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8 02: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12:51
1.沉积相序
通过上述对研究区重点井以及关键剖面的单井、连井相的精细剖析,总结出该区浊积扇纵向上发育的总体特征。该区浊积扇砂体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相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内扇槽道充填沉积和辫状水道沉积部分表现为自下而上粒度由粗变细的正韵律(如莱105井在2770m处钻遇的浊积扇),而中扇水道间、水道前缘及外扇泥微相带为自下而上粒度由细变粗的反韵律(图4-30,A)。整个浊积扇沉积在垂向剖面上为反韵律(图4-30,B),岩石粒度由下而上变粗,砂层厚度增大;泥岩向上逐渐变薄,只在局部废弃的水道中才有较厚的泥岩。
2.沉积模式
综上所述,研究区目的层段主要发育浊积扇相和半深湖-深湖相,只有研究区的东北和东南部的小部分区域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这些浊积扇砂体是由于三角洲快速推进时在陆地部位侵蚀冲刷所携带的大量沉积物沿斜坡重力下滑形成浊流在半深湖-深湖区进行再沉积而形成。有些浊积扇有较固定的物源补给通道,因此该类浊积扇的规模较大,亚相发育比较全,如莱59井区和辛斜164井区等发育的扇体属于此类。该类浊积扇是由内扇、中扇和外扇等沉积单元组成。内扇主要是槽道微相,它是三角洲前缘砂泥沉积物沿沟道向前滑塌时冲刷前三角洲沉积物而形成的槽道,滑塌沉积物在滑塌过程中,下切下伏沉积物并在槽道中进行初步卸载形成的内扇沉积;滑塌浊积物经内扇卸载后仍有足够的能量在中扇区切割下伏沉积物形成辫状水道沉积,同时在水道间及水道前缘形成沉积;当沉积物在内扇和中扇大量卸载后,在外扇已无足够的能量冲刷下伏沉积物形成水道,仅沉积了由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的外扇无水道沉积。在外扇外部的沉积是不能用鲍马序列描述的细粒浊流沉积物。由于受物源及三角洲前缘坡度等条件的*,和正常浊积扇相比,三角洲前缘的滑塌浊积扇体规模相对较小。
图4-30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相序
A—浊积扇从内扇到外扇的沉积层序变化;B—浊积扇完整的理想垂向层序
图4-31 研究区浊积砂体沉积模式图
Ⅰ—深湖;Ⅱ—半深湖;①三角洲前缘亚相;②前三角洲亚相;③带补给水道的浊积扇体;④滑塌浊积砂体
除了上述的有固定补给水道的浊积扇外,研究区还发育了无供给水道的小型滑塌浊积砂体,该类浊积砂体是很难以作出内扇、中扇和外扇的划分的,只能划分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个相带,甚至有些砂体只是一个小的透镜状的浊积岩体,难以化分相带。这类浊积砂体在研究区零星的点缀着,但数量较多。
在对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沉积相(还包括亚相和微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序列的变化特征,本书提出了本区的一种三角洲—滑塌浊积砂体的综合沉积模式(图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