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县和燕王扫北有关系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5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23:19
河北省农村流传着一种说法:自己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燕王扫北,把河北一带的人都杀死了。
燕王为什么对河北一带百姓大肆*呢?史书上说:“惠帝(即建文帝)承太祖(朱元璋)遗威余烈,因势初张,仁闻昭宣,众心悦服,成祖(即燕王)奋起方隅冒不韪以争天下”。可见当时百姓在思想上倾向建文帝,而不倾向燕王。当燕王发动"靖难"战争后,各地官民对他进行了顽强抵抗。据《南宫县志》记载,"燕兵所过,各州、县义民目为叛逆,争抗拒之",《邢台县志》记载,“靖难兵起,传檄征响,秀(邢台地方官方秀)抗不”。由于各地人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军队连受挫折,引起了燕王的极大愤怒。于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残无人道地*百姓,即所谓"燕王愤甚,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南宫县志·兵事篇》)。另外战争期间人民大量外逃,也造成河北人口急剧减少。史书上记裁"青燐白骨,怵惊心目","长淮以北则鞠为草莽。"当时景状之惨,可想而知。
隆尧县与燕王“扫北有关”的地名志 :
白家庄:
相传,明代前,该村叫“双狮口”,因村西口一双石狮得名。明“燕王扫北”时,双狮口毁于兵祸。明永乐间,白姓民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占籍为村,遂以姓氏取村为白家庄,沿用至今。
孟村:
据该村孟氏族谱记载:该系明代前因姓氏而得名的自然村。明“燕王扫北”后,该村尚存孟、宋二户。永乐间,山西民相继迁入,仍袭用“孟村”之名及今。
北寨子:
相传,在明代前该村曾有九座楼,环村筑寨,时名“九楼寨”。“明燕王扫北”时,九楼毁于兵,空留残垣土寨,因以更名为“寨子”。明景泰年间,孙氏民由此南迁另建村寨,亦名“寨子”。一九四五年前,二寨为一个行政村。解放后,二寨各自独立。该居北,故名北寨子。
小孟:
相传,明“燕王扫北”时,该地只有一名叫小孟的人幸存。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山西民迁此,因小孟名村。当时村东、西各有一寺,曰“昭洼寺”,至今仍有“东昭洼,西昭洼,中间住着小孟家”之民谣。
齐村:
相传,该村始于春秋时期,村因姓氏而得名。后因宣务山闻名遐迩,村也随之兴旺起来,素有“山后齐村”之称。明“燕王扫北”时,该村被夷为平地,齐姓民所剩无几。(按:据该村老年人刘会川述:他在去今五十年前收钱粮时,见该村帐目上曾有过齐三片之人名。)现该村已无齐姓,其他姓氏皆明永乐初由山西迁入的。
西尚:
古时,该与东尚本为一村,曰“尚村”,始建于春秋时期,因姓氏而得名(据该村元代至顺年间二郎庙碑文)。原村毁于明“燕王扫北”。明永乐间,山西民徒此,仍沿用原村名。后分为东、西二村,该为西尚村,简为西尚,沿至今。
水饭:
考甄家庄土地庙碑文:该水饭庄在明“燕王扫北”前谓“小西庄”,系去东一里甄家庄(原名大西庄)之支系村。相传,明永乐间,山西常某至柏乡县中鲁寻其长兄,要求寄居,其嫂不留,并立赶出门。常无奈,就在这个南北交通要道的“小西庄”处设馆,以卖水、饭为主。后张姓由去东大张庄迁入,亦营水、饭业。水饭庄之名缘此而致,沿用至今。
甄家庄:
考该村土地庙残碑,该本名“大西庄”,约建于元代。明“燕王扫北”后,村中只剩一户甄姓民,遂更大西庄为甄家庄。现该村王、李诸姓皆系尔后由山西迁入的。
白木:
考该村老爷庙之元代碑文:该在元时为“北陈村”,“户数百余家”。相传,北陈村毁于“燕王扫北”。明永乐间,居民由山西迁此,以村南老爷庙之落皮古槐,名村为“白木庄”,现简为白木。
良村:
考该村阎氏族谱:明代前此即为村落,但名称不详。“燕王扫北”后,此地只留一家阎姓民。明永乐间,王、李、曹等姓民由山西迁入,遂以嘉言名村为“小良村”。(按:考其名前冠以“小”字,是为与当时内邱之良村有别)一九四五年简为现名。一九六一年划良村为四个大队。
高村:
据该村关帝庙碑文记载,该村系以高姓命名的自然村,曰“高村”,约建于明代前。明“燕王扫北”后,北地尚孑遗一户高姓氏。明永乐间,山西民迁此,命村为“高庄”。后因村之人口发展较快,清乾隆间复为高村,沿至今。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村民曾创修环村土寨,“周围650丈,墙基厚1.5丈,壕阔1丈,深1丈。建寨人:附贡生李清芬,生员李文炳,监生韩鉴,地方张庭选。”现此寨已无存。
南位:
据考,该村原名“南卫”,与去北之“北卫”村遥遥相对,原为北宋末年宋、金交兵战场上的两个防卫地。“燕王扫北”时,北卫村废于兵。明永乐间,山西民徒此南卫定居,仍为南卫名。至清光绪时,村名谐音书为“南位”(据清乾隆和光绪间《唐山县志》),沿用至今。今南位村北尚有北卫废村遗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23:20
有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23:20
隆尧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始于夏商时期,正式建制于西汉。1947年由隆平、尧山两县合并而成。古代典籍有尧、舜治水的记载,后周皇帝郭威和柴荣、翻译家彦琮、教育家孔潘、《五方元音》作者樊腾凤等诸多仁人志士皆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