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怎样培养小孩观察数与量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5 01: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05:26
婴幼儿期就开始注意培养.
父母的做法:
☆让孩子数一切可以数的东西!数实物能帮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数字.因此,你和孩子间做数学游戏的最佳选择就是让孩子去数生活中的实物.
如数街上的电线杆或路灯,不仅练习了数数,还培养孩子的节奏感以及感受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为了使孩子学会正确、有效地计数,可以这样:
1、告诉孩子待数的对象共有多少个;
2、大人在讲出某一数字时,同时用手指着相应的实物对象;
3、利用手指当工具;
4、有意识地帮孩子连续数数,不要跳过某个数;重复多数几遍;简单的几个数倒着数,增强孩子对数的固定顺序的理解.
☆鼓励孩子挑选出颜色、形状或大小相同的东西,即找相似性;或找不同处,如挑出最大的盒子,让孩子理解数字是用来描述量及关系的.
☆找生活环境中的数字,如门牌号、楼号、汽车牌号、信箱号,等等,并与孩子一块讨论数字的用途,例如比赛中的计分,可以用数字给东西命名,根据数字找到房子或街道的地址,也可以给食品标出价格等等;还可以玩“牌照”游戏;大声朗读各类牌照上的数字;找一个上面有“2”的牌照或找上面有宝宝年龄的牌照,这样来训练孩子对数字的识别力.
☆对1到10间的数字进行适当的思考.可以给孩子提供线索,如大一点的,小一点的,然后让他们猜数.除了有趣之外,还有助于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数字序列”来理解不同的数及数间的关系.
☆和孩子一起听天气预报,或读出家中温度计的温度值,也可比较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同时还可以问孩子这样的天气应穿什么样的衣服等,这样让孩子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高低.
度量
时间用小时、分钟和秒来度量,长度、高度及重量等各有相应的度量单位.
通过度量方面的练习,孩子能明白事物的具体尺寸并学会如何用度量单位表示.
父母的做法:
☆米、毫米等是度量用的单位,可鼓励孩子创造自己的度量单位,如“宝宝现在是5个盒子高了”.
☆日常的家务中处处有度量:做饭,购物(尤其食品),缝衣服,园艺等.
父母做家务时,可向孩子解释你正在做什么,或请他做帮手.
☆较小的孩子不明白时间的概念,不妨这样试试:
1、先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花费的时间要比其他的长.如比较两件事情,看看哪一个需要更长的时间,可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训练,例如:“谁单脚站立的时间长?”
2、设置时间期限.“你再玩5分钟,然后我们就要去赶公共汽车了.”早上起床也是练习的好时机,用表或数数,先设定一段时间,看孩子在设定时间内能否把衣服穿好.一开始孩子并不明白分钟等时间量度是什么意思,逐渐地,小家伙就会理解时间的持续.
3、把时间单位同计数联系起来.父母可用手表来计时,按秒计的走动说:“l秒,2秒,3秒”,这种计数的方法,有助于孩子感知时间的流逝.
4、孩子的时间感训练,应从与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固定的事件相联系开始,如“午饭后”“晚饭后”“睡觉前”.只有孩子长大些后,他们才能理解像昨天、今天和明天之类更抽象的概念.
几何与空间感
几何描述了人们生活的世界,并把其分类.指导孩子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知道形状、大小、方向等.
父母的做法:
☆通过让孩子识别不同的形状、立体图形帮助孩子理解几何的概念.可以让他们描述不同的形状,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一两岁的小家伙能知道不同形状的名字,街上的交通标志就是学习的好道具.如高速公路标记为长方形,停车标志是八边形等.可以这样问孩子:“这个标记和刚才那条街上你看到的一样吗?”同孩子讨论标记有几条边或几个角.大点的孩子能对他所看到的做更多的描述,但对幼儿,大人要多和孩子讲,如“这个标记是*的,它的形状象三角形.”多让孩子在空中比划出形状.
