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宋太祖采取哪些改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4:41

我来回答

6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9 10:40

危 机让人失常,当下的金融危机也是一样,譬如“财源滚滚”等许多善意词汇因为和“裁员”等词存在谐音部分,所以,被很多人打入冷宫,不再使用。其实,“裁 员”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北宋真宗年间的大裁员一次性就砍掉十九万人,规模之下、力度之狠,堪称历史之冠。

宋 朝的建立者赵匡胤虽然是军人出身,但却义无反顾地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这是因为宋朝建立在五代十国的废墟上,枪杆子里出政权是常有的事。赵匡胤靠武力获得了 政权,对军人的危害性深有体会。为此,他经过多年的摸索,建立一套史上复杂程度仅次于辽国的官僚体制,而且这套制度比更年期的女人还善变。

这 套官制看着麻烦,但作用是明显的。这里的作用分正作用和副作用,先说正作用。这套让人抓狂的制度通过增设官僚机构层次、官官相互牵制的的方式,成功地分割 了权力。但是,正作用后来逐渐淡去,副作用却越来越大,因为这套制度无形中增加了官员数量;同时,科举取士的方式也使更多的人进入官僚阶层,仅宋太宗当政 的22年间,进士科取就达近万名,而整个唐代290年间进士总数才不过六千。

官 职泛滥,造成了大批的闲散官员。在宋朝的任官制度中,实行了官职分离的任职办法,既“名与实分”“官与职分”,官制分官、职、差遣的区别。“官”只是表明 级别和领取俸禄的依据,“职”是给文臣所加的学士、直阁一类的荣誉称号。而真正管理事务是“差遣”。官员高俸禄必然使朝廷负担日益沉重,至英宗时,已经出 现了财政赤字,仅平治二年年财政赤字就多达1570万贯。

在刚刚即位的宋真宗一筹莫展的时候,大臣陈彭年上书建议从五个方面调整政策,缓解社会矛盾,指出“此五者,实经世之要道,致治之坦途也”。这有益于“经世”“致治”的五项方针中,就包括“省冗员”。赵恒一看可行,就于咸平四年六月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裁员,共记下岗分流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第二年五月,又进一步“减河北冗官”。

事实证明,这是次治标不治本的裁员行动,因为导致“冗员”的宋朝官僚体制并没有丝毫松动,因而在不久之后,宋朝很快又回到了上身强大、下身瘫痪的财政困境中,即使王安石上台,也没有改变这种局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7:48

采用了杯酒释兵权,使边防兵少,京城兵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9:06

赵匡胤是后周皇帝郭荣的亲信,被认为是绝对不会叛变的将军,但陈桥兵变使他叛变。他自己的故事使他认识到部下所谓的忠心并不完全可靠,所以要根绝叛变,唯一的办法是不让部下积累叛变的资本,简单地说就是不让大臣有实权,万不得已时,也不让大臣有实权太久。
杯酒释兵权是*手段。在制度层面的改革如下:
*设三个中枢机构:中书省(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使司(财政)。三机构之上设宰相。但宰相除非奉特别命令,否则他不能过问枢密院和三司使司的事务。这是预防行政首长掌握兵权和财权的重要举措。其余机构如尚书省、门下省、九寺仍然存在,但地位并不特别重要。
而各机构的首长仅在理论上是首长,实际上没有职权,实际掌握其掌权的往往是兼任的*。以中书省首长为例,中书令为名义首长,实际职权由尚书省副首长兼任中书省副首长,此兼任的副首长再代理中书省首长,才是真正的中书令。如果用现代机构打一个比方,就好理解了:比如教育*不过问教育部的事务,而由商业部副*兼任教育部副*,此兼任的副*再代理*掌管教育部。
地方*首长的情况大同小异,各州不设正式州长,所有州长都是临时性的,官职名称为“知某州事”或“判某州”。从名义上说,他们的本职都在*,而地方官的职务从法理上来说只是暂时兼任和代理的。所以,宋朝官职名称的特点就是特别长。
军事制度的改革目的在于使将领无权。所以高级军事长官往往是非职业军人的文职人员。宋朝的军队分两种:禁军和厢军。禁军为国防军,集中于首都开封;厢军分散于地方,负责维持治安。如果要派大军出征,则由*临时委派文官担任统帅。而负责实际作战的将领虽然是职业军人,但也出于临时委任,所以对所统率的下级士兵完全不熟悉。战争结束后,统帅交出临时兵权,将领调往别的防区。这种制度固然使高级军事将领再无叛变的可能,但军队的战斗力却被严重的伤害。
中国人在汉唐时期生龙活虎,一进入宋朝立刻成为病夫,高度疲惫,原因在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41

