十多年的卓绝努力和苦心经营,如今,海尔文化,尤其是其核心——质量文化已成为海尔珍贵的无形资产。海尔实现了这一无形资产的应用性扩散。海尔兼并企业时首先派去的是文化*。
海尔利用企业文化激活休克鱼的第一个兼并案例是1995年兼并青岛红星电器厂。当时该厂有3500多人,年产洗衣机70万台,是中国三大洗衣机生产厂家之一,但因管理不善,负债已达1亿多元,资不抵债。海尔集团经考察认为,红星电器是一条硬件好,管理和观念差的“休克鱼”,于是决定对其兼并。
兼并后遂将海尔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注入其中,在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3个月就扭亏为盈,第五个月盈利150万元,两年后成为中国洗衣机的第一品牌。此后,海尔利用企业文化这个有力武器已经成功地兼并了几十家企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质量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8:21
答:质量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质量问题的价值取向、规范、思想方式等形态的总和。(1)质量文化的内涵①质量的价值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也是企业的回归点。②质量的观念。产品质量从适用性转向顾客满意度,而这种满意度是建立在兼顾顾客、社会、组织三者之间的利益、风险、成本原则基础上的。③质量意识。质量可控可防,可以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规范的管理,持续、稳定地提供产品质量,并通过持续改进质量增强顾客的满意度和提高组织的业绩。④质量精神。质量的持续改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应挖掘内在的潜能,追求完善,不断创新。⑤质量规范。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先导,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托,以质量审核评价为手段,开展规范化的质量管理。⑥质量内部环境。建立起以顾客为中心,以领导为核心,以员工为主体,内外沟通、交流和协调,工作有序、运作有效的团队。从层次上看,质量价值是核心,是支配着企业的质量意识、质量观念,形成企业的质量精神;行为准则是质量价值取向的具体反映,它约束着质量道德、质量行为规范、质量规章制度;员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则是企业质量形象的外在表现形态。可见,企业员工的任何精神面貌、质量行为及产品质量无不打上企业的质量烙印。所以,企业质量任何外在的形式和内容只有与内在的精神实质相一致时,才会产生共鸣,内外形成合力,形成企业上下一致的质量信念,并将转化为全体员工自觉的行动。(2)质量文化的建设对员工开展质量文化的灌输和培训,进行深入的质量教育,灌输企业新的质量价值观、质量意识和观念,以员工看得见、体会得到的方式在行动上体现,并贯穿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不断地强化质量文化的培育。质量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而需经过较长时期的努力自觉形成。因此,领导应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身体力行,积极倡导质量文化建设,并结合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质量文化的要求,从思想、行动、制度、措施、员工精神面貌、产品质量上落实到位。PS:想了解更多班组资讯与班组培训课程请访问班组长培训网:.com;要购买企业管理书籍与培训光盘教材请访问教材168网:;要看管理故事请访问天下故事网:!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8:21
简单说,质量文化是组织全体成员对质量管理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的行为习惯,换言之是组织全面质量管理的“道、术、器、法、势”质量,表现在组织对质量规律的认识、质量管理制度与方法、组织质量管理行为与结果,以及对质量行为结果的质量评估、质量发展的循环趋势上。一句话,是组织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