☆孩子学几何的最佳途径就是手工制作.只要孩子能拿住的积木、盒子等都是很好的道具,把孩子常吃的三明治、饼等切成各种形状,再让他们重新组合或排列,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孩子对几何的理解.
☆几何与空间感可培养孩子的方向感及认路的能力.让孩子在盒中爬进爬出,在各种家具中出、进、绕行、上、下等等,都是在体验空间感.早上孩子穿好衣服后,让他们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在房间中跳、爬,即便是小贪睡鬼也会觉得伸展肌肉有意思,这些活动能让他体会到自己在空间中的感觉.
分数
分数代表整体中的部分.年龄较小的幼儿看着大人把东西切成三份,他会认为东西比切前的多.这一现象很典型,做父母的不要为此担心,这仅是孩子与*思维方式不同而已.
父母的做法:
大家共同参与的活动有助于孩子对分数的理解,如分食品、做家务等.把饼切开或几个人分吃一块巧克力都是帮助孩子学习分数的很好的办法.
估计
估计是对事物的量或大小进行有根据的推测.能做到精确的估计,必须明白数与大小的含义.较小的孩子由于正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时期,一般做不到精确估计.他们首先必须理解多、少、大、小的含义.当孩子会用估计的时候,他们也学会了如“大约”,“多于”“少于”等词汇.
父母的做法:
☆经常使用诸如此类的词汇:大约,旁边,近似,在…之间,在…周围,大(多)于,少于等.
☆利用吃饭或购物等日常活动来培养孩子的估计能力.吃饭时可以让孩子估计自己用多少勺就能吃完一碗饭,每吃一勺,数一下,一两岁的幼儿会觉得相当有趣.若一直重复这项游戏,当孩子稍大点时,他就能很习惯地自己去估计.若有精确答案,可以同一开始的估计作比较,这将帮助孩子学会合理的推测.
☆估计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并非如此.仅是对事情作个猜测(如孩子的小朋友中,谁长得最高),然后验证一下精确性而已.在训练大一点孩子的估计能力时,可以记下孩子推测的值和次数,若反复做同样的或类似的训练,孩子最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值.例如,让孩子自己估计步行和乘车到幼儿园或学校所需多多长时间,你可用手表记一下实际所需的时间,再与孩子的估计作比较.让孩子自己估计再作验证.注意,是否获得精确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孩子的推测值在逐步接近正确,这种训练技巧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估计技能.
图表
人们用曲线和图表来组织、解释信息及其关系.图表,比如日历,可用来安排一个人一周的生活日程.有的上小学的孩子还不会用日历,父母若和孩子一块儿使用日历,日历将是孩子学习和理解组织安排信息的相当好的工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05:26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数与量的关系非常重要。以前是三个方法可供家长们参考。
在实践触摸中培养量感
家长在帮助孩子建立新的量感时,可以分“估、测、调”三步走,比如让孩子感受和学习1厘米,可以先让孩子自己根据生活经验盲估一个,保持不动,再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验证估的是否准确。第三步就是对孩子的估算值进行调整,再让孩子记住正确的一厘米大概有多长。在一次次的修正当中,孩子的估算值就会越来越准,逐步建立起对1厘米的感知。
联系生活丰富量感
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孩子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找一找,认一认,生活中哪些东西长度是一厘米长?比如一本书面积多少?脚掌有多长?一层楼有多高等等。
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深化量感
计量单位均来自于日常生活与生产的需要,这些单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生活性,所以将计量单位进行实际运用也是培养量感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数学的运用意识,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策略。比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估算家到学校的距离。因为孩子知道家到学校大约要走25分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借助步数和时间来感受更远、更抽象的距离,从而深化量感。
在不断学以致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孩子就能感受到更多数量单位,从而深化及丰富量感。
量感是2022新课标新增的小学阶段核心素养,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家长们快快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量感的培养,帮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