北宋开国之初,处境之艰难,是历史上少见的。“黄袍加身”,得到的只是诸多割据政权中稍强的一个后周。从南到北,还有8个政权和赵匡胤争夺天下。更严重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占据了要塞之地燕云十六州。此情此景,让赵匡胤发了一句著名的牢*:“卧榻三尺内皆为他人之地”。
赵匡胤别无他法,他必须守财,为国守、为天下百姓守。
1-杯酒释兵权
从唐玄宗的“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武将乱国的祸根,已经深深埋下。唐,因此而亡;五代十国,因此而乱。赵匡胤以一个乱世将军的身份,和平政变,建立宋朝。他看见的、想到的,比别人都更多、更深——难道只有以杀威立国、做短命王朝一条路吗?
不,赵匡胤要走长治久安之路。
所以,黄袍加身后,他善待了后周的皇族,一改五代时期“灭前朝全族”的血腥之气;他要求将军们少流血,最好兵不血刃拿下其他割据政权,一扫“用屠城求胜利”的野蛮;他讨厌杀降将、抢百姓的恶习,谁敢如此,他就重罚。这种坚定的决心,终于使人们相信,赵匡胤不是一个武夫皇帝,他是要好好治理天下的。
有了百姓的信任,赵匡胤就可以大刀阔斧改革了。
当上皇帝的第二年,一个盛夏的夜晚,赵匡胤自导自演的“杯酒释兵权”,精彩上演了。他把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几个打江山的铁哥们叫到皇宫中,埋头喝闷酒:“没有你们,我当不上皇帝。可当了皇帝,我一点也不快乐。”
石守信等人十分惊诧:你还不快乐?
赵匡胤一声长叹:“是啊!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呢?要是你们的部下也准备好了黄袍,给你们披上……”

这句话,让死人堆里打出来的将军们魂飞魄散,哭了起来:“臣等愚钝,万望陛下哀怜,指条生路。”皇帝连忙好言相劝:“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你们不如多积攒钱财,买房买地,歌舞升平度过一生,我们君臣也就没有猜忌了。”
赵匡胤,又一次用不流血的方式,解决了武将乱国的根本大患。现在,他的矛头终于可以指向“节度使”了——从唐玄宗以来,这个名词,就是中原大地最沉重的伤痛;几乎所有节度使,都在地方割据、互相残杀。赵匡胤下令:节度使不再兼职地方官,*单独派文官,担任“知州”、“知县”;设“转运使”,负责把地方财政收入送回开封;设“县尉”,掌管地方的司法治安权力,死刑一律上报*处理。

三下五除二,节度使成了“光杆司令”。
*改革的重心,再度回到*的舞台上:分权。赵匡胤不再重复宰相专权的老路,他把军权交给枢密院,财政权交给三司,宰相成了民政*。在军事问题上,更是如此,将军互相轮岗,军队定时对调,“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将兵之间的生疏,使得造反变成了不可能的事,这些措施当然使*集权大大增强,但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就是其一两宋(尤其是北宋)的官僚体系是中国历史最庞大的,光给予他们的俸禄就占了整个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还有一个很触目惊心的数字是有一次宋真宗进行官制改革,竟然一下子裁撤了19万名各级*;其二是宋军的战斗力非常低下,国初因为赵匡胤本人尚武,而且适逢战事频繁,还不是很明显,但是之后对辽、西夏的战争胜少负多就显露无疑。

