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鼓有几种打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1 20:1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24
单击、双击、闷击、压击、滚击、击心、击边、击沿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25
有八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25
有八种打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5:26
大锣三锣凤点头 又名硬三锤,用于激动、紧格、愤怒的情绪下唱快板的时候,如《斩马谡》中诸葛亮唱“若不是画图来得紧”这一段快板时,即用大锣三锣凤点头;另外在《坐宫》中杨延辉唱“我在南来你在番”之前也是用的这个点子。
小锣三锣凤点头 小锣三锣凤点头是快板的入头。如《群英会》中鲁肃唱“昨日里在帐中夸下海口”和“这件事本是你自作自受”这两段快板前所用即是。
两锣凤点头 此为散板的入头,常用在比较悲伤的情境下,用以代替大锣双楗凤点头。如《四郎探母》中“别家”一场,杨延辉在接唱“舍不得老娘年高迈”之前,即用两锣凤点头。
一锣凤点头 又名一锤凤点头。有几种不同变化形式。一是凤点头的简化形式,用来代替凤点头,如《打鱼杀家》中李俊唱完之后,倪荣接唱前,可以用简化的一锣凤点头来代替。一是小锣的一锣凤点头,如《宇宙锋》中秦二世念“内侍,掩灯而进”,有时以此代替正格的凤点头。一是作为流水板的入头,并加强语气,如《玉堂春》中苏三唱“王公子好比采花蜂”一段流水板之前。一是作为散板的入头,例如《法门寺》中刘公道唱“怕犯王法当乡约”的散板等,都是用一锣凤点头作为入头。
大锣帽子头 又名帽儿头。其用途一是为念引子增加声势;二是作为回龙及部分慢板的入头。三是作为唱牌子的入头。如《借东风》中诸葛亮所唱的回龙;《宇宙锋》中赵艳容所唱的反二黄慢板之前都是用的大锣帽子头。
小锣帽子头 此为配合主角第一次出场的亮相及慢板的入头。例如《坐宫》中杨延辉出场亮相时即用,然后接小锣原场;作为慢板的入头如《二进宫》中李艳妃所唱的第一段慢板之前,所用即是。
导板头 用于西皮、二黄导板过门之前的入头。例如《武家坡》中薛平贵所唱“一马离了西凉界”的西皮导板;《借东风》中诸葛亮所唱“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的二黄导板,用的入头都是导板头。
小锣导板头 小锣导板头也是作为导板的入头,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视剧情而定。一般情况,多用于旦角且剧中情境较平和。如《坐宫》铁镜公主所唱“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武家坡》中薛平贵所唱“八月十五月光明”,《二堂舍子》中王桂英出场前的二黄导板等,都是用的小锣导板头,因当时情境不需要用大锣来演奏。
南梆子导板头 专用作南梆子导板的入头。例如《得意缘》中狄云鸾所唱。
小锣南梆子导板头 也是专作南梆子导板的入头。例如《白蛇传》中游湖一折白素贞所唱导板。
大锣归位 归位是引子、诗、大段念白及[点绛唇]、[粉蝶儿]等曲牌的前奏。例如《空城计》诸葛亮坐帐,众将参见以后,诸葛亮念定场诗之前,即用大锣归位。用于大段念白之前的,如《盗御马》中窦尔敦向贺氏弟兄述说当年在李家店比武的经过时。在这种情况下,都是由角色念“听了:”、“你且听道:”或“容奏:”等而引志下面的归位来作为承上启下之用。
小锣归位 小锣归位的用途同于归位,只是按照剧中人物身份和情节的要求有所差别。如《击鼓骂曹》中祢衡在讽刺曹营将士的大段念白之前,即用小锣归位。
大锣五击头 又名五锤。用于人物简单的上下场及配合舞台上的简短动作。例如《搜孤救孤》中程婴定计一场的上场。有时用以加强语气。如《空城计》中诸葛亮独白“唉!”之后,即打五击头。
小锣五击头 用途与大锣五击头一样,只是根据剧中角色和情境的不同而使用。如《女起解》中崇公道的上场。
四击头 音响、节奏均强,由于大锣在小锣和铙钹的配合下共敲四下而得名。主要是配合人物上下场及亮相。例如《艳阳楼》高登的上场;《定军山》黄忠的上场等,都用四击头。另外,在起霸中多用四击头来配合亮相。
切头 又名软四击。四击头是大锣连击四下,而切头则是第三击改为小锣。用途大约有五:1、加重语气,同时配合动作。2、武戏的夺*。3、下场前的“一翻”、“两翻”。4、人死前的挣扎。5、趟马的开始。
二三锣 小锣二击、三击反复使用的叫二三锣。用于念引子、诗及唱[点绛唇]、[粉蝶儿]等曲牌的中间,或是在念白里需要分出许多段落的时候,使语句更为分明。例如《空城计》中诸葛亮所念引子:“羽扇纶巾(二小锣),四轮车(鼓二击),两代贤臣……”,再如《问樵闹府》中樵夫所念:“相公听了(三小锣),前半月(二小锣),大路旁边(三小锣),有一顽童(二小锣)……”等都是二三锣。
大锣收头 收头用于一段唱腔后,表示情节上告一段落。但与住头用法稍有区别,收头常用作整场或大段剧情的结束。例如《捉放宿店》中,曹操唱罢西皮摇板“昏昏沉沉到故家”以后,即用收头结束。有时也用来结束原板、慢板的唱腔。例如《宇宙锋》中赵艳容唱完反二黄慢板以后,也是用大锣收头结束。还有时在唱完散板以后,同时配合下场的动作,例如《女起解》中苏三唱完西皮散板“此一去有死无有生”以后下场,《碰碑》中杨继业唱完反二黄散板“寻一个避风所再作计较”以后的场,都用大锣收头结束。
小锣收头 小锣收头和大锣收头大致相同,只是用在以小锣开唱的摇板、原板以后。例如《问樵闹府》中范仲禹唱完二黄原板“到今日饮酒酒醉人”,即用小锣收头。
大锣住头 住头用以表示歌唱的终止,念白的段落(同时也配合动作,并有加重语气的作用),配合小动作等。例如《玉堂春》中苏三唱完西皮散板“眼前若有公子在,纵死黄泉也甘心。”即是用大锣住头结束。再如《审头刺汤》中陆炳对汤勤念:“我陆炳作的是嘉靖皇上的官,又不曾作他严府的官,又不是他严府的走狗、家丁、使用的奴才!”这里即用住头加重语气,表明段落。
小锣住头 小锣住头多用作:1、歌唱或念诗的结束。2、配合上场(重要角色第一次上场时不用)。3、配合下场的动作。4、配合台上的小动作。
两击 又称两锣或大锣两击。多用于加重语气(同时配合动作)或亮相的时候。例如《盗御马》中窦尔敦对贺天龙等念:“就是那飞镖(两击)黄三泰!”
小锣两击 多用于加重语气。如《宇宙锋》中赵艳容的三笑:“哈哈(小锣两击),哈哈(小锣两击),啊哈哈哈……。”