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理特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5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18:31
多元化,源远流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18:32
将“地理”二字与西文的 Geography相对应,认为它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的科学,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分支领域,这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从这一意义而言,地理学的现代概念完全是外来的。
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并非没有地理学的观念,而且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与西方相比自成体系。“地理”一词最先见于《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孔颖达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这一阐释较为含糊,大略可以理解为山川形势。因而地球表面具有地域差异的事象在古代一切均可以“地理”二字出之。如《汉书·郊祀志下》称:“三光,天文也;山川,地理也。”这指的是自然环境要素;《汉书·王莽传下》载:“予制作地理,建封五等”,这大体指一种地缘*形势。由此引申出来的还有《博物志》卷一所言:“地理广大,四海八方”,这简直指整个地表范围;而《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称:“写了他地理角色与来人”,这又具体指地址以及行走线路。
如果当作一门学问,“地理”在中国古代也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将山川形势与星象、阴阳相结合的相地术,即风水地理。如《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存目二所录明李国木撰《地理大全一集》三十卷《二集》二十五卷,明罗珏撰《地理总括》三卷,以及不著撰人名氏的《地理玉函纂要》二卷,都是这一类的东西。这一门学问起源甚早,自唐末以后大盛于世。元人称:“极于宋末,儒之家家以地理书自负,涂之人人人以地理术自售”
地理作为科学意义上的一门学问,其在中国形成始于汉代。东汉班固为西汉一代撰述国史,编成《汉书》,其中关于地理方面的专篇即为《地理志》。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地理”为名的地理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的地理学至此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当然我国的地理学知识并不自《汉书·地理志》始,最早的典籍当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包含九州、导山导水、五服三个部分。历史上曾长期认为它是大禹治水成功的纪录,而九州是当时曾实行的*制度。实际上它只是战国时期人的伪托,大一统思潮兴起之后的产物。
与《禹贡》差相同时的地理著作还有著名的《五藏山经》,即现存《山海经》中的《山经》部分。有人认为它成书于《禹贡》之前,如顾颉刚先生;也有人认为它受到了《禹贡》的影响,如王成祖先生。但大体说来,认为它成书于战国时期,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它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个部分,共26篇,俨然将地面分为五大区,通过山列的走向记载各地的矿产、奇异的动植物乃至巫医、神话传说。它记事带有很明显的夸诞、浪漫的特征,难以征信,因而其地理价值根本不能与平实质朴的《禹贡》相提并论。
在《禹贡》与《汉书·地理志》之间还有一些其它的典籍含有部分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如《管子》、《吕氏春秋》、《尔雅》、《周礼》、《史记》。托名管仲所作的《管子》实际上主要是战国后期的作品,其《地数》、《地员》、《度地》诸篇涉及到矿藏、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不妨认为是自然地理知识的萌芽,只是这些知识并没有对传统的地理学体系产生影响。《吕氏春秋》的《有始览》包含着对“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诸概念的解释,但这些概念及解释都不很可靠,颇有向壁虚构之嫌。
