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皇帝的采用的是什么学派的思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1:0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23:50
战国之时,百家争鸣。延至秦王政一统天下,思想纷纭,百花齐放。有始皇帝起,帝王术始兴。下面我详细介绍:
秦始皇立国统一天下采用的是法家思想,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取消世袭爵位,奖励耕战,废井田开阡陌,采用郡县制),法家思想以及治国方略使地处中国西部边陲的秦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国,并且具有了一统天下的能力。
秦王政很推崇韩非以及法家学说,秦帝国建立后,韩非同门李斯作为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后来成为秦帝国丞相,可谓权倾朝野。秦国虽二世而亡,却一贯坚持法家思想,其特点除了商鞅变法的几条外最主要的特点是轻罪重罚,压制百姓,同时打击其他学派,如战国时代辉煌的“非儒即墨”的盛况,在秦帝国几乎荡然无存,并出现了焚书坑儒的惨剧。浩浩秦帝国二世而亡,成也法家,败也法家。
西汉帝国前期遵循道家的黄老学说,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养生息。这也使得汉帝国在建国初的几十年里迅速走出秦末战乱的破坏,“萧规曹随”、“文景之治”等局面为汉武帝的东征西讨积累下了物质基础。
西汉中期,以汉武帝为界线,汉帝国开始尊崇儒家思想,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使得除了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日益凋敝。“天人感应”学说为皇权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那时候的人可是非常迷信的),汉武帝重用儒家也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墨家的“兼爱”思想,显然在封建社会皇权专政日益完善的时代,严重落后了。
三国时代开始皇家所遵循的主流思想已经固定为儒家思想,从此之后直到封建社会衰落灭亡,也没有大的变动。三国时代的曹操所推重的乃是“申韩之说”,也就是法家思想的延续,而在魏国建国之后,法家思想并没有延续下去,儒家思想仍然是帝王术的主流理论。
所谓的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代士大夫官僚所推重的清俊超脱的玄学思想(道家之一派),而皇家仍然是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的,这也可以解释嵇康被害死的原因,就是士大夫思想理念和皇家思想的难以调和的冲突。五胡乱华时期战乱频仍,延至南北朝,战乱不息,此时军事生活是主要的,思想控制有所放松,所以才出现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那些士大夫的趣事逸闻。
隋唐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儒家思想从理论体系到实践得到了充分完善,形成了读书——科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士人阶层从战国时代的百家逐渐成为儒家的专有名词,宋代宋真宗《劝学诗》云“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锺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将儒家思想理论真正的实践为考试、考试、再考试的行为准则。自唐宋来,儒家思想已经渗透进士人骨髓,其他思想亦逐渐和儒家思想或其他思想相融合(例如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融合,儒家也参照一些法家思想发展帝王术)。
元代因为少数民族的统治,对汉族采取了奴化统治,对儒家打压尤甚。终元帝国在中原之97年统治,只开十六次科举,取士不过一千余人,儒家地位只在乞丐之前,甚至在妓女倡优之后,所谓“九儒十丐”,元帝国的主流思想,说来有趣,可说是和今世西亚诸国相似,乃是政教合一的体系,以藏传佛教(蒙古高层贵族信奉)和萨满教(蒙古大汗信奉)教义为主导思想。
明代之后,科举制陷入八股之死局,儒家思想和其他诸子百家已经彻底融合,至于明清两朝,儒家思想一直是主流,儒家思想的发展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可以说是大部分历代帝王采用的主要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23:51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句话几乎被每一位大谋略家推崇并加以利用,那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他对中国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历朝历代的名君无不是遵循着这句话来开创他们宏大事业。也正因为如此,人们逐渐的把他神化了,而看不到他的真面目。
