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民国人物孙烺轩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7 06: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3:19
孙烺轩出生在一个中落的封建家庭,年轻时以贩卖布匹为生,后经人介绍到芮辅庭自东自掌的益泰昌棉布店当一名小伙计。孙烺轩和另一伙计胡树屏很受芮的赏识,先吃股后升为领东经理。芮辅庭年老财足之后,坐享其成,柜上业务全交孙、胡二人,但又怕孙、胡萌生异志,从中营私,因而严加防范,嘱令随时报告经营情况,偶有差错,便当面申斥。这时,孙、胡二人不但具有独立经营的能力,而且也积累了一些资财,因此不愿再寄人篱下,遂向芮提出辞职,另树一帜,合伙开了元隆绸布店。
元隆开业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店址初设在针市街义兴栈内,资本定为白银两万两。传说出资人分为四股,即庆修堂孙(烺轩)、荫余堂胡(树屏)、胡子彬(胡树屏族弟)及一郑姓,每股五千两,业务经营由孙、胡主持。胡子彬和郑某系隐名入股,郑某是钱业经营者,因其业务亏损,债权人都向元隆追讨,为此,胡树屏曾多次应诉出庭,事情过后,即把郑某股份清出,后胡子彬也因故退出。从此,元隆才归孙烺轩和胡树屏两家所有。
早期的元隆只经营内局批发,专从上海进货,称为“下南家”,用职工二十余人。但因南北差价不大,税率高,开支重,一年多就将资本蚀光。孙烺轩主张收摊,胡树屏坚持说:“你不想干,是因有饭吃;我不干,没办法,你不干,我自己也得干。”于是,两人重新计议,袭用兵法上“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策略,增添门市部,讳言亏累,硬说赚一倍成数开分。这一招果然生效,街面上都哄传元隆赚了大钱,引来不少钱庄争先交往。据说,仅堂名存款就达二十四万两,于是租到估衣街新址,经过修葺后,前门做门市,后边作批发,元隆从此“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