同样提出了九州概念的还有《尔雅》和《周礼》,这些九州与《禹贡》中的划分各有异同。《尔雅》大约成书于汉初,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书,其《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诸篇包含许多地理知识;尽管受体例的*,这些知识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有机联系,但由此可以了解到许多地理名词的来历,其中有不少在后世已经发生了变化。《周礼》与地理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职方氏》一篇,过去传说它是周代的制度,实际上不过是西汉末年刘歆为王莽篡汉制造*而编造的。《职方氏》中的九州方案,每州都列出山镇、泽薮、川、浸、出产、居民男女比例、畜宜、谷宜,其叙述内容与《禹贡》大体相仿而文句更为整齐单调;所谓“川”、“浸”、“泽薮”彼此的区别并不很清楚;况且各州之间也没有交待具体的界限,一望而知是以《禹贡》为蓝本而炮制出来的。
《史记》是班固在修《汉书》时着重参考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过去不少人喜欢比较班(固)、马(司马迁)优劣,普遍认为司马迁更为杰出;实际上持此论者不过是觉得《史记》行文生动,阅读时可以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若以专业的角度视之,《汉书》在许多方面无疑更胜:它语言平实,好用古字,这些颇受非议的地方都是其学术气味更浓的表现。以地理方面而言,尽管我们用现代地理学的眼光可以发现《史记》中有不少地理内容,如《货殖列传》、《平准书》可谓是经济地理专篇,《货殖列传》中还提出了我国第一份内容相当翔实的经济地理区划;此外《河渠书》可谓是水利、河道变迁专篇,《封禅书》包含有不少宗教地理、自然地理资料;但按照传统地理学观念,司马迁的意识终究还是不够的。例如,从战国到秦社会变迁那么剧烈的一个时代,《史记》中竟没有一个相当于后世《地理志》之类的专篇,以致后世对于当时的地理状况虽努力研究,却一直不能有满意的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深的遗憾。
《汉书·地理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问世的。它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开头引录《禹贡》全文和《周礼·职方氏》的九州部分,中间以西汉的行政建置为纲,将山川、物产、古迹等各项地理资料分条附记于其中,末尾辑录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并记载了一些海外交通的情况。
这一结构充分地反映了班固对于“地理”的理解。他在《汉书·叙传下》中称:“自昔黄、唐,经略万国,燮定东西,疆理南北;三代损益,降及秦、汉,革刬五等,制立郡县,略表山川,彰其剖判,述《地理志》第八”。就是说,他观念中的“地理”虽然也包括了山川形势,但更关心的是对它的“疆理”、“剖判”,亦即行政建置。因而他对《禹贡》给予充分的尊重,在《汉书·地理志》开头将其全文照录,并不是象我们今天这样意识到《禹贡》对于地理学所具有的意义,而只是将其当作行政制度之一种,恰好在传说中它曾实行于夏禹时代。同理,他将传为周代行政制度的《职方氏》九州也一并照录,而不辨析其来历及真实与否。正因为如此,当历史行进到秦汉时代,五等之封已经革刬,传说中的九州也已成为过去,此时的“剖判”是通过郡县。班固顺应时变,在正文中将“地理”的纲领由《禹贡》、《职方氏》的九州一变而至于汉代的郡国,这不能不说具有开创之功。这份功劳本应该属于太史公司马迁的。
对“地理”的这种理解也很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重实用、重功利,而轻视学理上的探讨。《汉书·李寻传》载传主之言云:“仰视天文,俯察地理,观日月消息,侯星辰行伍,揆山川变动,参人民谣俗,以制法度,考祸福”。很明显,当时人将地理当作一种应用之学。无论自然要素(山川变动)还是人文状况(人民谣俗),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经世济民(法度、祸福)。班固在叙述完西汉的行政建置和相应的地理资料之后,还将当时“犹未宣究”的刘向《域分》和朱赣《风俗》辑而论之,不能不说有其深意存焉。