2-理性的时代
赵匡胤面对的最棘手问题,还不是割据,而是人性的崩溃。
早在称帝之初,杵在朝廷上的后周*们,就毫无悲色,反而伸长脖子,等着这次“站对班”、“表忠心”的升迁。文坛领袖、翰林学士陶谷,更是信心百倍——想当天,突然跑回来一个新皇帝,一帮大老粗都不知道如何形容这次“和平政变”,还不是我聪明地奉上了“禅位诏书”?陶谷越想越得意,好像那顶宰相帽子就在眼前。
赵匡胤也笑了:“起草禅位诏书?我听说你们都是照着前人的旧文,改换几个词,好比依样画葫芦,有什么功劳可言?”刹时,陶谷一脸的茄子紫,他哪会想到,一个武夫皇帝竟能出口成章,把不讲气节的文人讽刺得体无完肤。
赵匡胤的改革,绕不开文人丧节这一关。而重塑一个时代的气质,很大程度上,与君主个人的气质息息相关。作为和唐太宗齐名的一代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以胸襟开阔、理性冷静而著称于史。
有一次,赵匡胤深夜出巡,遇到了刺客,一箭飞来,钉在他身后旗杆上。历朝历代,行刺皇帝都是滔天大罪,负责保卫的将军和亲兵气急败坏,就要踹开四周民居的家门,大肆搜索。赵匡胤立即拦住了他们,拔下箭,爽朗一笑:“此人准力还不够,他下次多练练再来吧。”说完,泰然无事地扔了箭,再不追究。
这种理性和宽容,融入了王朝的种种施政行为上。灾年,设立“太平仓”,专门收容流落异乡的遗骨;*哪怕是出了名的“小气鬼”,水灾时也要置屋千间,借予贫者;立法保护女性,规定女子的嫁妆不得低于家产的一半,丈夫不得侵占妻子的嫁妆;即使社会风俗日趋保守,官府在处理寡妇改嫁案件时,依然认为此乃个人自由、不得干涉……
在赵匡胤的带领下,浮华功利的社会风气扫荡一清。尽管他的改革,留下了“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遗憾,使得以后几百年里,出现了军力被严重束缚的局面。但毕竟,唐末五代武人骄横的混乱再未出现,文采风流和道德华章,迈向了又一座高峰。
从此开启了北宋——一个理性而秀美的新时代。
http://hi.baidu.com/%D5%D1%E7%F6/blog/item/8c5232ee540395ffb3fb955d.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2:32

1、杯酒释兵权,将兵权集中到皇帝手中。这一改革成效显著,北宋初期没有出现五代十国时期将军拥兵自重的现象,但却造成了上下级军令调动的不统一。
2、重文轻舞,使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将,大大消除了将军手握军权和地方管理的两权。防止了军阀割据一方局势的出现。但却使得北宋时期优秀将领缺乏,以至于后来无法抵御北方异族的入侵。
3、组建禁军,讲全国大部分不对改变为禁军,部署在京城附近,虽然保护了京师的安全,但却带来了边关的不稳定。
4、将军轮换调动制,虽然使得将军没有固定的部队来带领,切断了兵与将的纽带关系,有效的防止了军事*,但造成了将军和军队生疏,训练程度也无法保证,也就造成了北宋军队的松散和涣散。
5、*集权,所有权利掌握在皇帝手中,防止了宰相大臣大权在握威胁皇权,但也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隐患。

