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云南火把节的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3 09:5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1:28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伙子阿查倾心相爱着。这一年,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魔哈选女作怒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在魔哈的淫威下,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魔哈恼羞成怒,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阿查不幸堕落深渊。后经众乡亲搭救才脱险。
在阿查遇难的时候,诺娜姑娘险遭魔哈魔掌。魔哈带领兵丁把诺娜的家团团围住,要抢诺娜成亲。为了免遭贱踏,诺娜越悬崖绝壁,离家逃走,寻找阿查,在红山悬崖,她终因气力耗尽累死在悬崖之下,诺娜的身影永远显映在悬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称。
阿查被众乡亲救出了裂山,情知中计直奔诺娜家;只见诺娜的父母被魔哈所杀。阿查怀着悲痛埋葬了岳父岳母,找遍了丛山峻岭,最后才发同诺娜留在红崖上的白色身影。阿查痛不欲生,想跳崖与诺娜同归。众乡亲前往劝阻,从崖边拉回了阿查,并和他一起商量复仇的办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三村五寨的乡亲们高举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烧了魔哈宫殿,烧死了罪恶的魔哈。为诺娜报了仇,为众乡亲解了恨。
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起松明火把,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烧死蚊虫;驱邪除恶,以示吉祥幸福;同辈人互敬火把,烧掉“祝崇”,以示清洁平安。然后举着火把把田间地头,挥舞引蛾,扑灭害虫。巡游之后,将火把插在田头地角,村前开阔地带,男女青年就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左脚 ”,老人们围着坐火塘,打开醇香的火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
人们还早早将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节日这天杀猪宰羊,同吃同住以示亲人团聚。这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虽与其它传说大同小异,但却体现了当地彝族百姓的习俗。按理“火把节”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可这里却过“六月二十五”。因为它是为了纪念这一天英勇的阿查和四山八寨的乡亲们报仇血恨的日子。
火把节这天,周边元谋、永仁、龙街等地的山民都挑着自己的山货、土货,赶着骡马,跋山涉水来到赵家店,他们搭起帐篷,支起锅灶,一串串山货和一碗碗香气扑鼻的牛羊汤锅让过往的人们流连忘返。中午,在山上坡上,彝家人民支起磨秋,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在磨秋两头你上我下,人群中传出一阵阵喝彩声、欢笑声。夜晚,在稍有平坦的山坡上,一堆堆篝火燃了起来,彝家小伙拨弄着三弦月琴,姑娘们手牵手围着火堆随一阵阵弦声跳了起来,烈烈的火焰窜得老高老高,映红了年青人的面孔。尊敬的客人,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一定会不顾一切地挤进人群,牵起彝家姑娘的手,围着篝火,跳到天亮。
火把节
我国南方彝、白、纳西、僳僳、拉枯、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大都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一至三天。各民族、各地区活动内容不完全相同,但都少不了要在节日夜晚点燃松木扎制的火把,或插于村中,或举之来往于田间,并伴随各种歌舞活动。
彝族过火把节时,一到夜晚,各村寨即点燃火把,炬火散布游动于田野山乡,颇为壮观。彝民用火炬照田,占岁丰收。民间传说,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耍火把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节日期间,有的地方要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户要抱一只鸡到田里去祭“田公地母”。民间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故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走,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谓此为“送祟”。火把节期间还有各种社交文化娱乐活动,各村寨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路南石林圭山一带的斗牛、摔跤比赛尤为闻名。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并将经挑选的膘肥体壮的牛牵到会场,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前来观看。届时由一有威望的人宣布比赛开始,于是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一对对男女青年在赛场四周弹起大三弦,跳起欢乐的舞蹈。在万众欢腾中,参赛者将一头头滚瓜溜圆、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会场,接受裁判员的检验过目。裁判员一声令下,主人按照事先选择的对手,将牛放出,任其格斗。凶猛的公牛扬蹄翘角,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挖,直到将对方斗败为止。优胜者可获得场边标杆上挂着的球形彩红。
