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训诂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4 19:1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56

一、训诂在文言字词解释中的应用
例一:《诗·秦风·无衣》第二章“岂日无衣,与子同泽”,毛伟:“泽:润泽也。”而郑笺则云:“泽,褒衣。”此诗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相应位置出现的语句是“与子同袍”,“与子同裳”,那么,“泽”应当是与“袍”“裳”相类之事物才合于事理。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泽,如字。”《说文》作“泽,云:湾也。”陈昌治刻本《说文》“‘伊’作‘挎’,释为‘胜衣’”“伊”今写作“裤”,与“袍”“裳”均为服装。可见郑笺为上。

例二:苏轼《前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句中“骤”作何解?依靠苏文本身无法释疑,可参考其他材料导求正确理解。《楚群·九歌·湘夫人》:时不可今再得,聊道遥今容与,王逸释“骤”为“数”,蒋骤则释为“疾”但《湘君》有句云:“时不可今再得,聊道今容与。”就《楚辞》而言,“再”,“骤”为异文互证。较之王逸和蒋骤的说法更为可信。再则,唐宋人多喜化用古人语句,苏轼文受《楚辞》影响早有定论。所以苏文之“骤”应训为“再”。

例三:《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郑笺:“志往谓踟蹰”,行正谓爱之而不往见。看来郑玄认为“爱”是“喜爱”之爱,《诗·大雅·第风》“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毛传“爱,隐也”孰是孰非,不妨寻求《诗》以外的材料来帮助推断“爱”的含义。《说文·人部》引《诗》,“爱”作“偶”,释日:“仿佛也,从人爱声”,《诗》日:“倔而不见。”《广雅·释音》,“爱,憎也。”《方言》卷六“掩蔽也”,《尔雅·释音》:“隐也”,《说文》:“蔽不见也,从竹爱声。”其实,我们发现,无论从人还是从竹,都有隐蔽义,从人的训为“仿佛”亦有幽隐不明之义。古文《邶风·静女》之“爱”释为“隐”较妥。

例四: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句中的“中庸”意为坚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维持事物稳定质量统一性的度。它与《最先与最后》中体现的“不为最先,耻于最后”的“中庸”截然不同,后者实为“折中主义”,是无原则的思想杂盘,抹杀矛盾的特殊性,否定数量分析的度的
原则。“君子中庸”(《礼记》),郑玄注:“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这就说明坚持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中”即“中庸”是常道。因此孔子的“中庸”是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辩证思维方法的体现。

二、训诂在文言句式推敲中的运用
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般的观点认为此句为“错综句”,如将其还原,则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不解,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在文法上此句乃是“宾语前置句”。

根据孙雍长先生的解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与“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相”(刘基《卖相者言》)中的“君亡之不恤”,“今子是之不察”形式相同却是不一样的句法。此二句才是“宾语前置句”,而前二句则是因为与后二句皆使用“之”字,才会被误认为是“宾语前置句”。

一个句子要求其修辞上的美好,文法上的通顺,语法上的完整,才能视为佳句。如果因为修辞上的技巧而使语意无法连贯,则读者在了解文意上必定有所困难。因此我们应当依其本意而加以解释本句所使用的句法,而非专攻于一,如此将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以往的解释方式就是因为不能先贯通文意,而强加注释。

在使用语言时,我们常会说“饭不吃”、“功课不做”、“觉不睡”、“电视不看”,这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属于同一种语法,所不同的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多加入一个“之”字。所以有些人在翻译时,将其解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把受事主语当成宾语来解。但是在此并没有必要如此解释,以上的“饭不吃”、 “功课不做”、“觉不睡”、“电视不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同为主语句。

孙氏的解释相当的正确,因为就其还原之后的句法看来,“句读之不知”与“或师焉”为一完整的句子,而“惑之不解”与“或否焉”为一独立完整的句子。如果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视为“宾语前置句”,就是忽略了它是下文的承接关系。若然,则整句意思将无法连贯。

