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数学的自学能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05 09:3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05 13:52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调动,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索。
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课前教师指导学生预习,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环境。
五、教给学生学会总结有效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习提高效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05 11:00
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调动,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大量使用学具卡片,如小鸟、小鸭、小狗
用这些小动物卡片,教会学生认数、计算,同时大量使用图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最后动口表达的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利用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先估计有多少只羊,然后在认真的数一数,接着再每人发一包东西数一数,仅用一节课就教会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数小棒、说数、互相检查、汇报,一节课上得热热闹闹,充满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数学课有意思,不枯燥,为今后学习深层次的数学奠定基础。二、营造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索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
时我让学生们自由的把圆柱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图形后在解答。学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见解甚至是我始料未及的。整节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
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圆、五角星和一些不规则的图形)。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
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学生自己的探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四、课前教师指导学生预习,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环境
教师的预习指导,应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教给学生相应的预习方法,并根据新课的重点、难点及易混知识而设计预习方案,具体如下:(1)开始预习,对概念、法则、定律和性质要逐字逐句推敲、仔细品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自学习惯。(2)精心设疑,诱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如学习关于质数、合数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知识的构建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有些知识(如几何的形、体)都可用动手操作方法进行预习。如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可利用实物形象直观的特点,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中掌握这些形体的特征。再如,对锻造
问题,可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或黄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再把它改捏成圆柱体,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两种形体虽然变了,但体积不变,为学锻造
作了铺垫和准备。同时,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因此,我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自己去预习课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就越来越强。
五、教给学生学会总结有效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习提高效率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低年级使用教材的重点应放在观察上。新课本大量使用了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在指导学生看图观察时,可根据儿童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采用以下顺序:①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能按一定顺序观察。②按图意要求,会用语言表述。③明确图里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④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看懂、学会书中提供的学习方法。如在学习9加几时,我让学生说它的计算方法时,有的用数数法,有的用接数法,有的想到凑十法
,对于学生不同的算法,应加以鼓励。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长远学习打好基础
习惯是一个人逐步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其来工作学习都大有帮助。在一年级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记忆;书写工整、计算准确;及时检查、理清思路,到中高年级,更应重视验算检查等习惯的养成。老师在课堂上要严格培养、帮助、指导,久而久之,才能形成学生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我们要将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件重要的事,一件坚持不懈的事来做,让学生乐学、善学、会学。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自主应用等等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情感、个性诸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