其实所谓的黄老,就是皇帝和老子的和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皇帝和老子是他们的创始者,因而黄老之学也就代表道家之学了。至于儒术,当然是儒家的思想理论。总的来说,就是内修道家处世修养,对外用儒家的思想来欺骗人”大体上这句话是完全可以这么理解的。大家不要误以为内修道家处世修养之术。只是打打坐,练练气,或是找一个清净的地方隐居一下。真正的道家处世修养之术并不是避世的,有一点更是不能忽视,那就是治国平天下之法,这才是很多谋略家所推崇的地方,也是他们利用的关键。
在历史上懂得运用黄老之道而治国平天下的事例是很多的。清朝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时的曾国藩经过九年的征战,平定了曾经占领大半个中国的天平军,巩固了清王朝政权,可谓功不可没,并且在这期间发展了自己的羽翼,他的嫡系部队--湘军,都时训练有素,以及他的学生无不掌握着军政大权。这样一个在朝庭炙手可热的人物,在那个时代可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以是做臣子的所能达到的极端了。但曾国藩本人却没这样想。因为他深通黄老只术,知道什么叫功高震住,知道应该居高思危,于是他便运用黄老之术为他铺路了。《老子》有句话说“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首;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内心要知足,如刀刃磨的过于锋利,就容易折断。一个人金银财宝太多了,既会遭到别人的 ,自己也会因而生活糜烂反而很难保住这些财宝。所以人富贵了应该谦虚退让,韬光养晦,否则自招祸患。人在功成以后,要急流勇退,才和于自然的道理。
曾国藩自己明白刀刃太锋利了,要把它磨钝些,于是他便着手训练淮军来接替他,以淮军来压制自己的湘军。一般人看来,这种做法很不容易理解,其实如果我们去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我们就会很容易明白了。当时的湘军由于刚刚打下太平天国,内心非常骄横,很容易冲动。如果干出错事,引起朝廷的警觉,那对曾国藩是非常危险的。现在看来曾国藩的做法完全是得益于黄老之术的。另外,曾国藩曾国藩运用黄老之术的另一个典范要算他的家书了,表面上,他的家*录的只是一些琐碎的家常小事,并无什么不轨企图。但事实上他的书信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黄老思想。正是由于写了这些小事,才让朝廷觉得曾国藩并无野心,他只喜欢这些家常琐碎而已,跟本没必要对付他,这个时候,曾国藩便可安枕无忧了。最后他终于完成了老子所要求的最高标准“功成,名就,身退”为他自己画上了一个*的句号。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黄老之学有出世的一面,“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是自然的道理,老子是想揭示道义,最后只是被谋略家利用罢了。 “和其光,同其尘”、“被和怀玉,外示狂夫”这两句才是黄老的本意。第一句是道《德经里》的话,意思是说掩盖自己的光芒,去与俗认同俗。第二句出自魏伯阳的《参同契》意思是说把自己的才识内敛,给人看到的只是个痴人。这两句意思差不多,说的都非常好。现在的社会有些人自以为很有学问便开始瞧不起别人,自命清高。其实真正有道之士从不显露自己的才学,在人群当中,完全没有什么特别,普通的不得了。这是因为他们已参悟了人生,不见有身,不被外物所累。这也是运用黄老只道的人为什么能从功名中完身而退的原因所在。有句话说“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由此看来,这种做法可谓是世间真正的超脱,是根本谈的上什么阴险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23:51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的文化、心态各方面都不同。因此本人认为,这也跟皇帝的宗教信仰有关,所以是因地制宜处理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23:52
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到清朝都用儒家的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1 23:52
秦朝李斯好像是法家,终秦一代发家至上。
西汉重道家,后董仲舒抬出儒家,儒家从此由教育步入政坛。
东汉道家开始不再热衷*,产生道教。终结汉朝命运的,正是道教。
唐代皇帝祖宗是老子,道家地位不用说。
宋代对儒生的偏重达到极点,“不杀文人”。于是奸佞当朝,内忧外患。
元朝铁木真对丘处机几近崇拜,大道行天下。
清代,宠佛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