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2 00: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9:39
铜仁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秦代为黔中郡腹部地区。
汉时改隶武陵郡,蜀汉时始有县治。
唐置万安县,后改常丰县,分属思州、锦州、黔州。
宋末元初设思州、思南两宣慰司。
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清代铜仁建置无变化。
*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
*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
*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挑县兼管。
*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县。
*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歼、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3县。
*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
*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
*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
1950年1月12日,铜仁地区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
1956年9月撤销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
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
1979年1月撤销铜仁地区*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
1983年9月7日*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批准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
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
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
1991年全区通过“建并撤”并报经省*批复,自此开始建置为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事处。
2011年10月22日,撤消铜仁地区设地级铜仁市,撤消原县级铜仁市设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行政区域为新的碧江区行政区域;撤消万山特区,设铜仁市万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