这一观念再渗透到地理学中,那便是形成一种很强烈的思维定势,即轻自然而重人文。《汉书·地理志》而后,历代正史修撰《地理志》形成一个传统,但内容不过照着《汉书·地理志》亦步亦趋,有些简单的甚至只有光秃秃的政区纲目,其它内容如山川、物产、古迹、水利等一概没有。沈约在《宋书·州郡志》序中称:“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文中直接将“地理”当作“政区”的同义语,这可以说是古代对于“地理”一词最为极端的理解。
也正因为如此,地理学在我国传统中一直被当作历史学的附庸。一方面,以地理为标的的著作往往成为历史著作中的专篇,如国史或地方志中的《地理志》。另一方面,这样的地理之学往往带有历史地理的性质。即便体例不受《地理志》影响,内容也往往不免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如《水经注》,它以水道为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地理学著作,但从内容看,它又是一部十足的历史著作。——当然,它同时还是一部文学名著。
体例不受《地理志》影响、内容又不带历史色彩,这样的地理学著作在我国传统中固然也不乏,而且它们也得以分享“地理”这一称号,但它们一直没有成为地理学的正宗。史载南朝时庾仲容曾抄“众家地理书二十卷”行于世
周振鹤先生提出,到了晚明,由于《徐霞客游记》和王士性《广志绎》两大著作的行世,已使得中国传统的地理学脱离历史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
在清中叶修撰的《四库全书》中,地理类作为史部十五类中的一类,下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外纪九属。这一分类将自《隋书·经籍志》以来历代公私书目中笼而统之的“地理类”条分缕析,直观地显示了传统地理学发展到极致时它所拥有的知识体系。与《汉书·地理志》的时代相比,此时地理学的知识积累已庞大了许多,但知识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徐霞客游记》被编入外纪之属,而《广志绎》被列为外纪之属存目。这与《汉书·地理志》在叙完西汉的行政建置及一应地理资料之后,将朱赣《风俗》辑而论之并附载域外地理的做法如出一辙。可以说,《四库全书》地理类各属的知识类型在《汉书·地理志》中都已经出现了。
自晚清输入现代地理学的观念以后,我国传统的地理学被称为“沿革地理”。上世纪50年代,在侯仁之先生、谭其骧先生等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的呼吁、倡导下,沿革地理最终被改造为历史地理学,由此实现了地理学在我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
二、沿革地理述略
沿革地理现在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在*它曾盛极一时。“沿革”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沿”和“革”分别作为动词,前者指沿袭前代,后者指对前代的建置有所变革;其二,当它们组合成为名词的时候,一般特指行政建置的变化。沿革地理指的是以沿革为中心的地理,其研究对象以疆域政区为主,其研究方法主要是比勘不同时代的变化,而极少进行更广的考察和更深的探索。也有人称之为地理沿革。
沿革地理的发展具有两条主线。其一是疆域政区的建置沿革,这方面的鼻祖是《汉书·地理志》。它开头征引《禹贡》和《职方氏》,旨在表明古今疆域政区的异同;主体部分以西汉的行政建置为纲,“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其历史地理意义十分明显。此后历代正史十分注重《地理志》的修纂,凡有志便有《地理志》,二十四史*有《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旧五代史·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宋史·地理志》、《辽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十六部地理志。
在这十六部地理志中,最重要的是《汉书·地理志》和《隋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不仅自我作古,开百世典型,而且它还是修得最好的一部。这一方面表现在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以西汉郡县作为纲目,注文中记载了各郡国和若干大县的户口数,当时四百多条水道的源流,*设在各地的盐、铁、工、服等手工业管理机构,以及各地的名山、矿藏、陂泽、神祠、有历史意义的城邑乡聚、重要的关塞亭障等等,后来的地理志没有哪一部堪与比肩。其篇末所辑的朱赣《风俗》更是堪称独步,后来的地理志只有《南齐书·州郡志》、《隋书·地理志》、《宋史·地理志》有一些简略的相似内容,而资料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方面,它的体例相对较为严谨。