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1: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4:45
作者:顾星欣
据央视消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将于今年春节期间登陆央视。近年来,这档节目屡引收视热潮。回望刚刚过去的几年,打开电视,《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唐诗风云会》等一批综艺节目引领着诗歌风尚;走进书店,《唐诗鉴赏辞典》《人间词话》等一批诗词书籍热卖;打开手机,叶嘉莹等先生讲解诗词的视频在网络热播;全国各地,诗社生活成为社会文化中的新现象……让我们看到中华传统诗词在当代落地生根的各种可能。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诗歌大国,从《诗经》、《楚辞》、汉乐府直到唐诗宋词,数千年来吟诵不绝,给我们留下了璀璨的诗歌宝藏。进入新时代,物质生活愈加丰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诗意的精神享受也逐渐成为一种“刚需”。这当中,传统诗词就如同一把金钥匙,为大众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传统诗词热”在近年来的风靡态势,也折射出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实际上,传统诗词的当代价值,不仅仅是对于个人意义而言的心灵滋养。在中国传统诗学中,诗歌的社会功用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孔子曾经指出了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教育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徜徉漫漫诗歌长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的拳拳爱国情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蕴藏的哲学思想和中华智慧……中华传统诗词潜藏着我们的中国智慧、中国风骨、中国灵魂,通过审美想象与艺术表达,通过千百年来的流传,一句句经典诗词,成为我们中国文化的情感共同体。
如今,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和新媒体课堂,助推了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播、当代演绎和当代创作。但在这蓬勃兴盛的态势中,也有几项基础性问题需要廓清,以便让我们更好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首先,从欣赏层面来看,我们要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诗词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
新时代,旧体诗何为?这无疑是一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古典诗词属于过去的时代,不属于这个时代”。固然,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不同文学样式,都曾在当时的时代各领*,但是在琳琅满目的文学百花园中,中华传统诗词还是具有穿透时光的风雅,成为一条绵延不绝的文化精神脉络,承载着中华文化的风骨,不容忽视。
从古老走来、又走进新时代,中华传统诗词具有永不过时的经典性。首先,就欣赏层面来看,它具有贯穿古今的民族精神,比如李白豪迈旷达的个人胸襟、杜甫沉郁顿挫的家国情怀、边塞诗人们的爱国思想与豪情壮志……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对我们的当代生活来说,不仅毫不过时,而且大有裨益。第二,就创作层面来看,中华传统诗词的创作,向来是观照现实生活的载体。李白、杜甫、苏轼,他们笔下的诗篇,折射的都是当时的现实生活。这种反映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追求,将是艺术创造永不过时的法则。
其次,从创作方面来看,我们要与时俱进地思考传统诗词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
有人提出,传统诗词形式刻板,*了当代生活和思想的表达。诚然,“五四”之后,催生了白话诗的流行,近百年来,一批新诗诗人如徐志摩、戴望舒一直到顾城、北岛、海子等,他们的创作,让中国诗词突破了五言、七言与词牌的*,让文字自由奔放起来。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古典诗词的*性呢?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就曾提醒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他道出了艺术创造中的一个永恒命题。既然是中华传统诗词,它必须遵守一定的诗词格律,不应脱离旧体诗的规定框架。时至今日,传统诗歌依然具有它不可磨灭的格律美、音韵美,这种形式上的美感,来源于汉字所独特蕴含的意蕴,不可取代。“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哉”诚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我们也该看到,格律是不应抛离的基础。如今有些人在没有掌握传统诗词中的平仄、对仗的基础上,想亦步亦趋地写旧体诗,常常“照猫画虎”,四不像,这不是真正的传承。
我们现在很多人爱作拟古诗,却仍不脱风花雪月、春恨秋悲的窠臼,读之无新味,观之无新意。如何在尊重格律的基础上,注入当代性的观照,解决好这个问题,会有助传统诗词的创作在当代走得更远更好。
第三,从传承方面来看,我们应当注意“活态传承”,避免“刻板传承”的误区。
曾几何时,许多牙牙学语的孩童,都是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开始识字的,可以说,这已经是沉淀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天然文化基因,割舍不断。在当代中华诗词传统热的浪潮中,这些文化基因如何更有效地激活?有一点值得注意,如今各类大赛、各类节目之中,很多时候考察的都是背诵、记忆型的知识,陷之于呆板与狭隘。而实际上,我们要传承古典诗词,不能仅仅是简单僵化的背诵、记忆,而是要深入普及古诗词的形式美、情感美、思想美。所有的文学经典、历史经典,都应当进行“活态传承”,使之真正进入社会、进入生活、进入心灵。正如我们的传统诗歌,其真正的玄妙意境,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不是通过机械性的背诵能够掌握的,而要从中养成对传统审美、情趣、价值的体悟能力。
值得期待的是,教育部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推荐篇目。让年轻一代更早浸润在古典诗词中,让诗歌成为引领他们成长的智慧的前辈、陪伴他们成长的贴心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一门功课、一份必须应付的试卷,这是一个系统、有机的工程。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地开一门课,还需要社会各界在实践中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之中,怎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好、转化好、利用好,是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不断提出挑战的工作。在这项工作当中,我们既要保持昂扬热情的态度,也要保持积极探索的理性,探索更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推出更多传承好方法。(顾星欣)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