三、训诂在文言断句标点中的应用
例一:董秦从思明寇河阳,夜 J巾其众五百,拔栅突围,降于光粥。(中华书局1956年版《资治通鉴》第7086页,以下各句括号内数字即该书页码)吕先生评议:《通鉴》书法,“夜”一宇为句,必有所承。上文未说何日之事,“夜”宇连下读。“夜”宇点断,意为“到了那天夜里”;“夜”宇不断,意为“趁夜里”。愚谓:吕先生析“夜”精审。“五百”之后用逗号,寓趁夜先帅其众而后拔栅突围之意。窃以为趁夜拔栅突围是董秦与其众五百的集体行为,“帅”的动作与“拔栅突围”同时发生,故“五百”之后不必用逗号。

例二:陛下亦宜自谋,以咨湖善道,察纳雅盲,深追先帝遗沼,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2235页)吕先生评议:前边劝勉后主,后边说到自己就要出发。“臣不胜受恩感激,前边的话连起来不好讲,显然属下句。愚谓:窃以为“遗沼”后为句号,“感激”之后也应为句号。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从“陛下”到“遗沼”为劝勉后主的话。中间是一句客套话。从‘今当所言”是说自己要动身的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56

一、训诂在文言字词解释中的应用
例一:《诗·秦风·无衣》第二章“岂日无衣,与子同泽”,毛伟:“泽:润泽也。”而郑笺则云:“泽,褒衣。”此诗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相应位置出现的语句是“与子同袍”,“与子同裳”,那么,“泽”应当是与“袍”“裳”相类之事物才合于事理。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泽,如字。”《说文》作“泽,云:湾也。”陈昌治刻本《说文》“‘伊’作‘挎’,释为‘胜衣’”“伊”今写作“裤”,与“袍”“裳”均为服装。可见郑笺为上。

例二:苏轼《前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句中“骤”作何解?依靠苏文本身无法释疑,可参考其他材料导求正确理解。《楚群·九歌·湘夫人》:时不可今再得,聊道遥今容与,王逸释“骤”为“数”,蒋骤则释为“疾”但《湘君》有句云:“时不可今再得,聊道今容与。”就《楚辞》而言,“再”,“骤”为异文互证。较之王逸和蒋骤的说法更为可信。再则,唐宋人多喜化用古人语句,苏轼文受《楚辞》影响早有定论。所以苏文之“骤”应训为“再”。

例三:《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郑笺:“志往谓踟蹰”,行正谓爱之而不往见。看来郑玄认为“爱”是“喜爱”之爱,《诗·大雅·第风》“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毛传“爱,隐也”孰是孰非,不妨寻求《诗》以外的材料来帮助推断“爱”的含义。《说文·人部》引《诗》,“爱”作“偶”,释日:“仿佛也,从人爱声”,《诗》日:“倔而不见。”《广雅·释音》,“爱,憎也。”《方言》卷六“掩蔽也”,《尔雅·释音》:“隐也”,《说文》:“蔽不见也,从竹爱声。”其实,我们发现,无论从人还是从竹,都有隐蔽义,从人的训为“仿佛”亦有幽隐不明之义。古文《邶风·静女》之“爱”释为“隐”较妥。

例四: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句中的“中庸”意为坚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维持事物稳定质量统一性的度。它与《最先与最后》中体现的“不为最先,耻于最后”的“中庸”截然不同,后者实为“折中主义”,是无原则的思想杂盘,抹杀矛盾的特殊性,否定数量分析的度的
原则。“君子中庸”(《礼记》),郑玄注:“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这就说明坚持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中”即“中庸”是常道。因此孔子的“中庸”是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辩证思维方法的体现。

二、训诂在文言句式推敲中的运用
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般的观点认为此句为“错综句”,如将其还原,则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不解,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在文法上此句乃是“宾语前置句”。

根据孙雍长先生的解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与“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相”(刘基《卖相者言》)中的“君亡之不恤”,“今子是之不察”形式相同却是不一样的句法。此二句才是“宾语前置句”,而前二句则是因为与后二句皆使用“之”字,才会被误认为是“宾语前置句”。

一个句子要求其修辞上的美好,文法上的通顺,语法上的完整,才能视为佳句。如果因为修辞上的技巧而使语意无法连贯,则读者在了解文意上必定有所困难。因此我们应当依其本意而加以解释本句所使用的句法,而非专攻于一,如此将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以往的解释方式就是因为不能先贯通文意,而强加注释。

