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8 06:3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12:08
意思是生命很可贵,爱情比生命更可贵,但最重要的是自由。如果生命、爱情中都无自由可言,不要也罢。
这首诗出自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自由与爱情》,该诗还有另外一个翻译版本,如下:
自由,爱情!
我要的就是这两样。
为了爱情,
我牺牲我的生命;
为了自由,
我又将爱情牺牲。
作者简介:
裴多菲·山陀尔(Petofi Sandor,1823—1849)是匈牙利著名的爱国主义战士和诗人。他在25岁那年,领导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后来演变成为伟大的爱国战争。在与沙皇军队协助的奥国统治者的战斗中,裴多菲以诗歌为武器,手持战刀和羽毛笔,驰骋于战场,最后壮烈牺牲于疆场,年仅26岁零7个月。然而早在1907年,裴多菲的生平和作品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首功者乃大文豪鲁迅先生。鲁迅在其著作《摩罗诗力说》、《希望》、《<奔流>编校后记》等多篇文章中,都以极大的热情推荐、介绍裴多菲其人其事其作。
作品赏析:
由原文来看,诗作虽然短小,但寓意并不浅薄。首句“生命诚可贵”首先肯定了生命的价值,与次句“爱情价更高”配合,则更衬托出了爱情的重要。这显然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看法,将爱情的感性超出生命的理性,这反映了作者诗人的身份本质,也是积极浪漫主义作家的看法。而所谓积极浪漫主义作家,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裴多菲当然如此。然而这首诗的真正伟大之处,莫过于后两句“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将人民的自由与解放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无论生命抑或爱情。这就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者们共同的心声。作为一名追求民族解放的战士,他并不是优秀的军人,但作为祖国的喉舌,作为爱国诗人,他达到了最高艺术成就,他的诗作也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极其宝贵的 文学遗产 。人们这样评价:“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环境中成长,并为爱情讴歌。” 正因如此,该诗才具有了文学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12:08
字面意思是说:生命却是非常重要,但是爱情的价值更高,比生命更重要。而如果是为了金钱财富的话,那两个都可以抛弃掉。
原诗是说的“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原诗是表达的作者为了能够国家独立,人民获得自由,可以放弃生命和爱情等,所有的一切,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
而这里的将自由换成了金钱,意思就是一种非常的拜金主义,一切都会是为了赚钱而去做出来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是不应该支持,需要自己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