参考资料:自己答的,不知道还有什么疏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40

(一)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虽然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却不敢高枕无忧。通过这次兵变,他深刻地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能量。是啊,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将的身份和实力去推翻国君,其它将领不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推翻他吗?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尤其使他感到威胁的,是一些声望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将,为了防患于未然,赵匡胤决计拿他们开刀。
首先,太祖废除了殿前都点检一职,接着就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喜剧。一日,禁军太将石守信等奉召来到后花园,太祖设宴相待。酒过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状,开口说道:“我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太艰难了,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晚上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太祖就说:“这不难知道,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听,惊恐万状,纷纷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不然!”太祖断然说道,“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希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你之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众将一听,都吓得离席叩头,请求太祖指示一条“可生之途”。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如白驹过隙,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出守地方,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再同你们结为婚姻之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众将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齐下拜说道:“陛下关心臣等,真可谓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都称病职。太祖大喜,安排他们到地方做节度使。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专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二)强干弱枝:
从唐朝中叶以来,形成了地方藩镇权势过大的局面,他们常常割据一方,乃至进行武装叛乱,给朝廷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宋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依据宰相赵普提出的“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针,分别从政权、财权、军队这三个方面来削弱藩镇,以达到强干弱枝、居重驭轻的目的。
在“削夺其权”方面,赵匡胤陆续派遣文官到地方州郡担任长官,以取代跋扈难制的军人;并在知州之外设立通判,两者共掌政权,互相牵制,分散和削弱了地方长官的权力。在“制其钱谷”方面,赵匡胤设置转运使来管理地方财政,并规定,各州的赋税收入除留开其正常的经费开支外,其馀的一律送交京师,不得擅留。这样,既增加了*的财政收入,又使地方无法拥有对抗*的物质基础。在“收其精兵”方面,赵匡胤将厢军、乡兵等地军中的精锐将士,统统抽调到*禁军,使禁军人数扩充到几十万,而地方部队只剩下一些老弱兵员,只能充当杂役,缺乏作战能力,根本无法和*禁军抗衡,这就摧毁了地方反抗*的军事基础。
太祖通过对藩镇权力的剥夺,对武臣的压抑,改变了五代时期藩镇割据、朝廷寡弱、武人跋扈、文臣无权的状况,提高了*的威权。在*内部,太祖又着手分割宰臣的权力,为宰相设置了副相参知政事,来分散和牵掣宰相权力,宰相和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而军政归于枢密院,其长官叫枢密使,枢密院与执政合称“二府”,财政大权另归于三司,其长官叫三司使,号称“计相”,这三者地位都差不多,都直属于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防止了大臣专权的局面,太祖就曾直言不讳地当面对宰相赵普说:“国家大事可不是你们书生说了算的。”说明宋代君主**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加强。但这些措施也使得*增多,开支增大,权力互相钳制、地方实力削弱,埋下日后积积弱的种子。

附:宋太祖赵匡胤

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

一朝黄袍加身,成了一国之君;他结束了从唐中叶就已开始的二百多年的*局面;为了强化*集权,他杯酒释兵权;虽出身行伍,却重文轻武,为宋王朝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于洛阳的夹马营,家境贫苦。在他幼年时,父亲赵弘殷曾经一度携带妻儿,外出逃难。

父亲赵弘殷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爱的战将,但自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后,他也就开始受到冷落,家境也日益艰难。公元945年,赵匡胤结婚成家。成家之后,他毅然离家外出,决心闯荡出一番事业。

赵匡胤先是去投奔父亲几位先前的好友。但世态炎凉,他不但没有从这些有权有势的前辈那里得到关怀和帮助,反而受了不少的白眼和冷遇。

公元950年,赵匡胤来到河北邺都,投靠在后汉枢密使郭威的手下,当了一名普通士兵。次年,郭威发动兵变,灭掉了后汉,建立起后周王朝。赵匡胤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禁军东西班行首,负责宫廷禁卫。

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病逝,柴荣即位称帝,即周世宗。周世宗的即位,为赵匡胤施展才华和抱负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一方面因为赵匡胤是周世宗称帝前的亲信将领,自然会受到重用;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周世宗是一个顺应历史趋势的英明君主,他后来积极从事的统一全国的事业,为赵匡胤等一批有才华的文武大臣提供了用武之地。

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随之被调到*禁军任重要职务。同年2月,北汉对后周发动进攻,赵匡胤随周世宗前往迎敌。双方部队在高平相遇,遂展开激战。战斗开始不久,北汉军队就占了上风,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徵畏敌如虎,一见阵势不好,竟临阵脱逃,一时间后周军队阵脚大乱,形势十分危急。此时的赵匡胤却很冷静,在他的建议下,周世宗将身边的禁军分为两部:一部由张永德指挥,抢占制高点,居高临下,以密集的箭矢压住敌人的进攻;另一支由赵匡胤亲自率领,从左翼直扑敌阵。北汉军队抵挡不住突如其来的冲击,纷纷败退,后周军队终于转败为胜。

赵匡胤以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周世宗的进一步赏识。战后,他不但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成为后周禁军的高级将领,而且还被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在赵匡胤亲自主持下,后周禁军完成了汰除老弱、调选精壮和组建殿前司诸军的工作。