在使用语言时,我们常会说“饭不吃”、“功课不做”、“觉不睡”、“电视不看”,这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属于同一种语法,所不同的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多加入一个“之”字。所以有些人在翻译时,将其解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把受事主语当成宾语来解。但是在此并没有必要如此解释,以上的“饭不吃”、 “功课不做”、“觉不睡”、“电视不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同为主语句。

孙氏的解释相当的正确,因为就其还原之后的句法看来,“句读之不知”与“或师焉”为一完整的句子,而“惑之不解”与“或否焉”为一独立完整的句子。如果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视为“宾语前置句”,就是忽略了它是下文的承接关系。若然,则整句意思将无法连贯。

三、训诂在文言断句标点中的应用
例一:董秦从思明寇河阳,夜 J巾其众五百,拔栅突围,降于光粥。(中华书局1956年版《资治通鉴》第7086页,以下各句括号内数字即该书页码)吕先生评议:《通鉴》书法,“夜”一宇为句,必有所承。上文未说何日之事,“夜”宇连下读。“夜”宇点断,意为“到了那天夜里”;“夜”宇不断,意为“趁夜里”。愚谓:吕先生析“夜”精审。“五百”之后用逗号,寓趁夜先帅其众而后拔栅突围之意。窃以为趁夜拔栅突围是董秦与其众五百的集体行为,“帅”的动作与“拔栅突围”同时发生,故“五百”之后不必用逗号。

例二:陛下亦宜自谋,以咨湖善道,察纳雅盲,深追先帝遗沼,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2235页)吕先生评议:前边劝勉后主,后边说到自己就要出发。“臣不胜受恩感激,前边的话连起来不好讲,显然属下句。愚谓:窃以为“遗沼”后为句号,“感激”之后也应为句号。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从“陛下”到“遗沼”为劝勉后主的话。中间是一句客套话。从‘今当所言”是说自己要动身的话。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太平盛世专辑曲目 梦见自家灶台缺个角 如何看待宝马3系? - 知乎 为什么缺爱的女人婚姻难幸福快乐 求一些好看的架空言情小说,最好是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小白文请绕。 带双目相机的无人机有哪些 禄莱1982年后 工业3d相机国内有哪些靠谱的厂商,特别是在阳光和弱光环境 海康全新双目单线相机 | 消盲区、抑杂光,引领3D检测新突破 10米范围内实现零盲区大FoV深度测量,奥比中光发布Gemini 2双目... 怎么查看微信小视频原地址的码?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这句话中心思想是什么,还有类似的成语有些什么 小弟万分感谢 加速圆舞曲aba曲式结构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LLW-细胞活化仪成为行业的标杆呢? 郑银宝过年期间有收益嘛 英语论文答辩 这个问题如何回答? 帮忙翻译成英文,科技论文回复给投稿编辑的 关于死对头 女的叫男的死对头表示什么意思 “聊”这个字是多音字么它有几个音调 例假期间能按摩吗 红米8手机图片视频和拍的照片都是没有颜色是什么原因? 珊瑚豆的栽培 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的目录 什么软件可以查看视频的详细信息? 什么软件可以查看视频信息? 几岁开始学舞蹈 五周半孩子学舞蹈基本功晚了吗? 人们常说三甲,三甲为哪三甲? wcg在昆山哪甲 训诂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训诂学有什么重要作用 简述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的关系 谁帮我给我家的水果公司起个名呀! 汉语训诂学的训诂研究的展望 你好,*后半夜来月经,早上肚子疼,请问会不会感染妇科病了? 秋天的足迹作文8o个字 不计免赔险的作用 不计免赔险有什么作用?打算给自己的跑车上一份,有没有什么购买技巧 有一篇小说《千载逐鹿传奇》…… 属马90年出生2013年的多大了 生肖是马的今年几岁 熟剔骨牛肉怎么黄焖 兽医学的名词解释... 宿主营养是什么? 微信只有发红包截图没有聊天记录能举报他诈骗吗? 翻江倒海的翻怎么写? 我和妈妈的作文400字故事 清半夏和法半夏有什么区别? 请问清半夏和法半夏的炮制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