地理资料是具有时效性的,行政建置尤其如此。中国历史上的政区变化有一个特点,即每个朝代初建的时候,出于安定团结的需要,往往对前代建置变革无多;而一旦形势稳定,才渐次进行大幅度的更张。因而历史上的政区差异在两个朝代之间往往不及一个朝代内部来得剧烈。地理志要反映一个朝代的行政建置,比较合理的做法是选取一个时间断面,最好是该朝代疆域最大时的一个断面,将所有的政区在同一时间平面上作横向展开;然后在每个政区下分别叙述其来龙去脉,反映出纵向的变化。《汉书·地理志》正是这样做的。它在户口资料首次出现时标明其时效为元始二年(公元2年),政区资料未标明时间,其中郡国级政区与户口资料相匹配,县级政区时效清儒钱大昕考定为元延、绥和之际(公元前8年)。这固然是班固为例不纯之处,但与后世地理志相比,《汉书·地理志》总体上仍然是最严谨的。后来的地理志对于时代断限大多很含糊,有些甚至根本就无所谓时代断限;以至于志中所载行政建置从来就不曾存在过,还使得不少读者误以为整个朝代的政区便是如此。这都是传统文人“好读书不求甚解”之弊。
《隋书·地理志》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它反映了从南北朝后期到隋代的行政建置。《梁书》、《陈书》、《北齐书》、《北周书》都没有志。唐初修《隋书》的时候,本来也是没有志的。唐太宗命令修《五代史志》,以配合这五部史书;起先它是单行的,后来被编入《隋书》,也就被称作《隋志》。因而《隋书》中的各志都很重要。《隋书·地理志》在总序中叙及南北朝的政区概要,正文以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为断限,注文记载此前的沿革;还穿插着按《禹贡》九州的区划记载了各州的人文地理概况。虽然与《汉书·地理志》相比,《隋书·地理志》在内容的丰富性、资料的系统性、组织的合理性等各方面都大为不如,但比其它正史地理志则明显高出一筹。
从唐代开始,出现了单独的全国地理总志。最早的是贞观十五年(641)魏王泰主持修成的《括地志》。它以贞观十三年(639)的政区为纲,叙述建置沿革、兼记山岳形胜、河流沟渠、风俗物产、往古遗迹以及人物故实,共555卷。可惜后来散佚了,只有其《序略》和零星被引用的条文保存了下来。传世最早的地理总志是成书于元和八年(813)的《元和郡县志》。其编者为当时的宰相李吉甫。该书以贞观时规划的十道为纲,配合当时的47方镇,分镇记载府、州与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建置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其中,所记元和时的行政建置以及户、乡等地理情况为其它资料中所不载,而县以下山、川、宫、戍、故城之类小地名远较两《唐书》地理志为多。该书本来是有图的,称《元和郡县图志》,每镇一图一志;南宋时图已散佚,故只称《元和郡县志》。现存文字内容也有残缺。
宋代的地理志总志非常发达,有北宋《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南宋《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共5部。其中,《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宋初,内容非常丰富,体例较《元和郡县志》亦有所创新,所记多宋以前事,尤以唐代占很大比重。《元丰九域志》以元丰八年(1085)政区为准,当时政区及户口资料现存仅此一份,但其它内容较为简略。《舆地广记》开头叙历代疆域,分区论述形势,此后按宋代政区叙述其沿革,所列为北宋政和(1111-1118)中之制。《舆地纪胜》和《方舆胜览》是两部以保存人文地理资料见长的总志,前者记述历代地方建置沿革其详尽程度不亚于《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而可信程度又有过之。它对资料都注明出处,对不同的说法详加考订,所记宋代监司的沿革尤为其它总志所无。相对而言,《方舆胜览》对于政区沿革较为马虎。
元代出现了官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大元一统志》。该书1300卷,分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门类。可惜这部规模空前的巨制在明代就已经散佚,如今只能看到辑本。受其影响,明天顺五年(1461)也有《大明一统志》90卷之作。其山川湖泊、津梁馆驿、土特物产、寺观祠庙、学校书院等资料均胜于《明史·地理志》。客观地讲,唐以后的正史地理志让人感觉未能达到《汉书·地理志》和《隋书·地理志》的水平,全国性地理总志的兴起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清代对于一统志的编撰更是慎重其事,先后凡三修,从康熙延续至嘉庆,最后修成《嘉庆重修天下一统志》560卷,简称《大清一统志》。它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政区为断, 按省、府州、县*叙述。其古迹部分对历史上大量的故城、废县作了精密考订,既用史实说明其兴废年代,又考订其今地,堪称沿革地理的集大成之作。
