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4 08: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45
1985年提出的儿童艾滋病定义是:婴儿或儿童存在至少下述两项主要症状或体征及两项次要症状或体征,并排除已知的引起免疫抑制的原因(如癌症,严重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即可怀疑为儿童艾滋病。 (1)卡氏肺囊虫肺炎:可选用 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剂量为所含的甲氧苄啶(TMP)15~20mg/d,分4次服用早期可静脉滴注,疗程21天。本药疗效不理想,且易致药疹,GPT增高及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替代用药可用羟乙磺酸戊氧苯脒(羟乙磺酸戊烷脒),用量每天为4mg/kg,可配为4%水溶液,肌内注射或溶于5%葡萄糖作静脉注射,10~14天为1疗程副作用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可试用叶酸5mg~l0mg口服,每天2次或肌内、静脉注射。以上2药亦可合并应用。
(2)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对隐孢子虫病引起的腹泻可用螺旋霉素,剂量为每次1g,每天3~4次口服,连用3~4周小儿每天50~100mg/kg,分四次服用亦可用奎宁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300mg口服,疗效均不能肯定。
(3)急性弓形虫感染:选用磺胺嘧啶(SD)每天100mg/kg分4次口服,同时口服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每天口服25mg,随后剂量可加大至50~75mg。其机制是阻断叶酸代谢。乙胺嘧啶的副作用包括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口服叶酸可缓解毒性磺胺嘧啶的副作用有发热、皮损和肾结石可用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代替,与乙胺嘧啶连用组成二线药物。 (4)鸟型分枝杆菌感染:由于治疗时间长很多病人不能按时服药治疗不完整,造成患者对目前使用的抗结核药均有抗药性。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MP)、乙胺丁醇(EMB)、乙硫异烟胺(乙硫异氨酸)、吡嗪酰胺(PZA)、对氨水杨酸(PAS)、环丝氨酸(cyctoserine)等。 (5)念珠菌和隐球菌感染:对念珠菌性口腔炎可用制霉菌素或酮康唑。念珠菌性食管可用两性霉素B及酮康唑;对播散性念珠菌病可用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对隐球菌病可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等均需较长期应用。 (6)巨细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韦(gancyclovir)和foscarnet对HIV感染有效,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炎。但对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炎,疗效并不确定。
(7)单纯疱疹:局部可用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对肛周单纯疱疹引起的溃疡,应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静脉注射。阿昔洛韦(无环鸟苷)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感染,对复发感染疗效不及原发感染。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被批准临床使用有:
(1) 齐多夫定(叠氮脱氧胸苷):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阻断病毒RNA基因的反转录,即阻止病毒双链DNA形成,使病毒失去复制的模板。本药曾是一个抗癌剂,后来发现它在组织培养内能抑制HIV-1复制,1985年开始小范围抗HIV-1感染的临床试验,发现一些病人获得临床和免疫学改善,而且在用药6周内副作用轻微。1987年FDA批准用齐多夫定(AZT)治疗那些CD4细胞数目小于200/ml且有症状的HIV感染者,证实齐多夫定(AZT)治疗延长了患者生命而且低剂量与高剂量有同样的效果,而毒性反应小得多但长疗程应用可引起肌病及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激动、精神错乱及癫痫发作等症状。开始剂量*为500mg/d,对儿童艾滋病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较好疗效。儿童用量为180mg/m2体表面积,每6小时1次。在使用齐多夫定(AZT)的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大剂量1200mg/d超过6个月以上此时可将剂量减至600mg/d,仍可达到治疗效果。孕妇使用齐多夫定(AZT)无致畸作用,但有少数婴儿可出现发育迟缓及贫血可能与齐多夫定(AZT)有关。
(2)地丹诺辛(双脱氧肌苷)及二脱氧胞苷(dideoxycytidineDDC):亦为抗HIV剂,与齐多夫定(AZT)同为反转录酶抑制剂,可减低HIV向未感染细胞的扩散。无骨髓抑制作用,但可引起引起胰腺炎和血中尿酸增加,周围神经炎、头痛、失眠等。HIV对以上3种药物无交叉耐药性,故可交替应用。
(3)奈韦拉平(Nevirapine) 与TIBO和Atevirdine等均属于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这组药物的共同特点是高度抑制HIV-1,但并不抑制HIV-2和其他反转录病毒;不是HIV-1 RT底物竞争剂,而是通过与酶活性位点附近的p66疏水区结合而抑制RT功能。
关于抗HIV药物,近年来各国都在研制,已有不少新药进行临床研究。目前多建议使用联合用药即所谓的“鸡尾酒疗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液中的病毒载量。
(4)α-干扰素:可阻断新的病毒在细胞形成和穿透作用。只适用于免疫系统还能维持正常状态的患者。用于HIV带毒者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条件*染。有报道α-干扰素对卡波西氏肉瘤有治疗作用。 目标是保持机体的肌肉力量,提供合适的蛋白质、热量和其他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尤其是营养不良。预防营养不良的合并症,维持或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目前对艾滋病尚未有满意的治疗手段,抗HIV化疗药物不能完全抑制HIV的复制和彻底治疗AIDS,寻找新的更有效的药物以及将化疗与免疫治疗及疫苗结合起来是防治的希望。有许多专家正在致力于疫苗的制作研究,主要包括突变活疫苗、灭活全病毒疫苗、重组活病毒疫苗、天然亚单位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合成多肽、抗异型抗体和DNA核酸疫苗等但HIV疫苗的研究比较缓慢,主要是病毒抗原的变异性等,据专家的估计研究有效的疫苗虽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尚需很多的工作。 由于中医药在世界各国日益受到关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也受到WHO和世界各国重视。近年来WHO和美国哈佛大学都曾与我国商讨有关应用中药治疗艾滋病问题,并已进行了初步合作,进行应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中医研究院也派出了专家组到坦桑尼亚从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取得了一些成效。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包括中医辨证论治,中药应用和针灸疗法有报道,艾滋病前期证候主要涉及肺脾肾辨证分型以脾虚血亏,气阴两虚,肾精和肾阴不足多见。总的治则为扶正祛邪,扶正采取益气养阴,补肾滋阴等法。祛邪则用清热解毒、透邪出表、表里分消等法。据报道艾滋病前期用中药治疗可以控制和逆转艾滋病病情发展。目前国内已筛选出的有效药方有归脾汤、大小柴胡汤、人参汤、知柏地黄汤等有效药物有紫花地丁、穿心莲、金银花、紫草、夏枯草、板蓝根(大青叶)、刺五加、蘑菇等(其中甘草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银黄注射液等。实验证明,这些方药均分别具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化验指标作用,主要适用于艾滋病前期。现在世界上有一些国家的科学家们在研究利用植物提取物来对付HIV,例如在英国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些植物提取物如生物碱,可通过HIV外膜使其发生变化,从而阻止病毒对其他细胞的感染,具有降低HIV感染力的功效。在美国亦有应用中药复方(主要是植物药)治疗艾滋病抗体阳性带毒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的报道,他们应用的中药复方主要是由灵芝、人参、黄芪、川芎五味子、金银花、党参、香菇、苍术等药所组成,但目前尚无临床和实验室的报告。
在针灸治疗艾滋病方面,已有我国医学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医学家合作,应用针灸或针灸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艾滋病的报道,已取得一些成效,主要用于艾滋病前期,具有改善主要症状,增强免疫功能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