火把节期间另一项重要比赛是摔跤。参赛者身穿短裤,赤膊上阵。开始时互相拥抱,以示友好。裁判员一声令下,便相扑角力,奋勇拼搏,最后以把对方摔倒、双肩着地为胜。比赛场面极为壮观。一处摔跤,八方相聚,盛装的群众从四面围观,欢呼喝采。小伙子们背着大三弦,带着竹笛;姑娘们背着自己精心绣制的花挂包,赛前赛后,奏起欢乐的乐曲,跳起欢乐的舞蹈,使比赛充满热烈的气氛。
火把节又是青年男女交往,选择配偶的良好机会。节日期间,他们共举火把为嬉,并欢聚于山间田野,举行簧火晚会。青年男女在篝火下相互弹唱,尽情歌舞,彻夜不息,从中寻求自己心爱的对象。斗牛比赛中的优胜者和摔跤能手,往往成为姑娘们所追求和爱慕的人。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白族传说与此不同,光绪《昆明县志》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
我国南方彝、白、纳西、僳僳、拉枯、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大都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一至三天。各民族、各地区活动内容不完全相同,但都少不了要在节日夜晚点燃松木扎制的火把,或插于村中,或举之来往于田间,并伴随各种歌舞活动。 彝族过火把节时,一到夜晚,各村寨即点燃火把,炬火散布游动于田野山乡,颇为壮观。彝民用火炬照田,占岁丰收。民间传说,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耍火把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节日期间,有的地方要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户要抱一只鸡到田里去祭“田公地母”。民间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故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走,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谓此为“送祟”。火把节期间还有各种社交文化娱乐活动,各村寨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路南石林圭山一带的斗牛、摔跤比赛尤为闻名。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并将经挑选的膘肥体壮的牛牵到会场,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前来观看。届时由一有威望的人宣布比赛开始,于是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一对对男女青年在赛场四周弹起大三弦,跳起欢乐的舞蹈。在万众欢腾中,参赛者将一头头滚瓜溜圆、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会场,接受裁判员的检验过目。裁判员一声令下,主人按照事先选择的对手,将牛放出,任其格斗。凶猛的公牛扬蹄翘角,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挖,直到将对方斗败为止。优胜者可获得场边标杆上挂着的球形彩红。
火把节期间另一项重要比赛是摔跤。参赛者身穿短裤,赤膊上阵。开始时互相拥抱,以示友好。裁判员一声令下,便相扑角力,奋勇拼搏,最后以把对方摔倒、双肩着地为胜。比赛场面极为壮观。一处摔跤,八方相聚,盛装的群众从四面围观,欢呼喝采。小伙子们背着大三弦,带着竹笛;姑娘们背着自己精心绣制的花挂包,赛前赛后,奏起欢乐的乐曲,跳起欢乐的舞蹈,使比赛充满热烈的气氛。
火把节又是青年男女交往,选择配偶的良好机会。节日期间,他们共举火把为嬉,并欢聚于山间田野,举行簧火晚会。青年男女在篝火下相互弹唱,尽情歌舞,彻夜不息,从中寻求自己心爱的对象。斗牛比赛中的优胜者和摔跤能手,往往成为姑娘们所追求和爱慕的人。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白族传说与此不同,光绪《昆明县志》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2:46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农历6月24日前后举行。这项活动非常隆重,每逢节日,各地的彝族人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娱乐方式。但节日之夜人们手持火把在田间绕行,这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 在“火把节”上,男女老幼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参加各项活动。男子主要是摔跤、赛马、斗牛、斗羊等;妇女的活动内容大多是唱歌、跳舞,有的弹口弦,有的想小伙子敬酒。“火把节”的*是在节日之夜。夜幕中人们举着火把边唱边跳,口里不时发出各种吼声。在村寨和田野里迂回。由于举火把的人很多,于是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火龙,火龙翻腾,时隐时现。霎时间,村寨都被熊熊火炬映得通红,闪动的火光不时组成各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十分壮观。
