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5 16:4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2 16:43
1、意思:这是他引用孔子的话。表明,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2、出处:《论语.学而篇》第11章
3、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扩展资料: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解析:
孔子通过如何判断“孝”,说明高尚的品德并不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工作,而是有细致入微的内在作为判断依据。本章在解释上有争议,比如句中两处“其”字,有人认为指代父亲,有人认为指代儿子,这里做儿子解。
本章可以理解为,父亲在世时,看儿子的意志会不会违逆父亲;父亲去世后,看他的行为会不会违反父亲遗命安排。三年守孝期满如果还没有违背父亲的遗命,就可以说是孝了。
这里的“道”或为“遗道”,解释为遗留的安排、命令。为什么要规定三年,一方面古人有三年守孝的惯例;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孔子认为世事变化频繁,父亲的安排在三年内大致上会是符合形势的,但三年之后形势变化可能已超出了父亲临终时的预计,也就不用再僵化固守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2 16:44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2 16:43
1、意思:这是他引用孔子的话。表明,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2、出处:《论语.学而篇》第11章
3、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扩展资料: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解析:
孔子通过如何判断“孝”,说明高尚的品德并不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工作,而是有细致入微的内在作为判断依据。本章在解释上有争议,比如句中两处“其”字,有人认为指代父亲,有人认为指代儿子,这里做儿子解。
本章可以理解为,父亲在世时,看儿子的意志会不会违逆父亲;父亲去世后,看他的行为会不会违反父亲遗命安排。三年守孝期满如果还没有违背父亲的遗命,就可以说是孝了。
这里的“道”或为“遗道”,解释为遗留的安排、命令。为什么要规定三年,一方面古人有三年守孝的惯例;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孔子认为世事变化频繁,父亲的安排在三年内大致上会是符合形势的,但三年之后形势变化可能已超出了父亲临终时的预计,也就不用再僵化固守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2 16:44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