赵匡胤利用主持整顿的机会,开始在军队中形成自己的势力。他将罗彦环、郭延斌、田重进、潘美、米信、张琼、王彦升等自己麾下的“委心”之人安排在殿前司诸军任中基层将领,同时又以自己高级将领的身份,主动与其他中高级将领交结,并同其中的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等高级将领结拜为义社十兄弟,形成一个以赵匡胤为核心的势力圈子。

从公元956年到公元958年,周世宗对南唐前后发起过三次进攻,*迫南唐将江北15州的土地割让给后周。在整个战役中,赵匡胤表现得最为突出,被提升为忠武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

自南唐战役以后,赵匡胤不仅注重在军队中交结武将,开始对文人也比较重视了。赵普、王仁瞻、楚昭辅、李处耘等人都是在这前后被他招到麾下成为心腹幕僚的。除此之外,赵匡胤自己也开始留意研读经史,一改从前那种不喜读书的草莽作风。

公元959年6月,周世宗去世。其七岁的独生子柴宗训即位。后周王朝随即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一些忠于后周的官吏,马上就敏锐地意识到*的根源是出在赵匡胤那里,指出赵匡胤不应再掌禁军,甚至有的人主张先发制人,及早将赵匡胤杀掉。

赵匡胤及其幕下心腹文武也在加紧活动。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动。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的职务均由赵匡胤的亲信担任。

经过近半年的部署准备,赵匡胤觉得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场合动手了。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君臣正在朝贺新年,突然有人谎报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柴宗训误以为真,便征求了宰相范质、王溥的同意后,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

出发后前进中的后周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在离京城汴梁东北50多里的陈桥驿驻扎下来。将校们一个个神情严肃、紧张,街上岗哨林立,一队队士兵穿梭巡行,气氛显得非同寻常。

不久,有人在军队中很快就宣传开了:“主上年幼,未能亲政,我们这些人出生入死为国家打仗,他能知道吗?”“有道理,我们的点检为人仗义,英武盖世,不如先策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对,咱们一块找点检去!”顿时,群情激昂,有人带头呼喊着,叫嚷着,围住了点检赵匡胤的大帐。

当时,天刚蒙蒙亮,赵匡胤被呼喊声吵醒,他披衣走出大帐,见一群将校个个手执兵器,列队于厅前,他们齐声喊道:“诸将无主,愿策点检为天子!”赵匡胤还没来得及开口,已被群兵簇拥到厅堂。这时,有人把一件早已预备好的黄袍罩在赵匡胤的身上,然后众人口呼“万岁”,拜跪于地上。赵匡胤还想再推辞,参与其谋的赵普上前说道:“主帅素来爱兵如子,此次拥立如不应允,这些将校兵士将会落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死无葬身之地,主帅还是应允了吧!”“对!应允了吧!”全体将帅齐声呼喊着。见此情景,赵匡胤装得无可奈何地说:“你们立我为天子,必须听我的命令,否则我不应允!”将士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意听你的!”“那好,现在我宣布两条纪律:第一返回京城,不得抢掠,扰乱百姓;第二,少帝和太后都是我所侍奉的,公卿大臣都是我的平辈,你们不能伤害他们,以往改朝换代,都要大杀大抢,你们不能这样,如有违反,格杀勿论!”

当天下午,赵匡胤率领部队返回汴梁。京城中早有人接应,文武百官,列于殿前,欢迎新皇帝登基。因为赵匡胤所领的军队驻扎地为宋州,于是赵匡胤改国号为宋。至此,大宋王朝就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

◆杯酒释权 治兵有术

五代时期,是个动荡不定的时期,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谁拥有强大的兵力,谁就可以实现他的野心。在大*的五十多年间,军校拥立、弑君篡位、互相砍伐、战场厮杀的现象,从未间断过。赵匡胤也是靠着自己手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登上帝位的。他当年作为一个军人,也参与过拥立周太祖郭威的行动。因此,他一上台,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控制手中握有重兵的将帅,防止兵变的发生,以便永葆帝业。

