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4 19: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56
一、训诂在文言字词解释中的应用
例一:《诗·秦风·无衣》第二章“岂日无衣,与子同泽”,毛伟:“泽:润泽也。”而郑笺则云:“泽,褒衣。”此诗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相应位置出现的语句是“与子同袍”,“与子同裳”,那么,“泽”应当是与“袍”“裳”相类之事物才合于事理。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泽,如字。”《说文》作“泽,云:湾也。”陈昌治刻本《说文》“‘伊’作‘挎’,释为‘胜衣’”“伊”今写作“裤”,与“袍”“裳”均为服装。可见郑笺为上。
例二:苏轼《前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句中“骤”作何解?依靠苏文本身无法释疑,可参考其他材料导求正确理解。《楚群·九歌·湘夫人》:时不可今再得,聊道遥今容与,王逸释“骤”为“数”,蒋骤则释为“疾”但《湘君》有句云:“时不可今再得,聊道今容与。”就《楚辞》而言,“再”,“骤”为异文互证。较之王逸和蒋骤的说法更为可信。再则,唐宋人多喜化用古人语句,苏轼文受《楚辞》影响早有定论。所以苏文之“骤”应训为“再”。
例三:《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郑笺:“志往谓踟蹰”,行正谓爱之而不往见。看来郑玄认为“爱”是“喜爱”之爱,《诗·大雅·第风》“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毛传“爱,隐也”孰是孰非,不妨寻求《诗》以外的材料来帮助推断“爱”的含义。《说文·人部》引《诗》,“爱”作“偶”,释日:“仿佛也,从人爱声”,《诗》日:“倔而不见。”《广雅·释音》,“爱,憎也。”《方言》卷六“掩蔽也”,《尔雅·释音》:“隐也”,《说文》:“蔽不见也,从竹爱声。”其实,我们发现,无论从人还是从竹,都有隐蔽义,从人的训为“仿佛”亦有幽隐不明之义。古文《邶风·静女》之“爱”释为“隐”较妥。
例四: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句中的“中庸”意为坚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维持事物稳定质量统一性的度。它与《最先与最后》中体现的“不为最先,耻于最后”的“中庸”截然不同,后者实为“折中主义”,是无原则的思想杂盘,抹杀矛盾的特殊性,否定数量分析的度的
原则。“君子中庸”(《礼记》),郑玄注:“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这就说明坚持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中”即“中庸”是常道。因此孔子的“中庸”是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辩证思维方法的体现。
二、训诂在文言句式推敲中的运用
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般的观点认为此句为“错综句”,如将其还原,则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不解,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在文法上此句乃是“宾语前置句”。
根据孙雍长先生的解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与“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相”(刘基《卖相者言》)中的“君亡之不恤”,“今子是之不察”形式相同却是不一样的句法。此二句才是“宾语前置句”,而前二句则是因为与后二句皆使用“之”字,才会被误认为是“宾语前置句”。
一个句子要求其修辞上的美好,文法上的通顺,语法上的完整,才能视为佳句。如果因为修辞上的技巧而使语意无法连贯,则读者在了解文意上必定有所困难。因此我们应当依其本意而加以解释本句所使用的句法,而非专攻于一,如此将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以往的解释方式就是因为不能先贯通文意,而强加注释。
在使用语言时,我们常会说“饭不吃”、“功课不做”、“觉不睡”、“电视不看”,这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属于同一种语法,所不同的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多加入一个“之”字。所以有些人在翻译时,将其解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把受事主语当成宾语来解。但是在此并没有必要如此解释,以上的“饭不吃”、 “功课不做”、“觉不睡”、“电视不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同为主语句。
孙氏的解释相当的正确,因为就其还原之后的句法看来,“句读之不知”与“或师焉”为一完整的句子,而“惑之不解”与“或否焉”为一独立完整的句子。如果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视为“宾语前置句”,就是忽略了它是下文的承接关系。若然,则整句意思将无法连贯。
三、训诂在文言断句标点中的应用
例一:董秦从思明寇河阳,夜 J巾其众五百,拔栅突围,降于光粥。(中华书局1956年版《资治通鉴》第7086页,以下各句括号内数字即该书页码)吕先生评议:《通鉴》书法,“夜”一宇为句,必有所承。上文未说何日之事,“夜”宇连下读。“夜”宇点断,意为“到了那天夜里”;“夜”宇不断,意为“趁夜里”。愚谓:吕先生析“夜”精审。“五百”之后用逗号,寓趁夜先帅其众而后拔栅突围之意。窃以为趁夜拔栅突围是董秦与其众五百的集体行为,“帅”的动作与“拔栅突围”同时发生,故“五百”之后不必用逗号。
例二:陛下亦宜自谋,以咨湖善道,察纳雅盲,深追先帝遗沼,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2235页)吕先生评议:前边劝勉后主,后边说到自己就要出发。“臣不胜受恩感激,前边的话连起来不好讲,显然属下句。愚谓:窃以为“遗沼”后为句号,“感激”之后也应为句号。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从“陛下”到“遗沼”为劝勉后主的话。中间是一句客套话。从‘今当所言”是说自己要动身的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56
