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6 15: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7:26
在公共场合里对女士的称谓历来是很麻烦的事情。记得“*”前,到商店买东西,对女售货员一般称“同志”或“售货员同志”。“*”期间,“同志”两字不能随便叫了。那时讲阶级成份和阶级斗争,不明对方成份,怎好随便称“同志”?于是就省略了“同志”二字,叫“服务员”或“售货员”,以免去买东西先搞清对方成份的麻烦。 改革开放以后,南方沿海城市率先在公共场所对女士的称谓改叫“小姐”。由此,还引起了一场争论,有的在报刊上撰文说,叫“小姐”是封建社会的流毒,带有封建色彩,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帽子虽然够大的,但仍然没有挡住叫“小姐”的风气。 记得八几年我去广州出差,到商场买东西,随口叫售货员一声“同志”,结果遭到了白眼,只见售货员的眼神里透着一种鄙夷,分明在说:“这个土老冒”。我急忙改口叫“小姐”,虽然出口十分不习惯,但对方马上笑容满面地迎了过来。后来,也不知怎么搞的,各地不分东南西北,都叫了起来,全国一片“小姐”声。女同胞们也欣然接受了这一称呼,感到这是一个很高雅、很有品位的称谓。而男同胞们这样称呼女性,也觉得自己很绅士、很有品位,自身的形象也跟着提高不少。 但是,情况正在起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姐”的名声变得不好起来,严重到“小姐”成了“*服务”的代名词。男同胞们也开始放肆起来,到饭店吃饭、到桑拿中心洗浴、到宾馆住宿或到歌舞厅跳舞等等,相互之间都笑谈要不要找“小姐”。这些饭店、桑拿、宾馆、舞厅等地也有主动提供服务的,标准用语是:“先生,要不要找小姐陪陪?”一时间找小姐成了时尚玩笑。最可笑的是,一些边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了搞活经济,甚至暗地里规定,对外接待宾馆可以搞所谓“全方位服务”。说白了,就是允许搞“三陪服务”,还美其名曰这样可以吸引外商、外资到我们在里来投资。 这下可好了,叫小姐如同招妓,哪个女同胞还敢随便答应?男同胞这时也心存了不少顾虑,再管人家女同胞叫小姐,不是那个意思了吗?这就出现了一种尴尬,在公共场所对女士称什么才好呢?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在俄罗斯遇到的同样问题。在*有一个习惯即不论妇女年龄大小一律可以叫“姑娘”。前些年,我到俄罗斯访问期间,无论是在街上问路,还是到商店买东西,或是进行商务洽谈,见到女士,打招呼,哪怕是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可以叫她“姑娘”,她们都会很高兴地答应,并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帮助你解决困难。在俄罗斯从来没有在女士的称谓上出现过尴尬的局面。我曾经问过一个随团的老翻译,他是五十年代的派到苏联的留学生,你在五十年代留苏时也这样叫吗?老翻译说,那时候就这样叫。 由此,我想到在中国对人际间的称谓太过于注重*化了,人们也太过于在乎称谓背后的*含义和时尚。比如有不少人在“*”期间改名或起名子叫“*”、“卫东”什么的等等,就是当时*时尚的遗迹。 其实,中国这么大,地域这么广,人际间的称谓问题完全可以不必强求一律,也不必追求同一种时髦。称谓应该有地域人文特色,这样才好。我在天津工作过,在那里至今管女同胞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叫“大姐”或“姐姐”。这种称谓充满了亲情,很有天津地区特有的人情味,使人们相互间充满了亲情。我很喜欢这种称呼。 当然,“大姐”的称谓与“小姐”的称谓在天津地区现在是同时流行,“小姐”的称谓正在冲击着“大姐”的称谓,但为什么“大姐”的称谓在天津没有消失?我想,这是因为,前者是历史,后者是时尚。 时尚是短命的,而历史是长久的。 我想,对女士“称谓”的变迁和尴尬,实际上是折射出我们在历史和时尚之间选择的尴尬。但愿这种尴尬会很快消失,也不要再继续演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