赵匡胤登基后不久,召见谋臣赵普,向他问道:“自从唐亡以来,几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战争不止,生灵涂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使天下战火永息,兵不再战,为国家作长久打算,应当怎么办?”赵普回答说:“过去的*,只是由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若想改变这种状况,也并不太难,只要削夺其兵权,管制他们的谷钱,收了他们的精兵,天下自然就会安定了。”赵普这一番话,使赵匡胤惊叹不已。赵匡胤很快又说道:“卿言过重,这些弟兄跟随我多年,他们绝对不会背叛我,你太多虑了。”赵普又说:“我并不是忧虑他们本人会背叛你,但万一他们手下的人要拥立,也由不得他们了。”赵匡胤听后,联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次兵将拥立的场面,顿觉不寒而栗。特别是他想到拥立自己的那些将帅和弟兄,有的是禁军的高级将领,掌握着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如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等人;还有的自恃拥立有功,已经出现不服管制的迹象。于是,赵匡胤下决心削夺他们的兵权。

公元96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明月当空,月光如水。赵匡胤准备了一席丰盛的晚宴,把石守信等几个手握重兵的军事将领请到一起,饮酒欢歌。酒过三巡之后,赵匡胤突然屏退左右,对石守信等人说:“诸位爱卿,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哪能会有今天?因此,我对你们感恩不尽。不过这天子也并不是怎么好做的,还不如节度使快乐些。从登基到现在,我还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石守信等人忙问缘由,赵匡胤说:“这还不明白?我这个天子的位置,谁不想坐?”诸位将领听后大惊失色,慌忙问道:“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说:“不对,你们虽然没有异心,怎奈你们部下会有些贪图富贵的人,如果有一天,他们也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难道还容许你说不做吗?”将领们听罢,一起跪倒顿首说:“我们没有想到这些,请陛下给指示一条生路。”赵匡胤说:“人生就好像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人们所追求的不过是多积金钱,吃喝玩乐,再替子孙们攒下些基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罢了。你们何不放弃兵权,出守大藩,选买些好的田宅,替子孙们置备下百世产业,多置些歌儿舞女,天天饮酒作乐,过一辈子,岂不快哉!我还同你们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两无猜忌,上下相安,以终天年,这不是很好吗?”

众将领听罢,明白了皇帝的意图。第二天,他们一个个以各种理由提请罢免兵权。赵匡胤表面装得很惋惜,内心却十分高兴,立即应允,对他们假作安慰一番,又送给他们每*量的钱财,打发他们以节度使的名义,出外镇守去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石守信等一批掌握重兵的将领军职被解除之后,赵匡胤意识到,如果不对军事机构加以调整,还会有新的军事实力派产生,因此,他着手改组军事机构。北宋初年的禁兵,分隶殿前、侍卫两司,殿前都点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是最高的军事将领。赵匡胤夺得帝位,就是利用了殿前都点检这一重要职位。所以,在众将领提出辞职之后,一些重要的军职也随之撤消了。

到第二年石守信请解军职,赵匡胤又撤消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这样,形成了禁军由官职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的“三衙”制度。“两司三衙,分天下兵而领之”,改变了过去一人统领三军的局面。三衙权柄虽重,但只有带兵权,而没有调兵权。调兵大权归枢密院,枢密院虽可以调兵,而却没有带兵权。只有皇帝才可命令两院,执掌全部兵权。遇有战事,或者临时命将,或太祖自任主帅。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两院互相牵制,皇帝一人从中驾驭,从制度上防止了军事实力派的产生。

“强干弱枝”是宋太祖治军的另一个重要策略。强干是在兵力部署上,把重兵、精兵布防在京师;“弱枝”,就是削弱地方兵力,使地方部队无法同京师兵力相抗衡。为了加强禁军的力量,宋太祖对禁军进行了必要的整顿。他亲自检阅军队,骁勇的挑选为“上军”,老弱的淘汰为“剩员”。“剩员”编制主要用来容纳那些已经失去战斗能力的老弱禁军,让他们去干看仓、守护、清洁等杂役。“去其冗弱”之后,禁军需要大量补充,宋太祖命各州长吏从当地挑选骁勇兵卒,送到京城来,补充缺额。挑选的标准是琵琶腿、车轴身,高度适中,体力强健者。为了做好这一工作,他挑选一些“样兵”分送各州,后来又改用木棒,拿长短来分别等次。这样一来,各地的强兵锐卒,统统集中于京师,组成了强大的禁军队伍。

