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由哪些特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1 15:1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08:26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1、以科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以来,工业化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因为工业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但是,我国现在实现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条件有很大不同。当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大量过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实现工业化,又不可能像发达国家当年那样依靠同广大殖民地的不平等交换,而必须依靠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因此,必须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2、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扩大就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08:27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1、以科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以来,工业化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因为工业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但是,我国现在实现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条件有很大不同。当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大量过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实现工业化,又不可能像发达国家当年那样依靠同广大殖民地的不平等交换,而必须依靠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因此,必须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2、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扩大就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08:27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蕴藏着扩大就业的潜力,挖掘其就业潜力,有助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一、就业弹性的演变轨迹显现就业潜力
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按照这一指标,就业弹性一定,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扩大就业;经济增长率一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可以扩大就业。我国近年来就业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由“九五”时期的0.13,下降到“十五”时期的0.11,但是,其中第二、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仍较明显:从“九五”到“十五”时期,二产就业弹性由0.05提高到0.19;三产就业弹性由0.35提高到0.37。就业弹性的提高意味着第二、三产业仍有吸纳就业的潜力,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二产业及其相关的第三产业将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能增加就业容量
按照配弟-克拉克定理,经济发展将伴随着劳动力渐次地由农业、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即第一产业就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着符合规律的优化升级过程。1990-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由60.1%下降到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上升,由21.6%升为2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由18.5%提高到32.2%。但就业结构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加快调整就业结构,实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增加二、三产业就业,这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来带动和推进的基本要求。
三、技术进步奠定了扩大就业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求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然而,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从短期和局部看,各行业、各企业在使用新技术初期,由于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会减少本行业、本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消极影响。但是,也只有技术进步,才能最终挖掘扩大就业潜力。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开拓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生产领域不断拓展,新的部门不断出现。这是从长期和总体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正因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有双重影响,所以,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进步类型尤为重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区域、分行业地推进多层次的技术进步类型,既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扩大就业的必然选择。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由内向外的融合路径扩大了就业范围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沿着由内向外的路径推进的。制造业作为工业化的中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制造业内部信息化包括:装备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其实质是用信息技术提升制造业的设计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制造业外部信息化是企业把原本由自己完成的各种服务性业务剥离出来,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其实质是利用信息网络提升制造业经营管理能力。
联结制造业内外信息化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它依附于制造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中,它使第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致使就业不断从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从而扩展了工业化的就业范围。我国目前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这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
五、开放型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拓展了就业空间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的,呈现开放型态。通常,一国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是扩大国内就业,而扩大进口则是维持国外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全球商品出口大国。连年的外贸顺差增加了大量就业。目前,与进出口贸易直接相关的就业超过8000万人。在吸引外资方面,我国已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6年,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500亿美元,直接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发展劳务输出,更是直接扩大就业,我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在400万人左右。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能拓展就业空间,极大地增加就业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08:27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蕴藏着扩大就业的潜力,挖掘其就业潜力,有助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一、就业弹性的演变轨迹显现就业潜力
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按照这一指标,就业弹性一定,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扩大就业;经济增长率一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可以扩大就业。我国近年来就业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由“九五”时期的0.13,下降到“十五”时期的0.11,但是,其中第二、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仍较明显:从“九五”到“十五”时期,二产就业弹性由0.05提高到0.19;三产就业弹性由0.35提高到0.37。就业弹性的提高意味着第二、三产业仍有吸纳就业的潜力,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二产业及其相关的第三产业将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能增加就业容量
按照配弟-克拉克定理,经济发展将伴随着劳动力渐次地由农业、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即第一产业就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着符合规律的优化升级过程。1990-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由60.1%下降到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上升,由21.6%升为2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由18.5%提高到32.2%。但就业结构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加快调整就业结构,实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增加二、三产业就业,这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来带动和推进的基本要求。
三、技术进步奠定了扩大就业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求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然而,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从短期和局部看,各行业、各企业在使用新技术初期,由于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会减少本行业、本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消极影响。但是,也只有技术进步,才能最终挖掘扩大就业潜力。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开拓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生产领域不断拓展,新的部门不断出现。这是从长期和总体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正因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有双重影响,所以,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进步类型尤为重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区域、分行业地推进多层次的技术进步类型,既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扩大就业的必然选择。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由内向外的融合路径扩大了就业范围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沿着由内向外的路径推进的。制造业作为工业化的中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制造业内部信息化包括:装备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其实质是用信息技术提升制造业的设计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制造业外部信息化是企业把原本由自己完成的各种服务性业务剥离出来,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其实质是利用信息网络提升制造业经营管理能力。
联结制造业内外信息化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它依附于制造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中,它使第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致使就业不断从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从而扩展了工业化的就业范围。我国目前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这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
