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7 16:4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18:11
将士的儿子一直是将士,农民的儿子一直是农民。
出处:春秋·管仲《管仲论市工商农》
管子说:“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
白话释义:
管子说:“将士的儿子一直是将士,农民的儿子一直是农民,工人的儿子一直是工人,商人的儿子一直是商人。”
创作背景:
本文主要论述了士、农、工、商分业而居及各业发展等问题。耳濡目染并不需要过多的努力,就可以使子弟安心学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哲理。
管仲将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可贵见解,展示其文中,还鼓励商贾,行文也较委婉,语气十分平和。从“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管子的名言中,就已经透露出管子对于商品经济的重视,充分地说明了管子的先进思想超越同时代乃至后代许多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19:29
《国语"齐语》载,春秋初叶管仲治齐,将齐“国”分为21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将“野”分为五属,每属30乡。按当时规定,四种职业世代相袭,不得改变。这即是管仲对齐桓公所说的“士之子恒为士”“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农之子恒为农”。“士之子恒为士”即只有士乡的人才有成为士的资格,但这并不能于说,出身士阶级的人都可以直接去做官。要真正取得士的身份,还要接受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内容的六艺教育,所以当时贵族社会的子弟10岁左右就要进“小学”学习。至于“野人”,只能世世代代做农夫,除了在生活中保有婚、丧等习俗性礼节外,周代贵族社会纷繁的礼乐生活和他们是无缘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21:04
在古代,不论什么职业,多是守之以世。所以《管子》说:“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7 22:55
对于宗法制的一种继承制度 就是说是是士的子嗣一定是士 农民的子嗣也一定是农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01:03
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