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评价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8 11:0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2:54
A、改编忠实原著,又不囿于原著
文学名著的改编,历来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重要话题,至今
也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照我看,今后也很难达到认识的统一。
原因在于有的强调“忠实”,有的强调“改编”,似乎水火难
容。其实,两者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认为,科学的态度
应该是:既忠实于原著,又不囿于原著。道理很简单:既然是
“改编”,当然要在原作的基础上改编,当然要尊重原作的主
旨精神、人物设计、命运安排和风格追求。如果太离谱,那干
脆别叫“改编”,叫“戏说”,叫“演义”不是更合适?当然,
改编也不能“囿于原著”,变成刻板的“照搬”、简单的“诠
释”,那也就失去了改编的本义。改编本身也是一种创造,在
原作基础上的艺术创造。
就《西游记》而言,原作120回,当然没有必要拍120集,
讲120个故事。而已经定型的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等,更不
能去改变它。应该说,就这个方面来看,《西游记》的改编是
成功的。
B、原作内伤难以改变
即便是文学名著,也不是一切都尽善尽美。就拿《西游记》
来说,它本来就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内伤”:故事的雷同化,
人物的类型化,性格的凝固化等,这些都给改编造成了一定的
困难。戏剧就很聪明,它们将《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搬上
舞台,不精彩的则舍而不选。老实说,至今为止,脍炙人口,
熟读能记的故事,还是“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
战火焰山”。电视剧要改编《西游记》,获得观众的喜爱,除
非选用的故事本身瑰丽、精彩,否则难以唤起观众的“窥视欲
”,满足观众的审美愉悦。目前看来,后16集中的故事,如“
险渡通天河”、“救难小儿城”、“收伏青牛怪”等,本身尚
未达到前者的水平。严格地讲,我们无权责怪电视剧的创作者,
只能怪原著的“先天不足”。
C、不要一味迷信高科技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的
发展,必然会介入影视艺术的创作,使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大大
增强,甚至在高科技的武装之下,已经产生了新的艺术形态,
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但是,不管科学技术如何发达,有些艺术本质的东西,将
始终不会改变,人物、社会、历史、人生、情感、审美等等。
我们已经看到了高科技对电影艺术的参与:《泰坦尼克号》、
《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人猿泰山》……值得肯定
的是,这些电影作品调动高科技参与创作,仍是为了更艺术地
营造意境,塑造人物,展现感情,而不是“为高科技而高科技
”。高科技本身只是一种艺术的手段。现代媒介有种误导,说
是“要看高科技,去看《西游记》。”高科技似乎成了《西游
记》的代名词,这就有点本末倒置。
D、音像文化替代不了印刷文化
文学作品属于印刷文化,电视剧属于音像文化。从文学作
品改编成电视剧,需要完成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化:从文字符号
转化成音像符号。也就是说,从文字符号的间接接受,转化为
音像符号的直接接受;从文字符号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转化
为音像符号的直观展现;从文字符号所表现的意象性,转化为
音像符号的具象性。电视剧改编的成败、优劣,往往体现为符
号转化的程度如何。正是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消
减了固有的文学性。这样,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文字符号构成
的印刷文化是深刻的,一般构成高雅的文化形态,故而是深刻
的,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而音像符号所构成的电视文化是
浅显的,一般属于通俗的文化形态,因而是瞬间的,具有“快
餐”文化的性质和品格。当然,现在电视剧也可以制作成录像
带和VCD,长期地保存下去。但是,它永远替代不了印刷文化,
也就是书籍文化所具有的油墨芬芳和温馨的诗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2:54
原著理含着一些儒家思想比较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02:55
大家都晓得维纳斯的断臂撒?
有形和无形的问题
文学作品之所以让人遐思无限正是因为在文本种创造了无限的审美空间,它是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想象而形成所谓的意象和意境
而电视剧是借助于图像和声音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了观众的思维。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接受者的观众与导演演员对于西游记的理解肯定有所不同,而视图的电视剧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是杀死了观众理想种的西游而将其以图像的方式固定了下来 。这也是电影电视作品的一种局限。所以之后的续集,改编之类的东西很难赢得群众的心理
我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