五、开放型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拓展了就业空间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的,呈现开放型态。通常,一国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是扩大国内就业,而扩大进口则是维持国外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全球商品出口大国。连年的外贸顺差增加了大量就业。目前,与进出口贸易直接相关的就业超过8000万人。在吸引外资方面,我国已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6年,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500亿美元,直接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发展劳务输出,更是直接扩大就业,我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在400万人左右。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能拓展就业空间,极大地增加就业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08:27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1、以科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以来,工业化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因为工业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但是,我国现在实现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条件有很大不同。当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大量过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实现工业化,又不可能像发达国家当年那样依靠同广大殖民地的不平等交换,而必须依靠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因此,必须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2、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扩大就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08:27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1、以科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以来,工业化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因为工业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但是,我国现在实现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条件有很大不同。当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大量过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实现工业化,又不可能像发达国家当年那样依靠同广大殖民地的不平等交换,而必须依靠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因此,必须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2、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扩大就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08:27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蕴藏着扩大就业的潜力,挖掘其就业潜力,有助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一、就业弹性的演变轨迹显现就业潜力
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按照这一指标,就业弹性一定,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扩大就业;经济增长率一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可以扩大就业。我国近年来就业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由“九五”时期的0.13,下降到“十五”时期的0.11,但是,其中第二、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仍较明显:从“九五”到“十五”时期,二产就业弹性由0.05提高到0.19;三产就业弹性由0.35提高到0.37。就业弹性的提高意味着第二、三产业仍有吸纳就业的潜力,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二产业及其相关的第三产业将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能增加就业容量
按照配弟-克拉克定理,经济发展将伴随着劳动力渐次地由农业、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即第一产业就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着符合规律的优化升级过程。1990-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由60.1%下降到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上升,由21.6%升为2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由18.5%提高到32.2%。但就业结构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加快调整就业结构,实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增加二、三产业就业,这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来带动和推进的基本要求。
三、技术进步奠定了扩大就业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求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然而,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从短期和局部看,各行业、各企业在使用新技术初期,由于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会减少本行业、本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消极影响。但是,也只有技术进步,才能最终挖掘扩大就业潜力。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开拓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生产领域不断拓展,新的部门不断出现。这是从长期和总体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正因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有双重影响,所以,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进步类型尤为重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区域、分行业地推进多层次的技术进步类型,既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扩大就业的必然选择。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由内向外的融合路径扩大了就业范围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沿着由内向外的路径推进的。制造业作为工业化的中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制造业内部信息化包括:装备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其实质是用信息技术提升制造业的设计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制造业外部信息化是企业把原本由自己完成的各种服务性业务剥离出来,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其实质是利用信息网络提升制造业经营管理能力。
联结制造业内外信息化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它依附于制造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中,它使第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致使就业不断从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从而扩展了工业化的就业范围。我国目前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这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
五、开放型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拓展了就业空间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的,呈现开放型态。通常,一国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是扩大国内就业,而扩大进口则是维持国外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全球商品出口大国。连年的外贸顺差增加了大量就业。目前,与进出口贸易直接相关的就业超过8000万人。在吸引外资方面,我国已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6年,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500亿美元,直接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发展劳务输出,更是直接扩大就业,我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在400万人左右。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能拓展就业空间,极大地增加就业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0 08:27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蕴藏着扩大就业的潜力,挖掘其就业潜力,有助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一、就业弹性的演变轨迹显现就业潜力
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按照这一指标,就业弹性一定,提高经济增长率,可以扩大就业;经济增长率一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可以扩大就业。我国近年来就业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由“九五”时期的0.13,下降到“十五”时期的0.11,但是,其中第二、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仍较明显:从“九五”到“十五”时期,二产就业弹性由0.05提高到0.19;三产就业弹性由0.35提高到0.37。就业弹性的提高意味着第二、三产业仍有吸纳就业的潜力,体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二产业及其相关的第三产业将是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能增加就业容量
按照配弟-克拉克定理,经济发展将伴随着劳动力渐次地由农业、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即第一产业就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着符合规律的优化升级过程。1990-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由60.1%下降到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上升,由21.6%升为2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由18.5%提高到32.2%。但就业结构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加快调整就业结构,实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增加二、三产业就业,这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来带动和推进的基本要求。
三、技术进步奠定了扩大就业的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求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然而,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从短期和局部看,各行业、各企业在使用新技术初期,由于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会减少本行业、本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消极影响。但是,也只有技术进步,才能最终挖掘扩大就业潜力。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开拓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生产领域不断拓展,新的部门不断出现。这是从长期和总体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正因为技术进步对就业有双重影响,所以,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进步类型尤为重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分区域、分行业地推进多层次的技术进步类型,既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扩大就业的必然选择。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由内向外的融合路径扩大了就业范围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沿着由内向外的路径推进的。制造业作为工业化的中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制造业内部信息化包括:装备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其实质是用信息技术提升制造业的设计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制造业外部信息化是企业把原本由自己完成的各种服务性业务剥离出来,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其实质是利用信息网络提升制造业经营管理能力。
联结制造业内外信息化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它依附于制造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中,它使第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致使就业不断从制造业转向现代服务业,从而扩展了工业化的就业范围。我国目前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这也是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
五、开放型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拓展了就业空间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的,呈现开放型态。通常,一国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是扩大国内就业,而扩大进口则是维持国外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全球商品出口大国。连年的外贸顺差增加了大量就业。目前,与进出口贸易直接相关的就业超过8000万人。在吸引外资方面,我国已连续1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6年,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500亿美元,直接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超过10%。发展劳务输出,更是直接扩大就业,我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在400万人左右。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能拓展就业空间,极大地增加就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