禁军除了在京师宿卫外,还要轮流外出戍守,即所谓“更戍法”。这样做一方面能避免禁兵日久骄惰,让他们“南北番戍,以劳苦其身,远离其子,使习南北风土之异,而不得坐食于本营”。另一方面,可以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局面。就是在一个城中驻扎的部队,宋太祖也十分注意“习其筋骨,以戒其骄惰”。驻扎在城东的部队,偏要让他们到城西仓库去取军粮;驻扎城西的部队,偏要让他们到城东仓库去领取军粮,城南城北也是这样。兵士们挑负着军粮,来回往往要走几十里路。通过这样长期训练,禁军士兵个个身强体壮。

在全*队的布防上,宋太祖也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当时全部兵士有22万,有10万驻扎京师,十多万分驻扎各道。这样京师的兵力可以控制外道,防止外道发生兵变。而各道的兵力总和又同京师相等,这样就防止了京师驻军的*乱。“内外相维”、互相牵制,在京师布兵也是这样,京城内有亲卫诸兵,城外是“诸营列峙相望”,城内的兵和城外的兵力又基本相等,也形成互相牵制之势。这就有力地防止了军事将领祸乱*的现象产生。

荒年养饥兵,是宋太祖在养兵方面的独创。宋初军队兵士是向民间招募的,尤为特殊的是宋太祖除了及时补充兵员外,遇有荒灾凶年,更是大量招募饥民当兵。宋太祖的这种做法使社会上的*因素大大减少,防止了饥民的反抗,从而稳定了王朝的统治。这样的募兵制度,后来一直成为宋朝统治者的传统*。

由于宋太祖在军事制度方面采取了以上措施,成功地防止了骄兵悍将对皇权的*活动。大宋王朝历时几百年,与宋太祖采取的这一套治军方略是分不开的。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23700.htm#3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女生多大后可以不在长身高? 如何不用软件把手机投屏到电脑上手机屏幕怎样投放到电脑上 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既遂的处罚? 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处罚标准 名师1+1导读方案:汤姆·索亚历险记目录 三星sm-g7200打开微信慢,无法正常收看,网速不慢。 笔记本电脑如何调亮屏幕亮度 大伙说说洗衣机要不要带烘干好 热烘干洗衣机怎么样 ef英语哪个好 一个可以在两个手机上切换登陆吗?会封号吗? 解放碑的八个门是哪8个门 oppo系统自带的应用分身登录的会被封号吗?使用过的朋友回答下,谢谢! 古代王府的结构 太平仓胡同交通方便吗?应该怎么过去? 太平仓胡同周边环境怎么样?生活便利吗? 古代建立国家储备叫做 平安里属于哪个区 dnf你们有多少强韧的亡灵结晶了? 这个读什么字淹 西餐煮海鲜汤时投放去腥的香草是什么 购买提莫皮肤问题 江淹的淹读什么 淹姓怎么读? 范仲淹的淹怎么读 去银行贷款要开个收入证明怎么开 迟日江山丽表达作者什么感情了? 淹这个字怎么读 淹的读音是什么 严声高叫的意思 oppo系统自带的应用分身登录的会被封号吗?使用过的朋友回答下,谢谢! 姐姐。亲爱的宝贝是谁唱的? 台湾都有谁唱过姐姐这首歌 中国好声音第四季 姐姐原唱是谁 姐姐,我爱你是哪个韩国人谁唱的? 电视剧我的三个姐姐片尾歌祁祷是谁唱的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里面是谁唱的破茧? 漂亮姐姐谁唱的!!哪有? 谁能说出黑Girl唱的《叫姐姐》的每一段是谁唱? 邮政银行定期存款2万元3年利息是多少? 苹果xr不升级系统可以下载小组件吗 produce 101第9集最后公开新的名次的时候为什么只给了一个第12名? 郑世云为什么是社长 反应釜减速机BLD 11-4-17表示什么 蒸汽加热反应釜的结构 反应釜减速机与搅拌器法兰连接螺栓断裂什么原因 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上官秋月为什么最后头发白了? 投篮机英语怎么说 怎么样处理Win8系统.NET Framework4.6安装失败的问题 win8.1 安装.net Framework 4.6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