一、训诂在文言字词解释中的应用
例一:《诗·秦风·无衣》第二章“岂日无衣,与子同泽”,毛伟:“泽:润泽也。”而郑笺则云:“泽,褒衣。”此诗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相应位置出现的语句是“与子同袍”,“与子同裳”,那么,“泽”应当是与“袍”“裳”相类之事物才合于事理。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泽,如字。”《说文》作“泽,云:湾也。”陈昌治刻本《说文》“‘伊’作‘挎’,释为‘胜衣’”“伊”今写作“裤”,与“袍”“裳”均为服装。可见郑笺为上。
例二:苏轼《前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句中“骤”作何解?依靠苏文本身无法释疑,可参考其他材料导求正确理解。《楚群·九歌·湘夫人》:时不可今再得,聊道遥今容与,王逸释“骤”为“数”,蒋骤则释为“疾”但《湘君》有句云:“时不可今再得,聊道今容与。”就《楚辞》而言,“再”,“骤”为异文互证。较之王逸和蒋骤的说法更为可信。再则,唐宋人多喜化用古人语句,苏轼文受《楚辞》影响早有定论。所以苏文之“骤”应训为“再”。
例三:《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郑笺:“志往谓踟蹰”,行正谓爱之而不往见。看来郑玄认为“爱”是“喜爱”之爱,《诗·大雅·第风》“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毛传“爱,隐也”孰是孰非,不妨寻求《诗》以外的材料来帮助推断“爱”的含义。《说文·人部》引《诗》,“爱”作“偶”,释日:“仿佛也,从人爱声”,《诗》日:“倔而不见。”《广雅·释音》,“爱,憎也。”《方言》卷六“掩蔽也”,《尔雅·释音》:“隐也”,《说文》:“蔽不见也,从竹爱声。”其实,我们发现,无论从人还是从竹,都有隐蔽义,从人的训为“仿佛”亦有幽隐不明之义。古文《邶风·静女》之“爱”释为“隐”较妥。
例四: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句中的“中庸”意为坚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维持事物稳定质量统一性的度。它与《最先与最后》中体现的“不为最先,耻于最后”的“中庸”截然不同,后者实为“折中主义”,是无原则的思想杂盘,抹杀矛盾的特殊性,否定数量分析的度的
原则。“君子中庸”(《礼记》),郑玄注:“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这就说明坚持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中”即“中庸”是常道。因此孔子的“中庸”是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辩证思维方法的体现。
二、训诂在文言句式推敲中的运用
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般的观点认为此句为“错综句”,如将其还原,则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不解,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在文法上此句乃是“宾语前置句”。
根据孙雍长先生的解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与“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相”(刘基《卖相者言》)中的“君亡之不恤”,“今子是之不察”形式相同却是不一样的句法。此二句才是“宾语前置句”,而前二句则是因为与后二句皆使用“之”字,才会被误认为是“宾语前置句”。
一个句子要求其修辞上的美好,文法上的通顺,语法上的完整,才能视为佳句。如果因为修辞上的技巧而使语意无法连贯,则读者在了解文意上必定有所困难。因此我们应当依其本意而加以解释本句所使用的句法,而非专攻于一,如此将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以往的解释方式就是因为不能先贯通文意,而强加注释。
在使用语言时,我们常会说“饭不吃”、“功课不做”、“觉不睡”、“电视不看”,这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属于同一种语法,所不同的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多加入一个“之”字。所以有些人在翻译时,将其解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把受事主语当成宾语来解。但是在此并没有必要如此解释,以上的“饭不吃”、 “功课不做”、“觉不睡”、“电视不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同为主语句。
孙氏的解释相当的正确,因为就其还原之后的句法看来,“句读之不知”与“或师焉”为一完整的句子,而“惑之不解”与“或否焉”为一独立完整的句子。如果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视为“宾语前置句”,就是忽略了它是下文的承接关系。若然,则整句意思将无法连贯。
三、训诂在文言断句标点中的应用
例一:董秦从思明寇河阳,夜 J巾其众五百,拔栅突围,降于光粥。(中华书局1956年版《资治通鉴》第7086页,以下各句括号内数字即该书页码)吕先生评议:《通鉴》书法,“夜”一宇为句,必有所承。上文未说何日之事,“夜”宇连下读。“夜”宇点断,意为“到了那天夜里”;“夜”宇不断,意为“趁夜里”。愚谓:吕先生析“夜”精审。“五百”之后用逗号,寓趁夜先帅其众而后拔栅突围之意。窃以为趁夜拔栅突围是董秦与其众五百的集体行为,“帅”的动作与“拔栅突围”同时发生,故“五百”之后不必用逗号。
例二:陛下亦宜自谋,以咨湖善道,察纳雅盲,深追先帝遗沼,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2235页)吕先生评议:前边劝勉后主,后边说到自己就要出发。“臣不胜受恩感激,前边的话连起来不好讲,显然属下句。愚谓:窃以为“遗沼”后为句号,“感激”之后也应为句号。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从“陛下”到“遗沼”为劝勉后主的话。中间是一句客套话。从‘今当所言”是说自己要动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