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4:3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51
第一、匈奴为夏后氏苗裔说不足为信,但是匈奴确实与夏族存在某种渊源。匈奴与夏族的不同特征包括:一、语言迥异,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匈奴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只是尚不能确定其属于突厥语族、通古斯语族或蒙古语族,也有学者认为匈奴语属于已经消亡的阿尔泰语系第四语族(亦邻真)或三大语族尚未形成前的“阿尔泰原语”(杨建新)。无论哪种可能,匈奴语都与华夏族所属的汉藏语系汉语族(原始汉语)是差别明显的。
二、体质不同,现挖掘出的匈奴墓葬中的遗骨显示,匈奴人种虽有欧罗巴人种或远东人种的成分,但以北亚蒙古人种(即古西伯利亚类型)为主,与东亚蒙古人种的华夏族明显不同(参见朱泓<体质人类学>)。语言和血统迥异的两个民族当然不可能是一脉相承,但是匈奴风俗中确实有华夏族的遗风,如祭祀龙(“五月大会龙城”、“岁有三龙祠”)、祭祀日月(“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尚黑(“不以墨黥面,不得入穹”)等等,因此匈奴先祖和华夏族早有接触固不待言,一部分北迁的华夏族在先秦时就融入匈奴联盟也大有可能。
第二、义渠说和西来说缺乏依据。《史记》中所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匈奴参与五国伐秦之事为孤证,仅见于《秦本纪》,为其他史料所不载。而且匈奴即便参加了此次合纵攻秦行动,也不能证明匈奴就是义渠,因为两国可以同时对秦国用兵。何况义渠流行火葬,风俗和崇尚土葬的匈奴格格不入。
第三、匈奴西来说,在匈奴进入中国北方边疆的时间和路线这一关键问题上,或与其他史料矛盾,或含糊其辞,均难以确证。
第三、王国维所主张的同种异名说,将鬼方、混夷、獯鬻、严狁、戎、狄、胡都看做匈奴民族的“曾用名”(其中戎、狄为华夏族所加族名,鬼方、混夷、獯鬻、严狁、胡为其自称),则是混淆了两类异族之间的区别。
综合上古文献、甲骨文、金文和考古学的成果可知,鬼方、混夷、獯鬻、严狁、犬戎(或许为严狁的别名)等戎狄系民族生活在冀北、晋北、陕北、宁夏、陇东等地,这一地带先秦时以森林草原地貌为主,属于农牧交错带,而匈奴、林胡、娄烦、东胡、月氏、丁零、屈射等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区域则在其北面的蒙古高原、河西走廊、阿尔泰山、天山北路、外贝加尔乃至南西伯利亚地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51
有的人说匈奴是夏王朝的后裔,虽然当初的夏王朝非常的强大,但是也逃不过被灭亡的结局,因此他们有很多的后裔就全都逃出,去别的地方生存去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52
匈奴早在商朝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国北方的草原上。《括地谱》中对匈奴的描述:商汤灭夏以后没有杀死夏桀,而是把夏桀和他的家人流放在一个叫鸣条的地方,三年以后夏桀就死了,他的儿子带领着他的妻妾们向北边避难,过着随着牲畜迁徙的生活。中原人把他们称为匈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52
匈奴的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和大青山山区一代,后来势力强大,占据漠北地区,统一称为匈奴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