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4 21:3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1:57
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华夏族内部群雄割据、纷争四起,最终四分五裂。而秦始皇统一七国建立秦朝又使华夏族从*走向了统一。秦始皇采取推行了郡县制,制订了“书同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
虽然秦王朝只有15年国祚,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商业网,使得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华夏民族因秦王朝而又得名“秦人”,西域各国及周边国家也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后来被人们遗忘了,但是“秦”(Chin)作为中国的名称却流传下流,成为印度及欧洲多种语言中中国的语源,如英语“China。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卫满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从而使汉人这个词汇又成为华夏族区分自己与其他民族的称呼。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但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汉”这个称谓一起使用至今。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汉人”自居也以“华夏人”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古代汉族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由当初单指华夏族,扩展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周边少数民族身上。并成为了全体中华民族之人的代称,其下包括了“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1:58
汉族又名华夏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为上古时期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后裔,即炎黄子孙。汉族还是一个在历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