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皇有什么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4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6 03:12
1、皇,中国开国之初最高统治者称皇和帝,古人称之为三皇五帝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秦朝之后,皇,专指皇帝。2、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呼。秦始皇称皇帝之后,王成为了一个爵位。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王分成两等,亲王和郡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23:51
王:1.国君:国~;帝~。
2.古秦代以后的一种最高封爵:封~;~府;~府;~侯;~爷
在秦始皇之前的帝王,都称做王,之后都称皇帝了。因为秦始皇认为自己,比三皇五帝还强,所以称皇帝。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尚书·汤誓>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搀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许慎是东汉人,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寡人,寡德之人。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左传》:“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
的。《世说新语》:“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诗•?纭罚?nbsp;“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唐以后唯皇帝得称寡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23:52
西方王和皇不分的。
而中国在东周以前,皇是上古贤明帝王的尊称,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君主,都不敢自称皇或者帝,都是称王的。
而秦始皇统一六国,自显尊贵,自称【始皇帝】,后来王和皇就有了区别。
汉初的时候,刘邦当皇帝,又封了许多功臣当异姓王,而在刘邦死前,差不多把那些异姓王都情理干净了,所以封王的基本都是刘邦自己的子孙。
总而言之,王是皇帝封的一个爵位,自汉以后,基本都是皇帝的兄弟儿子之类的亲族才能获封,也一些功劳很高的臣子,也能被封为异姓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23:52
皇是至尊 只有一个 王一般是皇亲封王 王公候伯子男是爵位 重臣一般最多是公 很少有外族(韩信封过)封王追问朝鲜王呢
追答这。。。另一套体系了。。。日本天皇 英国女王 凯撒大帝 什么沙特亲王 这就多了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9 23:53
皇的地位说来比王更加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