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02
俳优式的随葬俑像,早在汉代已经出现,成都天迥镇出土的“说书”俑,就是很突出的制作。唐代墓葬俑人中,这类手舞足蹈的俳优人物也很多见,而且是以男性为多,和乐舞多为女性者有所不同。这里列举出四件属于舞乐中的舞俑,其中的三件是洛阳出土,另一件已经流失国外。它们都是唐代舞俑中较为优异的作品,并且可能都是盛唐时期的遗物。
从这些服饰装扮各不相同的女舞俑中,可以看出她们在装扮上的丰富多彩,神态优美动人,足以说明雕塑作者从生活现实中取得艺术形象的卓越才能。我们再从这些纵情歌舞的舞俑的动态表情上,似乎可以体会出她们即使是为人欢娱的被奴役者,但在青春而纯洁的心灵中,还似乎流露出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值得一提的是,那三件洛阳出土、较为优异的舞俑,已于30年代后期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期间毁去,仅存有这一份原作品的照片了,因为这三件俑塑在出土后很少有人见到过。记得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夕,著者有机会去洛阳访古,在当时的教育厅中得看到这三件刚出土的画彩陶俑,惊为珍品,当即拍照留为资料,竟想不到达批彩陶俑在此后不久的一次河南文物为避日本飞机轰炸的搬迁中被毁了。
在陕西长安唐京城附近唐墓出土的歌舞俑中,以一组乐舞俑和一组唱乐儒较有代表性。舞乐俑群是郑仁泰(见前)墓出土。应属初唐时期的制作,但在四个坐俑中,有两人不属于乐伎而应是舞者或歌者。因为从他们的手势看,不像是吹奏乐器者,而很可能是歌舞间歇中的跽坐休息者。突出的是两个翩翩起舞的舞俑,正表现了唐人诗句中所描述的“妙舞轻回拂长袖,高歌浩唱发清商”的优美形象。
另一组唱乐俑群,实际是俳优的说唱表演。但这种组合,正和上一组舞乐俑群同样,是俑人出土之后,随着陈列或摄影的需要而有意摆出的。究竟原来各类人物关系如何,已无从得知,如此,我们今天只能就俑人个体造型的艺术成就来阐述。从这组俑人的个体来看,如那件手舞足蹈的歌唱者,刻画得惟妙惟肖,好像已听到那动人的歌声。如整体左侧的单人唱俑,和坐在他身旁的六个乐伎俑,且不论是否是唐代宫廷中流行的所谓“坐部伎”只从演奏者所流露的专心致志的神态上,可以体会出唐代塑工们的才能,是可称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