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56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27 23:03
1、指的是火焰山山上高温干旱,飞鸟千里不敢来。
2、火焰山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公里,火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缭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西游记》书云:“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躺也要化成汁哩。”这部神话小说描写虽然夸张,但其炎热确非它山可比。唐诗人岑参形象地写道:“火焰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7:21
《火山云歌送别》唐 岑参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译文:
火山高高耸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
火云铺山盖岭凝滞不开,方圆千里鸟儿不敢飞来。
火云清晨刚被胡风吹断,到傍晚又随着塞雨转回。
回环缭绕吞没了铁关树,蒸腾弥漫半掩了交河戍。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东,山上孤云将随你向东去。
赏析:
火山,即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东,因山体为红色砂岩构成,且其地气候干热而得名。
《火山云歌送别》一诗,正可使我们感受到岑参诗作的这一特点。诗人下笔凝重而又不失洒脱自如,以其俊逸的笔力涂抹着浓厚的色彩,使所描绘的画面具有难以否认的真实,又有着难以言尽的韵味。
诗的前四句,作者一连用了四个“火”字,将一幅瑰奇壮丽的火山云霞图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由于热气蒸腾,连平时翱翔无阻的飞鸟,也只有躲在千里之外而不敢靠近一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两句的大意是说,早晨刚被塞风吹散的火山云气,傍晚又随塞雨飞回。“缭绕”两句,意谓火山云气弥漫广远,其势将湮没周围的一切。
向南看,屹立于沙漠之中的铁门关 (在今焉耆和库尔勒之间) 被缭绕的火云所吞。向西看,云海的热浪掩盖到交河城边。此时的火山云雾,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神奇力量。
以上四句,对仗工整,尤以“缭绕”两句为胜。在古诗对仗中实不多见,连绵词“缭绕”与“氛氲”相对,不但平仄相反,而且是双声对叠韵,于整首诗的雄浑中颇见工巧。“吞”、“掩”两个对仗的动词,为云气之盛增加了气势。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被送的友人要上路了,要到那火山以东的万里迢迢的内地,山回路转,已难再见朋友的身影,但望见火山之上随朋友而去的一片孤云,也毕竟是一种慰藉。最后点出了作者对友人惜别的真挚情意。
扩展资料:
火焰山民间传说:
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
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杀。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
因此,维吾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火焰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焰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7:22
《云歌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