明清时期还有两部著名的私修地理总志: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前者120卷,主要讲各地的利病,即资源、水利、赋役、民情等等。后者130卷,主要讲形势,即“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它先叙述历代州域形势,即历代的疆域政区,主体部分按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详述各地的形势、城镇、山川、关隘、桥梁、驿站等,对历史地名的考订极为精详。
清中叶乾嘉汉学兴起以后,对沿革地理的研究曾形成一股热潮。这一热潮一直延续至清末、*。其中,有对缺志朝代的补苴之作,如洪亮吉的《东晋疆域志》、洪齮孙的《补梁疆域志》、臧励龢的《补陈疆域志》;也有对历代正史地理志的考订和纠正,如全祖望的《汉书地理志稽疑》、杨守敬的《隋书地理志考证》。这些工作就具体结论而言有不少至今仍值得重视,但总体看来,已只有资料荟集的作用。尤其那些补志,高明得实在有限。
沿革地理的另一条主线是水道变迁。我国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降水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都很不均衡,作为农业基础的水利,自来便关系到国计民生。《史记》创立《河渠书》的篇目,此后《汉书》有《沟洫志》,《宋史》、《金史》、《元史》、《明史》都有《河渠志》。这些《河渠志》主要记载以黄河为中心的水道变迁与水利兴修,其出现与否完全取决于该朝代黄河是否安定。其中,《河渠书》记载了春秋战国以至汉武帝时各地的运河及灌溉渠道,以及西汉前期规模较大的两次河患。《沟洫志》则详细保存了汉武帝以后黄河决溢、改道、成灾、治理及其影响的资料,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黄河河道、河性、河床、含沙量等自然特征,还保留了一些先秦时期黄河的信息。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了近八百年,因而这段时间的正史里也就不再有《河渠志》的位置。五代以后,黄河为患愈益猖獗,宋、金、元、明诸史便不得不将其作为常设篇目。《宋史·河渠志》是各《河渠志》中篇幅最大也是质量最高的一部,其覆盖范围遍及宋代全境,在内容中又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方面的成果,对于水利事业的重要资料网罗无遗。相对而言,《金史·河渠志》便显得粗疏,它只记述黄河、漕渠、卢沟河、滹沱河、漳河五条大河,而且内容颇多挂漏。《元史·河渠志》的粗疏犹有过之,除局部间有可取之外,从内容到组织都相当混乱。《明史·河渠志》基本上反映了有明一代黄河变迁及各省水利建设的概貌,它将海运、淮河列为专篇,具有当时的时代特点,每一篇的叙述组织也清晰得当。
除了正史河渠志,还有一些记述水道变迁的专著。这方面,最著名的当然是北魏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我国古代一直有撰写《水经》的传统,如《山海经·海内东经》所附26条水道、《说文解字》水部所据资料,都应该是不同时期成书的《水经》。郦道元所注的《水经》从内容推断应该成书于三国时期。它本来只是简略地记载全国137条河流的发源、流经和汇入之地,郦道元采取作注的形式,“辄述《水经》,布广前文”,将掌握的资料分别编织到《水经》相关的字句之下,“脉其枝流之吐纳,诊其沿路之所躔,访渎搜渠,缉而缀之”
《水经注》之后,唐代李吉甫有《删水经》10卷,金代蔡正甫有《补正水经》3卷,但都没有流传下来。明清时期这一类著作也有不少。黄宗羲有《今水经》,较为简略。齐召南有《水道提纲》28卷,用《水经》遗意,以海为纲,所举地名以乾隆时期为准。徐松又有《西域水道记》,仿《水经注》之体,记述11个湖泊流域的河流及地理状况。另外较著名的又有《行水金鉴》和《续行水金鉴》,系统地汇集了黄河、淮河、长江、运河诸流域的水道变迁、水利工程以及行政管理的文献资料。前者176卷,傅泽洪、郑元庆编,成书于雍正三年(1725),所辑资料自上古至康熙末;后者157卷,道光时黎世序、张井、潘锡恩等编,所辑资料自雍正至嘉庆末。
在疆域政区、水道变迁两条主线之余,过去讲沿革地理的也有人旁及都邑。这方面,古代也有不少著作,如《三辅黄图》、宋代程大昌《雍录》、明顾炎武《历代帝王宅京记》、清代徐松《唐两京城坊考》等等,现在大抵属于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但在过去的沿革地理中并不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