云南的一些彝族聚居区,在“火把节”的夜晚,村里村外要燃起熊熊篝火。人们手持火把互致节日的问候,并围着篝火翩翩起舞,纵情歌唱。有的地方还在村寨的平坝中心设置大火把,人们围绕着大伙把载歌载舞欢度节日。还有的姑娘用一种长形的火把,不停的扑打火头,使之形成一道道火网。这时骑着马举起火把的小伙子们从火网中穿越而过。火把节的狂欢之夜是青年男女结识、恋爱的好时机。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相传在很早的时候,有一个贪婪、残酷的奴隶主,他到处掠夺、压榨和*奴隶。奴隶们对他恨之入骨,他们无法忍受奴隶主的残酷统治,终于纷纷起来反抗。在经过一番谋划之后,奴隶们拿起棍棒镰锄和石头,攻打奴隶主设在山上的城堡。但那里防守很严,攻不进去。奴隶们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天晚上,人们赶来一大群山羊,在每只山羊的角上绑一束火把,让羊群走在前面,众人手持火把跟在后头。奴隶主眼看见一片火海,惊慌失措,奴隶们乘机攻下城堡,杀死了奴隶主。那一天正是农历6月24日。为了纪念这一胜利,从此以后,人们每年6月24日都要点起火把,以示庆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火把节”。
另一个传说故事是说,在很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位大力神,奉天王之命来到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他的恶劣行为惹怒了地上的一位大力士。一个要破坏,一个要制止,双方相持不下,决定以摔跤来分胜负。他们整整摔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这时,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地上的大力士呐喊助威,最后把天上的大力神打败。保卫了人们的幸福生活。但这却激怒了天王,天王放出各种害虫去糟踏人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然而,聪明的人们并不惧怕,他们砍来松枝,点燃起一束束火把去驱赶害虫,结果天王放出的害虫都被大火烧死了。这一天也是6月24日。后人为了纪念保卫幸福生活的这一胜利,每年的这一天,都要身穿节日盛装,杀鸡宰羊,举行庆祝活动。晚上要拿着松明火把在村寨、田间巡游。同时还要举行摔跤、斗牛及歌舞等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4:21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 有关火把节的传说较为普遍的是: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搬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派遣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蹋庄稼,危害人民,人民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白族传说与此不同,光绪《昆明县志》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 火把节对彝族来讲就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在整个的节日过程中所有的彝家,人不做饭,只吃肉、喝酒。肉叫“砣砣肉”是剁成一块块的猪肉或羊肉煮熟,沾上盐和辣椒粉吃。酒叫“杆杆酒”:用细竹子掏空了杆子插在酿好的米酒中吸着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6:12
云南火把节的由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说。居住在石林的撒尼人曾经说,在古老的年代里,有一个魔王,*、欺压、杀害人民。撒尼人在魔王的统治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多次起来反抗魔王,但魔王又法术,所以多次斗争都失败了。后来有一个聪明的人,想了一个主意,把火把捆在羊角上,从四面八方把羊群往山上赶,向魔王冲击,魔王的法术只适用于人,不能对付羊,魔王就在大火中被烧死了,人们为了纪念战胜暴虐魔王的胜利,每到这一天就举行火把节。
这个神话,反映了撒尼人不畏*勇于斗争的精神。白族的火把节源自于“火烧松明楼”的故事。相传在唐代,大理洱海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它五诏,并霸占登赕诏首领逻登的妻子慈善。六月二十四日这天,皮逻阁诱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放火将他们烧死,随后发兵攻打登赕诏。
慈善夫人紧闭城门坚守半月,弹尽粮绝,自杀身亡。以后,白族人民每年的这一天燃气象征自由、搜证的火把,来纪念慈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